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内部矛盾与中日甲午战争的结局有何内在联系?

如题所述

由于满族的官员的才能不堪大用,而且八位顾命大臣还在咸丰死后欺压慈禧与同治这对孤儿寡母,所以无人可用又要提防汉臣势力膨胀的慈禧一生重用了三位汉人,又在他们人生中的关键时刻抛弃了他们。他们就是清朝中晚期的三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既然是讲甲午战争,那就只讲李鸿章。
从慈禧的角度看来,如果这场战争能够取得胜利,那么汉臣的势力将会继续膨胀,到时候慈禧还有没有能力去调节满汉之间、汉臣之间、以及自己和李鸿章之间的矛盾就成了问题。
慈禧通过政变击败了顾命大臣,重用汉臣;又通过政变打垮了恭亲王,所以当时的慈禧,其最大的支持来源于汉臣。
而汉臣能否在战胜以后继续支持她就成了问题。李鸿章确实在支持慈禧,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甲午战争能够胜利,慈禧和李鸿章之间的关系还能保持平衡么?就算李鸿章本人没有不臣之心,可万一其他汉臣给声望日隆的李鸿章来个黄袍加身又如何呢?
慈禧利用天津教案打压了曾国藩的名望,用中法战争的妥协让左宗棠的马尾系势力付之一炬。慈禧利用重用汉臣来获得稳定,更是用抛弃重臣来维持稳定。所以问题来了,如果李鸿章胜利了的话,这样的成就要用什么样的失败才能打压得住呢?
在整个事件中最难观察的人是李鸿章。
慈禧并没有看错人,李鸿章确实是忠于清朝的重臣。所以李鸿章处理这件事的难点核心就在于如何即要保持与慈禧的关系不失衡,又要阻止日本的势头,这实在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如果说慈禧想要取得胜利的话,就需要李鸿章失败。
而日本人的思路其实反倒是最为简单的,日本人所设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胜利。因为日本人的国力有限,这导致了如果日本不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一旦失败就会陷入到内部的内乱之中去。
这两方的夹攻让李鸿章变得左右为难,进而不对、退又不行,这便是李鸿章的难处。不管有什么样的雄心壮志,如果最终不能 得以展现,甚至说要去打一场不能取胜又不能失败的战争的话,其实结局似乎早就已经注定了。虽说战争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打成僵局,可连这最后一个选择李鸿章都不可以选择。
因为一旦战争走向了僵局,李鸿章就需要更多的援助才能继续打下去,这对于慈禧来说更加不能接受。慈禧在这场战争中的目标只有一个,不是取得战争的胜利,而是要取得势力调整的胜利。所以在这场战争开始前:
就已经没有了“胜利”二字可言。
清朝倾其所有打造的北洋海军为什么突然就陷入了偃旗息鼓的状态——将近10年空置,没有增加新的装备和设施。这是一个一直被人们声讨和质疑的地方。其实并不是清朝没有能力从别的地方弄出钱来,只是因为如果继续发展海军,那么在对日本的战争或者对其他国家的战争中就“有可能”取得胜利。
“可能胜”却“不可以胜”,这便是最为讽刺和令人憋闷的一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0-08
(1)你如何看待日本史学家对中日海军力量对比的分析。
(2)清政府内部矛盾与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有何内在联系?
分析:该题选择日本史学家对中日海军力量对比分析的材料和清政府的有关史实,旨在考查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原因的认识,以及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时要准确判断日本史学家的观点是否正确,要正确地理解清政府当时存在的内部矛盾以及它同战争结局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材料1来讲,日本的史学家已明确指出“清国的舰队处于劣势”,原因在于没有进行“改造和改装”,“弹药储备也不足”,这种分析是比较客观的。分析清政府内部矛盾对战争结局的影响,要从材料2反映出的其内部矛盾的表现入手。慈禧太后“提出海军经费,大修颐和园”,“主从速和解”,势必影响战局,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参考答案:(1)日本史学家认为日本海军装备先进,处于优势;中国清政府虽然建立了海军,但缺乏改进和改造,处于劣势,这种观点比较客观。
(2)光绪帝虽然倾向主战,但慈禧太后主张和解了事,不积极备战,并挪用海军经费,造成了海军的劣势,这些都决定了中国在战争中失败的结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