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生六月,没福生腊月”这句俗语,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如题所述

之前就听过一句类似的话:有福之人六八月,无福之人正腊月。

不少人看到这句话会反驳:我就是腊月生的,可我生活的衣食无忧、很幸福,是个很有福气的人,所以这样的说法,绝对没道理!

的确是,如果科学的来说,这样的说法,的确没有道理。

但因为这是句俗语,是古人代代流传下来的“经验说法”。

那么,如果把这句话放在古代特定的环境中去理解,细想就会觉得也并不无道理。

“有福生六月,没福生腊月”这句俗语,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在之前,生活条件 并没现在这么好,甚至很多人吃不饱饭;对 文化知识 的掌握水平,也没现代人这么高;因此很多说法都是根据大众经验总结,就会存在片面性。

就比如这句“有福生六月,没福生腊月”,但古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我个人是从这几个方面理解的:

1、生活条件方面:

① 我们先来分析分析,一岁前宝宝的发育情况:

我们都知道,产后妈妈要多吃有营养的食物,以给宝宝吃高质量的母乳,确保宝宝的营养能跟上发育。

特别是一岁内、甚至是前六个月的宝宝,生长发育很快,如果营养能跟上,宝宝就会发育的很好,身高、体重等指标也就都能达标。

但如果宝宝从出生后,妈妈每天营养摄入不足、母乳不够宝宝吃,母乳质量也不好,就必然会导致宝宝发育滞后。

② 那和宝宝出生的月份有什么关系呢?

前面也说了,古人生活条件并没那么好,农业也没那么发达,完全是靠天吃饭,很多人都吃不饱。

如果宝宝吃六月出生,各种瓜果蔬菜会比较多,就算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也可以用瓜果蔬菜、野菜等填饱肚子,就不至于让产妇和小宝宝饿肚子。

但如果是腊月出生,就不一样了。粮食少的家庭,到了腊月可能已经没多少存粮了,但冬天冷,瓜果蔬菜、野菜这些又比较少,没粮食吃就只能饿肚子。

因此,从生活条件方面来分析,就是相对来说,夏天更不容易饿肚子,妈妈能吃饱,宝宝也就不会饿肚子,营养跟得上,就会发育的好,免疫力也强,不容易生病,自然是有福气的孩子。

2、孩子的自身发育方面

一岁前的宝宝,要经历 从躺着到坐起、从坐起到走路 的变化,也就是 动作方面发育的很快。

一般发育的比较快、掌握这些技能比较早的宝宝,大家都会夸赞说“宝宝太聪明了”;发育相对缓慢的宝宝,家长就会担心“宝宝是不是太笨了“。

而经常被鼓励、被夸赞的宝宝,会更有信心,其他方面也会掌握的比较快。相对来说,总让家长担心的孩子,听到的“负面反馈”会更多些,这样就会影响到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甚至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发展。

可是,孩子的出生月份和动作发育有关系吗?

是有点关系的!

不少家长应该也发现了,冬天出生的宝宝,因为穿的多,会影响宝宝“动作技能”的掌握。

比如3个月的宝宝,要开始学习翻身,穿的多,就像平添了一道“障碍”,加大了难度,学会的时间也就要更长;

到了6个月左右,宝宝要学坐,穿的多也是圆滚滚的,会限制宝宝的灵活性,自然学会的也慢。

因此,如果是六月出生的宝宝,前几个月刚好是夏天,穿的少,活动不受限制,学会翻身、独坐也就要快;但如果是腊月出生的宝宝,前几个月都是冬天,穿很多,翻身、独坐学会的就要慢。

这些动作学会的慢,对宝宝的整体发育也会有影响,甚至可能免疫力,身体素质不好、经常生病,长大后看病花钱还耽误赚钱,就会成为“没福气的人”。

【写在最后】: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并不存在吃不饱的情况,而且大部分爸爸妈妈的认识也提高了,也并不相信这样的说法。只要坚持科学育儿,根据宝宝的发育特点,正确的喂养和护理宝宝,就可以把宝宝养育的很好。

另外,宝宝到底有没有福气,一方面是家长的养护和教育,给宝宝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是教会宝宝各项能力,逐渐学会更多的生活技能,自己有能力去赚钱、勇敢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那就是幸福的人!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家长,也不要盲目的迷信这样的说法,相信自己的宝宝不管出生在几个月份,都是有福气的孩子!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家长们有其他看法或建议,也欢迎来讨论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3

在很多农村,有一句话叫“六月有福,十二月不有福”,意思是农历六月出生的孩子最有福,但十二月出生的就没那么有福了。直到现在,很多人还是认同这种说法。其实这并不完全是封建迷信,而是和当时的生活状况有关。

六月出生和腊月有什么区别?

1.温差。

农历六月等于阳历七月,不是夏天最热的时候。昼夜温差不会太大,更有利于宝宝的成长,也更适合马宝产后坐月子。

为什么老人说“六月生有福,十二月生不有福”?这不是迷信,这是基于科学

农历十二月,天气往往很冷。这个时候北方有热炕,南方只能用火盆烧炭取暖,御寒效果一般。房间通常很冷,刚出生的宝宝很容易受罪。

新生儿衣服多。他们以前没有尿布,所以经常需要换尿布。对我妈来说,六月的天气比较暖和,洗这些东西比寒冷的冬天方便多了。

2.营养上的差距。

在古代,六月是收获的季节,所以有各种各样的食物可供选择。这个时候出生的孩子不用担心缺粮,会更有福气。

到了农历的12月,普通人的粮食越来越少,有时候连大人的粮食都成了问题,让孩子更难有保障,很难长好。

此外,6月份还有大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孩子们的营养更加全面。到了农历的12月,宝宝就很难吃到这些东西了。

3.坐月子的人不一样。

在过去,农历六月,当大多数人都度过了繁忙的农忙时期,家里更多的人可以帮助照顾他们的婴儿和母亲。农历12月,家里男女忙着过年,容易冷落母婴,孩子也容易被冷落,坐月子也不好休息,也不利于母亲的恢复。

从以上三个角度来看,农历十二月出生的孩子确实比六月出生的孩子更有福气。事实上,即使是现在,6月出生的孩子也比农历12月出生的孩子有优势,主要有两个原因:

1.年底比年中还忙,大部分人都很难照顾好自己的妈妈和宝宝。

到现在年底也比年中忙。比如在家里,老公年底肯定忙着业务总结,可能忙着各种会议和应酬。婆婆或者外婆肯定也在忙着整理家务,准备过年。所以这个时候能照顾宝宝的人不多。同样,马宝坐月子时也不会坐得这么舒服。

2.冬天开窗比夏天少,空气质量差,影响母婴健康。

如上所述,新生婴儿有大量的粪便,对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较高。浑浊的空气和环境会导致婴儿和成人容易生病。

现在,冬天,人们经常使用中央供暖和空调来取暖。这个时候缺少窗户很容易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对母婴健康都不好。

第2个回答  2021-02-10

中华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还有许许多多很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历史悠久的择吉习俗。所谓的择吉,就是在办事儿的时候要选择吉利的时间、地点等,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把事情办得最妥善、最漂亮。这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传统,时至当下很多人在结婚的时候还会专门挑个好日子,俗称“黄道吉日”,为的就是讨个好彩头。然而有些事情并不是人为可控的,生孩子就是这样,虽然能大概估计一下出生的日子,但总不能够精确到某一天某一刻。

为何六月生的孩子就有福气,腊月生的孩子就没福气呢?并非迷信,老祖宗的经验之谈。这句俗语乍一听会让人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且不说世界上存不存在命运这一说,就算真的人各有命,也不应该受到出生日期的影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一天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二十四个小时而已。不过如果代入古代的社会环境再看这句话,就不难发现它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见农历腊月的气温很低、天气很恶劣。而古时候的取暖条件有限,富裕一点的人家会烧炭取暖,买不起炭的穷苦人只能自求多福了。

古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慨,其实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都知道封建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老百姓十有八九都是靠种地为生。为了掌握四季和气候的变化,也为了能掌握时间,很久很久之前就有人发明了农历有福生六月,没福生腊月这句话中的六月和腊月都在农历的范畴,而不是如今用的公历。封建社会时期老百姓的生活普遍非常艰苦,能顿顿吃上饱饭已经十分不易了,即便在著名的康乾盛世,坊间也有流言康熙康熙,吃糠喝稀。如若遇到灾年,很多老百姓甚至要举家外出讨饭,否则就只能等着饿死。而且一般来说冬季逃荒的人要比夏季多,这主要与庄稼的生长周期有关。

第3个回答  2021-02-03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口头传下来的俗语,简单明了含有哲理,生动刻画了民间的生活实践经验。不仅形象,接地气,而且通俗易懂。

六月有个非常有名气的俗语,叫“有福之人六月生,无福之人六月死”。这里面有何典故呢?

古代以农历计月,这里面的六月按照现在来算也就是阳历7月。这个时候,小麦刚刚丰收,春红薯也已结茎根,蔬菜也多了起来,瓜果也有不少开始成熟。即便是受灾之年,还有些野菜可以寻觅充饥。这个时节物资丰富,孩子的母亲不用发愁吃不饱,再加上蔬菜瓜果乃至鱼肉蛋辅助,奶水就足,孩子也能吃饱吃好。同时,这段时间天气炎热,孩子穿衣解带比较方便,还可以经常洗个澡。夏收夏播之后,农活也少了些,农民可安心歇息一段,对这个时候出生的孩子能够更心无旁骛的细心照顾。而接下来的几个月又进入秋收,温饱持续有保障。一出生就衣食就无忧,自然是有福之人了!也寓意着一生会顺风顺水。

“无福之人六月死”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风俗特点,人死后往往不能马上入土,需要将死者的棺椁摆放几天让亲朋好友前来吊唁,短则三天,长则七天。但鉴于六月天气炎热,时间一长,亡者遗体往往容易腐化发臭,所以人们觉得这个人去世了还遭罪,比较没福气。同时,六月份又刚好是丰收季节,在那个能吃饱就是幸福的年代,没有享受到丰收,也是没有福气的。

与“有福之人六月生,无福之人六月死”相对应的,还有一句俗话叫“有福之人死腊月,无福之人生腊月”。道理是一样的。

腊月,天寒地冻,此时去世的老人安详体面,家人也可以从容的办葬礼,择个好日子下葬,古人们认为这是老人的福气。

当然腊月也是青黄不接的日子,粮食紧缺,蔬菜较少,再加上寒冷缺衣少食,对于农家这段时间自然是较为难熬的。这个日子所添的孩子,嗷嗷待哺,也会跟着受苦,也就是所谓的“无福之人生腊月”。

当然现在再看这些俗话,可能感觉不那么靠谱,乃至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特别是90后00后会匪夷所思,难以理解,毕竟他们生长在食物丰富、衣食无忧的好时代,再加上科技的进步带来的反季节种植、各种冰柜冷冻等应有尽有,不用担心上述喂养孩子或吊唁老人的问题了。

不过,这样的俗语,我们依旧应该继续传承下去,因为这不仅含有我们文化之根、民俗之寓,同时也警醒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吃饭问题永远是天大的事,要学会珍惜当下美好生活,爱惜粮食。

第4个回答  2021-01-18

在农村有这样一句与出生月份相关的俗语“有福生六月,没福生腊月”,有什么讲究吗?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都知道,农村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并且还有很多的地方风俗习惯,在农村生活的大多数人是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对生活确实非常的有经验,多年以来,农民吧那些生活经验总结成了通俗易懂的话语,让后人们获益良多。

农村

首先,“有福生六月”,就是一句大白话:“有福气的人出生在六月。”这么说有什么讲究吗?在传统的农村,都是以农历作为纪年方式,这里的“六月”对应现在的阳历就是7月左右。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答案其实很简单!

温度适宜:农历六月虽然是夏天,但是毕竟是草长莺飞、温度相对而言比较合适,大人照顾刚出生的婴儿也比较方便。

食物充足:农历六月,也是瓜果满园的季节,即便是在自然条件下,这个季节蔬菜瓜果的供应都非常充足,在这个季节无需为食物担忧。

农村

为什么会说没福气的人出生在腊月呢?

天气寒冷:对于很久之前的农村人来说,冬天取暖并不方便,因此这个季节无论是对于产妇,还是新生儿来说,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缺乏新鲜蔬菜:很久之前一旦到了寒冬腊月,家家户户储存的新鲜蔬菜基本上早已经消耗殆尽。

现在农业科技发达、物流便捷,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并且在大多数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空调、冰箱,所以,无论是六月出生、还是腊月出生,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值得庆祝的喜事!

农村

“有福生六月,没福生腊月” 这话在农村就是很常见的俗语,当然这句话理解起来也是特别容易,就是它的字面意思,指的就是生在6月的人命中有福,生活会过得很好,而生在腊月的人都没有什么福气,日子也不会过得顺心。当然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没人会相信这个,大家只相信自己,有福没福,全在于自己怎么去努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