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是解决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法宝。这就是自我的修心修行哦。

如题所述

有愿力用智慧解决。能做出来的叫实践家,能讲出来的叫哲学家。你今天哲学家跟实践家最好合在一起,你这事情不就解决了吗?沟通很重要。精进努力,什么问题都解决;不精进努力的人,什么问题都会有
解决不了问题的,还不如自己放下
解决人间问题,你不能在是非当中,非存是非,就是非有是非。如果我想解决是非,我的心中就不能有是非。非非是非,是什么意思呢?非,就是不是,不是不是的是非,就是是非。但是呢,非有是非,就是有是非,实际上是没有是非。师父讲的这些很深了,你们的脑子根本转不过来。简单地跟你们讲,非就是没有、不是,似有似无,似无似有,似有就是有,似无就是无,有中有无,无中有有。所以经常有人说,无中生有,有中生无。
心中没有了,那才叫开悟啊。
要懂得,本性是真,外心是虚空,一切要进入、归入虚怀。“虚怀”是什么?所有的一切东西都是空的、虚的,不实在的,今天有,明天没有了;今天讲了一句好话,明天讲一句坏话;这个人昨天你给他吃了点东西,他还冲你摇摇尾巴,明天他照样咬你一口,一切都是虚幻。中国有一个成语叫“虚怀若谷”,实际上讲的就是要将山河湖海,把人间的一切烦恼、高兴、不开心全部缩小之后,能放在心怀当中。这就是我们学佛人要懂得容天容地,这个人气量非常大,“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宰相肚里能撑船”。
小我会制造出很多人间的问题,你只要一自私,问题都来了。所以,要从根本上来解决小我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用自身的本性中的大我。师父经常讲,天上为什么这么美丽?因为它从来没有不美丽过。人间为什么这么不圆满、不完美?因为人间从来没有完美过,也没有圆满过。所以,在人间想找出圆满,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学佛人想大我,就必须舍弃小我,才能成全大我,不要有自身利益所在,你永远不会难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3
放屁,这样的修法,还是处在自我二元对立的妄想当中,并不是修行,
对无所对,面无所面,都无所得,无所分别,才是真正的修心修行。
执着面对,其实就是法执,执着解决某件事,就是法执,藏覆我执。
执着“能”、“所”,都是法执、我执,都是遍计所执性。
执着面对,有什么得?所以面对也是虚妄的,
但也不逃避,所逃之处,亦不可得。
正确的答案是如如不动,非对非逃。
面者面心,即是真面,面于事物,皆是虚妄。

面心不动,住于无得,无人无物,是为修心。

无解不解,解与不解,皆空无得,无可强为。
佛教的核心教条是放下,而不是面对。
执着面对 ,跟苦行僧又有什么区别?
苦行僧能成佛不?你能得大神通不?
执着面对,你能度全宇宙众生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