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意思。

我看百度百科,注释如下:
春秋时期,被人们称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孔子,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讲究,他的原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不要压的过于精。肉类不要切的过于细
看百度词典,注释如下:
【解释】: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这两种解释我看来是相违背的,厌,应该是满足,不厌,应该是不满足。
那么我的解释:那是否是吃粮食应当不满足于精细,肉类应不满足于切得很细。
可能我这样解释不太通顺
但是和百度百科相似,那谁在理解上是正确的呢?

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意思是:粮食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

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论语·乡党第十》

原文为:

齐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洁,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

翻译:

斋祭时用的食品不能象寻常饮食那样,用料和加工都要特别洁净讲究。参加斋祭的人要离开家居之所居宿到斋室中。现祭的饭要尽可能选用完整的米来烧,脍要切割得尽可能细些。

饭伤了热湿、甚至有了不好的气味,鱼陈了和肉腐烂了,都不能吃;色泽异样了不能吃,气味不正常了不能吃。

扩展资料:

成语举例

孔子的一生,仅只有三年做官,晚年受到了一些礼遇,而从总的来说,他的一生仍是一个“布衣”,一个虽不“贱”却比较“贫”的人。所以就孔子的政治地位和饮食生活当属“国人”,其大部分时间的饮食仅仅只能果腹而已。

孔子生活的年代,在中国饮食文化发展中虽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堪称饮食文化的奠基期,但就其烹调工具、方法、食品结构、饮食习惯和风格来看,还是低级和粗糙的。

不难看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真正涵义,主要是指在做祭祀用的饮食时,应选用上好的原料,加工时要尽可能精细,这样才能达到尽“仁”尽“礼”的意愿。可见,孔子的饮食思想是与祭祀相联系的,是建立在“礼”、“仁”的崇儒重道基础之上的。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9-20
食:饣米也。——《说文》。
厌:《说文》:“厌,笮也。”意思是“压

食指的是带壳的米
厌指的是将壳去掉
也就是说不要吃过于精制的米,糙米磨制成精制米的过程中,最有营养的其实都浪费掉了。

原文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译文
粮食不要压的过于精。
肉类不要切的过于细。
粮食霉烂发臭,鱼和肉腐烂,都不能吃,
变质的食物不要吃,
臭豆腐类的食物不要吃,
烹调不当的食物不要吃,
非吃饭的时间不要吃东西,
不以正确方法宰杀的肉类不要吃,
没有酱制过的肉不要吃,(没有酱过的肉腥味比较大)
饭桌上肉类即便非常多,但是吃的肉类比量不要多过谷米类。
只有酒水是不特别限制的,以不乱性为原则。
集市上买来的酒肉不要吃,(商家为利益可能制使酒肉不洁净)
吃饭的时候,要常吃姜,但也不要吃的太多。(姜有解毒的功效,以防食物中毒)
用于祭祀的肉类一定要是鲜肉,不要用过夜的肉。
祭祀的肉品不要超过三天,超过三天的肉会变质,时间太长就不能食用了,可能会中毒。
吃饭的时候不要讲话,(不要乱想事情)
睡觉的时候不要讲话,(不要瞎想事情)
虽然用蔬菜爪果类等素菜祭祀时,也应沐浴恭敬如斋戒时一样。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2
关于这句话,素来就有分歧:
1、一说是“不要因为食物做的好吃而吃的过多”;《论语新解》第245页)说,“厌,餍足义。不厌,不饱食也......不因食脍之精细而特饱食也。”这样解释符合孔子一贯倡导的节俭。他谆谆告诫弟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2、第二种说法是“做饭要做的越精越好,烤肉是越细越好,越香越好”。因为本身这句话出自《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从上下文理解,就是说食物要精制细做,因为“割不正不食”是孔子的规矩。他还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殪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3、从下文所讲,煮的不熟或过熟太烂了都不要吃。不是吃饭的正餐时间不吃,不照正规方法割肉不吃。放的调味品不适合不吃,等等。
4、再从前文看,斋必变食,原来说的是在做祭祀用的饮食时,应选用上好的原料,加工时要尽可能精细,这样才能达到尽“仁”尽“礼”的意愿。可见,孔子的饮食思想是与祭祀相联系的,是建立在“礼”、“仁”的崇儒重道基础之上的。
由此可见,第一种解释有些牵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12-11
百度词典的解释更为合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粮食和肉类不满足于精细,意思是说粮食舂得再精,肉切得再细也不能完全满足,换一种说法就是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
百度百科是人人可以编辑的百科全书,正因为是人人可以编辑,所以不能保证所有的内容都正确。就这句话的解释来说,百度百科这个版本上的解释就是不合理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