孩子出生在A地,父亲是A地人,母亲是B地人,孩子从小生活在C地,请问孩子到底是哪里人?

我是大同的,我老公是河南的,孩子出生在太原,孩子应该说老家是哪里的?
因为10岁的孩子每天和我争他老家是河南的,我是也可以告人说是大同的,可是孩子怎么都不承认,我很为难,求教

孩子和你的说法都没错,只是各自理解的角度不同罢了。

中国社会从传统上来说还是一个父系社会,以父亲一方作为衡量一个家庭社会地位的判断依据。

尧舜禹时代开始,直到现在,四千多年过去了,整个社会一直都是以父系一方为主,孩子的姓氏基本上都是跟随着父亲。

以此带来的影响就是,以父系姓氏为子女的姓氏,就让孩子自幼形成了一种观念,孩子自动会以父亲的籍贯作为自己的籍贯,自动把自己认定为父系家族的人。

这不是孩子一定要有意为之,故意要和自己的妈妈作对,而是这种认定已然深入到孩子的基因中,孩子的天性中天然就具备了这样的意识,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

一旦遇到与自己的认知有背离的地方,孩子都一定会和他人争论不休,哪怕面红耳赤也在所不惜。

这不怪孩子,几千年的进化岂是三言两语就能改变得了了的?孩子想怎么认为就怎么认为吧。

其实争论这个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当今社会大发展,人口流动性大大增加,传统社会的籍贯理念已然慢慢淡化了。人们只要拥有一技之长,就能在任何一个地方立足生活,并不需要依靠祖籍才能谋生。

过去农业社会时期,生活艰难,需要家族成员相互扶持,才能获得更多生存机会。而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生产方式,都与过去有了天壤之别,人们已经脱离了那种家族聚居共同帮扶的局面,因而对自己从哪里来这样的理念也开始慢慢淡化了,不再在这方面有更多的关注。

不过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有些家庭子女会选择跟随母姓,这样也可以把母亲一方的籍贯当作子女的籍贯。

这种做法虽然比较小众,但是也不是没有,社会当中对此还是可以普遍接受下来的,没什么可奇怪的。

告诉孩子,无论母亲还是父亲,都是需要他给予尊重的人,父母两人的家乡,同时也是他的家乡,孩子的家乡有两个,两个家乡的关系是同时存在着的,并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关系,用不着那么极端。

更何况,有两个家乡,就意味着有两个地方可以让自己同时得到关爱,这有什么不好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4
孩子说是河南人没错的。
祖籍,一般约定俗成的理解为父亲那边的地方,孩子父亲是河南的,他理所当然就是河南的,这个没什么好争论的。
籍贯,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又名祖居地或原籍,籍贯原则上一般从父,个别特殊情况从母系的,原籍地是原来的籍贯。
参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爷爷)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第2个回答  2021-04-24
按照籍贯来说 ,孩子的父亲是河南的 ,孩子就是河南的 籍贯,也就是孩子是河南人 ,填写各种表格 ,孩子的籍贯都要写河南 。
第3个回答  2021-04-24
你孩子应该是随父亲,是河南的。孩子的出生地是太原。你你孩子说你没错。
第4个回答  2021-04-24
孩子的祖籍是随父亲的,应该是A地,户口本祖籍一栏上一般显示为(A地)出生地一栏(C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