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继续上学

我今年周岁25岁,硕士毕业,是女生。因为家在省城,不想离家太远。然后考虑到硕士毕业不好在省城找工作,也没有关系,所以当时什么也没想就考博士了。姐姐不是很支持,以为觉得女孩子不要这样好胜,一般的工作就可以了。但是我还是考了,而且很努力。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我遇到了我的男朋友,忽然有了想成家的感觉,觉得还是不要这么好强了吧。后来由于他的家人觉得我不稳定没有工作,不同意。我觉得很受伤,拼命的要考了博士留在省城。我们就分开了。考完后觉得不理想,也接受了现实。不想再折腾了,不想再折腾了,也同意去家人所说的医院,也很知足的,觉得上了博士也很痛苦。但是托人找关系没办成,居然考上博士了。但是这时候我已经精疲力尽了,加上大家陆续都有了很好的工作,我的压力更大了,而且前途渺茫,我看不到前方。我知道,我上了博士很有可能留在省城,凭我自己,但是我的确觉得不能承受博士要付出的东西,时间,青春,日渐老去的双亲,虽然我是公费,也有补助,但是想到遇到的困难,我打退堂鼓了。我现在一直想退学,但是我的博士导师比较喜欢我,一直想要我做他的学生,也是极力争取我做他的学生。
我现在觉得博士是一定特别不舒服的帽子。看到我的同龄人他们现在都稳定下来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现在什么也没有,还要付出多余旁人的艰辛,我心里很不平衡。如果我想继续读书,就必须调整好我的心态,否则读的会不开心。求大家的帮助。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12
朋友,你看了我给你找的这篇文章,你会有所决定的。这是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感觉有一定的意义,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

现在有很多高学历的女性都认为自己很难找对象,女博士愁嫁成了一个笑话。社会上也流传着诸如“专科生是赵敏,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这类的调侃。
高学历女性为何总是被剩下?高学历女性择偶为什么那么难?我想主要有如下原因:
第一点、耽于学业而误了成家。
看看我们身边的高学历女性。9年义务教育、3年高中、4年本科,毕业已然二十三四岁了;要是再往上读,硕士毕业二十六七;等到博士毕业,那也就直奔三十而去了。而且,高学历的女性一般都积极进取,从她们对知识的追求也能略见一斑。等熬到博士毕业,同龄的女性早已恋爱结婚,成为孩子他妈了。而自己呢,戴上一顶硕士博士的高帽子,收获了学业上的成就,但由于一心顾着学习,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恋爱,一不小心,恋爱的黄金季节已经过了。
有一位刚大学毕业的女孩找到我购买我们的爱情猎头服务,说要尽快把自己嫁出去。而且还这样告诉我:“小龙女姐姐,现在是我可以挑别人,再过两年就是人家挑我了。我一定要在25岁以前把自己嫁出去!”这话里好像女人一旦过了26岁就没人要一样。但你又不能不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择偶的范围和可选择的空间确实越来越小。
青春不常在,抓紧谈恋爱!缘分这东西很难遇却可求,千万不要等。一不小心,白了少年头,错过了就错过了,遇见了才是遇见了。有不少高学历女性非常有事业心,常常觉得学业和事业尚未成就,而且没有物质基础、事业基础空谈爱情是年华虚度,但是爱情这东西,千万不等到万事俱备了再动手,一不小心就后悔晚了。
高学历女性谈恋爱晚,结婚晚,也不完全出于主观选择,很多时候也是一种无奈。她们通常是同年龄人群中的佼佼者,从小到大生活中学习中受到老师家长社会的更多关注,智商较高而情商偏低,每天的时间都基本用在学习上了,生活相对单一,平常接触的人少,再加上参加活动不够积极,交友范围狭窄,只能自己为自己的感情生活干着急。加之内在的优越感,没有跟上一般谈婚论嫁的节奏,因而错过了最佳的婚恋年龄。
第二点、传统的婚恋家庭观念对高学历女性的排斥。
一位世纪佳缘的女会员描写她在美国华人间的见闻和婚姻感慨。她写道:中国男人不能容忍一个女人跟他平起平坐。一个女人稍有能力,便被大家讥为“女强人”。女强人是什么人?那是大家都敬而远之的“另类”。女强人使男人强烈地感受到威胁,中国男人需要在女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坚强有力,需要受到女人的仰视,因此这女人必须比他卑微。一位中国女博士向一位本科毕业的男同胞示好,惹得这位“高攀不起”的男同胞落慌而逃。这位在美国一间公司当小白领的男同胞,更偏爱返回中国大陆喜滋滋地“面试”数十位,包括五星级酒店前台接待小姐在内的一大群年少美女。中国男人在他们强盛的高峰时刻,期盼得到女人的崇拜;中国男人在他们失败的低潮时刻,则期盼女人的抚慰。一个中国男人要找的,实际上是他母亲的翻版,一个爱他的女性,一个崇拜他的女性,一个能满足他的女性,而不是一个他爱的女性。
这样的言辞不免有些偏激,但是这种现象放之过去现在,传统观念的婚恋择偶的影响一直存在。几十年前,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借用方鸿渐父亲之口道出了这种关于婚姻的“理论”:“女人念了几句书最难驾驭。男人非比她高一层,不能和她平等匹配。所以大学毕业生才娶中学女生,留学生娶大学女生。女人留洋得了博士,只有洋人才敢娶她,否则男人至少是双料博士。”
在传统观念里,男人是一个家庭的支柱,男高女低天经地义。所以男人们通常不娶所谓的“女强人”,你要让一个男人娶一个比自己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妻子,那简直是驳了他的面子,要了他的性命,死也不能;反过来,一个女人也很难接受一个男人学历不如自己,收入不如自己、社会地位比自己低,即便是自己可以接受,也常常会收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阻力。于是乎“我看上的名花有主,看上我的惨不忍睹”。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的“三高”女性和那些低收入、低学历的男性一样,的的确确成为婚姻市场里的“老大难”。
第三点、男性与女性在择偶标准认知上的差距。
男人和女人在择偶上的认知差距是较大的。男性倾向于找年龄比自己小、学历比自己低的,而不愿意找比自己强,比自己优秀的女性。男人要娶个老婆并不会在乎她的学历有多高,她的收入有多高,她的能力有多大。而更在乎这个女人的外型如何,性格脾气如何。然后才是学历工作什么的。难怪有人说男人是视觉动物,在世纪佳缘网站上,有照片的会员被浏览的概率几乎是没有照片会员的20倍,长得最漂亮的一部分女性在这里一个月能收到几千上万封信件,长相普通,但是很优秀的高学历女性收到的信件就少多了。这很能说明问题。当然,看外型不一定是说外型一定要靓丽,但一定是要有感觉,毕竟恋爱是很讲眼缘的;学历学识是深入交往以后沟通和交流的基础,如果两个人觉得能够交往并且尝试交往,那么高学历女性的优势就会慢慢得到体现,但现实是高学历女性往往是得不到开始交往的机会,输在第一感觉上。
而高学历的女性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女性在选择对象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往往是对方“什么学历、工作如何、收入几何。” 往往学历高的女性,在经济上完全可以独立,精神上也比较自立,因为对精神和情感生活的追求相对比较理想化,择偶要求很高,不愿意轻易妥协。她们中的很多人都难以接受学历与收入比自己低的男人,虽然她们中很多人在择偶标准方面,都把“能够交流沟通”列为重要条件,但学历在很多时候,还是被她们看作是交流的基础,而且对方的经济实力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这些人都觉得找个男人,起码不要比自己挣得少,但往往她们自己挣得太多,所以找起来就很麻烦了。她们的理想对象,在世纪佳缘上面,其实是大量存在的,但是反过来,这一群高学历女性心目中的优秀男士,其理想的配偶往往非这种高学历、年龄偏大的女性,而是温柔美丽,涉世未深的小女生。于是她们喜欢的人,对方又接受不了她们,不是因为学历太高,就是因为年龄偏大,再不就是由于她们不够温柔漂亮。那些喜欢她们的人她们又不愿接受,不是嫌对方年龄偏大,就是因为学历比自己低,收入不如自己。正是我爱的人不爱我,爱我的人我不爱。高学历女性群体的对面,是大片的空白,她们中相貌姣好,温柔可爱的一部分或许能够找到称心如意的郎君,但是还有一部分,只能落空或者延长了寻觅的时间。在世纪佳缘上曾经有这样一个征婚启事,征婚者是一位31岁的女博士。她要求男友年龄在30-35岁,身高180以上,博士以上学历,有房有车,无婚史,月收入一万五以上,无疾病史,孝顺父母…….由于选择范围太窄,而响应者寥寥。等到她们调整心态去面对现实,又已经错过了最佳的结婚年龄。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笑话:
“给你介绍个男朋友吧?”
本科女生:谁啊?帅不帅?他会不会打球?吉他会不会?
女硕士:工作好不好?家庭条件怎么样?
女博士:他在哪儿?......
第四点、高学历女性自身的矜持。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女人的择偶标准怎么变化,男人的眼光却千百年不变,他们永远喜欢年轻有活力的女孩子,而现在,开朗主动的女孩子似乎更受男孩欢迎,而这似乎更不是大部分高学历女性的强项了,一般情况下,她们总是选择矜持的等待、习惯性的低调让她们错失了很多良缘。而有时候爱情除了运气外,还需要有勇气去推销自己,沉默的高知女性必须要更积极地去争取和把握本来就少的机会。
很多人误以为高学历的女性只会读书,不会做饭,只会工作,不会打扮,其实并非如此。一个读书比别人读得好的人,做饭做菜又有什么难呢?高学历女性并非缺乏生活的情趣,她们照样可以把生活打理得紧紧有条,而且多姿多彩。娶一个高智商的老婆,有什么不好呢?我希望有更多的优秀的男士懂得欣赏高学历女性的优秀和美丽。娶一个高学历的女性,意味着有一个知书达理的老婆,孩子的教育不需要爸爸太操心,当男人遇到困难时,身后还有一个坚强的后盾。
突然想起我的一个硕士室友,现在还在复旦读博士,一位聪明伶俐、思维敏捷的才女,非常幽默。作为闺密,她的才气和幽默能让你感受到很多快乐,和她聊天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这个聪明的女人没有让自己剩下,硕士毕业就结婚了,老公还是在网上下载的,为欣赏她写的科幻小说,从山东追到上海,总算追到了手。据我所知,他们的生活很幸福。

看完后,你可以根据你的情况而定,我认为你姐说得对,再说你已经是硕士了,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已经足够了,女人是被男人疼的,你若以后赚很多很多的钱,你用来疼你未来的老公吗?再说,我想你的年龄一定也不小了吧,女人28岁生小孩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再推迟高龄女性生小孩有危险不说,小孩的健康也是个问题。希望你看过后有所决定吧,自己的人生把握在自己手中!
第2个回答  2009-08-12
非常理解你的感受。我的一个亲戚跟你的情形很类似。继续上学吧,其实去工作的几年会匆匆而过,但博士学位却是伴随你终身的,不要只看眼前“凄凉”,要经得住寂寞。
耐心地等待,你想要的东东,比如家庭、孩子、工作,会自然而然地来到你身边。毕业了有机会到北京、上海、深圳吧,毕竟省城还有很多地方很看关系的,随便来一个关系户就可能把你顶替。接下来你会认识很多优秀的人,你会风光无限。祝你开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8-14
给你看篇文章 活的思维”与“死的知识”

由于现实世界太过复杂而且充满不确定性,远非有限的生命用经验能够理解,因此先哲们基于一系列假设把现实世界简化到从概率上来说正确,从复杂程度上来说可认知的程度,就得到了知识(理论)。但正因为简化,所以知识是不完全的,即使是对于同样一个事件,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简化的标准不一,政治、经济、军事、法律、艺术等学科会从中得到不同的理论,这些理论都是对的,但也都是“不全面”的。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是对已发生的事件的总结,而在事件的进行过程中,总是充满了向其他方向发展的“不确定性”,这些已经被简化的“死”的知识不能使人有效的把握这些“不确定性”;只有“观察——简化——推理——判断”的“活”的思维习惯才能帮助人相对正确的简化现实的世界,超越表相,把握脉络,在理论上做出创新,在实践中高瞻远瞩;也只有这样的思维才能让人在实际生活中把那些简化了的东西还原回去,把握好细节,把握好不确定性,使得具体的措施具有可操作性,使得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得以调和。

衣带渐宽的折磨,总会有蓦然回首的欣喜。到了研二,有一次问林老师“您有那么多事务性的工作要做,有那么多的会议要参加,您怎么会有时间看那么多的文献,然后在那么多的方面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呢?”林老师的回答很精炼:“我不是看了那么多的文献才提出自己的见解的,对每一个现象我都是先自己观察,自己思考,理清其中的逻辑脉络,形成自己的观点后再去看别人的文献,这样你可以知道每个人的贡献在何处,缺陷在何处,你会发现事实上很多文章是不值得看的。活的思维,远比死的理论重要。”

随后的日子里,我不断的思考这段话,相信“活的思维,远比死的理论重要”。开始放弃自己的“博而不专”的习惯,不再以“真实有用”作为评价理论的标准,注重培养自己的思维,分析理论观察了什么,简化了什么,如何推理。不再希冀自己有一天能汇聚百家之才,了解所有的理论,所有的史实,而只是训练自己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观察、简化、分析每一个事件,要求自己去思考而不是记忆。研三在政府管理学院听课,路风老师、傅军老师和朱天飚老师也非常强调这种“观察——简化——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而不是那么在意事实和理论。有了这样的训练,自己就很清楚大量知识性的书籍是不需要阅读的,也逐渐在摸索应该怎样阅读人类历史上不多的经典书籍——虽然这些书也不少,但相比于北大图书馆,已经是大大简化了。慢慢的,自己终于认识到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习知识,也没有任何知识可以在复杂多变的真实世界中给出确定性的答案,可以让人不加思考的执行就获得幸福。教育的目的只在于培养人面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使人形成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懂得如何去观察这个世界复杂的现象,对其进行简化,提取重要的信息分析、综合,然后做出推理、判断,最后依据事实反思、修正自己思维的过程(能得出这个结论,可见CCER的经济学教育是比较成功的)。有一个合适的目标,掌握了一个合适的方法,这样就少却了很多的痛苦。自己也逐渐建立起了面对未来的自信,知道虽然没有什么知识能把握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但思维可以面对一切的不确定性!

更何况,无论对于学术还是社会来说,创新都是最重要的。在学术上,沿着别人的道路,用无意义的技术手段得出已知的结论无助于加深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在社会上,现有的商业模式已有了漫长的历史,只有根据现实的情况做出创新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既有的理论和知识有助于创新,但如果没有良好的思维,一个人很难对复杂的世界提出更加有效、一致的简化标准,提出好的理论;也很难发现一个新的市场,使得自己和消费者同时获得收益。

二、研究生阶段经济学学习的经验

个人认为研究生阶段经济学的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掌握基本工具。
2、掌握思维方式并熟悉某一个领域。
3、用规范的方法表达新的观点。
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注意和师长、同学讨论而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要把数学这个工具当成目的。在思维上,受过经济学训练的人思考实际问题时需要注意:方法论上实证主义结合解析主义,思维方式上演绎法结合归纳法,意识形态上避免对经济学过分的崇拜。

(一)、学习的三个阶段

1、熟悉用数学语言刻画世界,掌握基本工具

2、阅读论文:掌握思维方式并熟悉一个领域

教科书都是一个或观点相近的人写的,作者严密的描述以说服读者。但研究生阶段重要的是学会质疑而不是“掌握真理”,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随,因此阅读论文是极端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看清不同流派是如何质疑对方观点,如何跳出对方逻辑框架而打开新的天地。
阅读每一篇论文都只有两个问题:
1)这篇文章用什么解释了什么?也就是说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中间的逻辑是什么?
2)这篇文章有什么缺陷?
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思维的方式,技术已经不重要了,因此,除非是几篇公认的奠基性文章或与现在的研究密切相关,其他文章都只需看Abstract。从这些文章中一定要训练出自己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看完假设和结论,一定要想想“如果是我来写”,这篇文章应该如何展开,哪几点是构成逻辑推理的基石,然后再粗略的翻看文章正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展开的,自己疏忽了什么,冗余了什么。在阅读完一定量文章,对体系有较为清晰的框架以后,还应该问问自己:这篇文章对既有的理论体系有什么贡献?
寻找文章的缺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假设
2)论据
3)从假设到结论的推理过程
4)从结论展开的推论
5)案例选取与案例安排
这要求对现实世界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分析假设是否较好的抽象了现实,解释了最多的现象;论据是否与现实相符;推理是否只注意到现实世界的一种逻辑发展过程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案例是否证明了文章的观点,安排上是否逻辑清晰。
论文的选择如下:1)对这个领域的综述性文章(review)。从中了解这个领域的脉络,从其reference里可以寻找其他论文,明了这个领域的关键词,有利于网络搜索。

3、论文:用规范的方法表达新的观点

学习他人的理论并不是最终的目的,重要的是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对理论有新的贡献;依葫芦画瓢,总要自己画一只才会有感觉。总的来说,写论文有两种途径:
1)从现象到理论
从现象到理论是一种比较困难而且高风险的方式,最难的在于选择一个“有趣”的现象,说出它为什么有趣。这需要你对现有理论比较熟悉,然后你还需要做出自己的逻辑推理,自己选取合适的变量,搜集论据展开证明,而且由于没有模型可供借鉴,数学这一部分可能会很弱,但这样做很有趣。
用这种途径思考论文的步骤如下,来源于朱天飚老师、路风老师的讨论课。
(1)中心问题:中心问题应该建立在对“常理”相反或不同的观察上,只有这样这个问题才有意义和使别人感兴趣。
(2)文献考察:别人是怎样解释你提出的问题的?中国的、外国的。
(3)中心论点:你自己怎样解释中心问题?(用什么因素来解释?)这里的中心问题是要被解释的因素,也就是因变量/项;你的用来解释的因素是自变量/项),它(们)必须是抽象出来的,换句话说,用20个因素来解释你的中心问题就不是解释了,是描述。你的解释与别人的解释不同的地方在哪?只有不同才有写的意义。
(4)论证逻辑:你的自变量/项与因变量/项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怎样从前者推导出后者?

(5)证据支持:用什么具体的例子和/或数据来支持你的中心论点?怎样组织它们?
2)从理论到理论
从理论到理论比较简单而且安全,找一篇论文加减一个变量或者约束条件或修改目标函数,求出解以后再去找点现实的事情说一说,世界这么大,找个故事还是很简单的;或者用中国的数据检验一下某种理论。不过,在行文的时候要倒过来,显得是从实际中抽取变量,获得理论并加以检验的。这种方法简单却不太有意义,但非常适合用来拿学位。值得注意的是,和师长、同学的讨论必须贯穿于每一个阶段。自己的努力、阅读和思考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每一个人的思维都是有惯性和局限性的,他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打开视野,促进思考。讨论不要仅限于对自己所关心的问题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观察对方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他的切入点、逻辑和扩展。

最后,不要对自由市场的理念、经济学、甚至经济本身有过度的崇拜。自由市场来自于鼎盛时期的英美的经验和国家的利益,我们可以而且应该用这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来解释这个世界,但我们不能仅仅从这一个视角去分析现实,把这些理论当成“真理”甚至进一步的想用“真理”来改造世界就很危险了,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不同的约束条件,而很多这样的条件是被经济学所“简化”了的。经济学有很强的分析横向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能力,但却很难分析纵向威权关系(hierarchy)配置资源的能力,而家庭、企业、政府、法律和军事系统都是以威权关系构成的重要社会组成部分。最后,随便翻一本历史书,你都会发现经济仅是其中的一章而不是全部。

三、理论与实际

如果思维是对理论的简化,那么理论就是对实际的简化,也就是说,“理论是一种信息节约的工具”。正因为是简化,所以理论永远是“不真实”的“地图”,但正是这“不真实”的“地图”,才能使我们与实际拉开距离,了解这个世界的概貌,超越无聊的琐事。当我们有了一张“地图”以后,回到这个复杂而且信息高度不完全的现实世界,我们才能捕捉和把握时代的机会,节约有限的生命,走得更远些。

理论决不是枯燥的,高深的数学相对于现实是一种简化,一部部巨著,一首首诗篇、一部部电影、一幕幕舞蹈、一曲曲音乐相对于这个世界如何不是一种简化?《战争与和平》展现了伟大的1812,《长恨歌》描述了浪漫的爱情与残酷的现实,《Citizen Kane》刻画了一个生命的光荣与悲哀,《天鹅湖》让人看到爱情的冲动与脆弱,《田园》激发人对自然的向往……没有谁能用更简洁的文字、画面和音符展现给人类如此深刻的美感,所以说热爱理论,并不代表不热爱生活!

这一部分是自己的学习经验,走过的路径是我个人认为比较合适的,但绝非适用于所有的学友。所列的书籍都是自己偏好的,也不一定最好,由于这些书更新很快,所以都没有列出版本。这些书也不必要每一本都一页一页从头看到尾,了解框架是最重要的,其他要结合研究来阅读。此外,有英文版的书一定不要看中文的,两种语言之间总有些传神的地方难以译出,英文看多了就会习惯的
第4个回答  2009-08-12
你才25岁 博士毕业 也就28 我硕士毕业28啊 说出来都不好意思了 不要看别人 那还有比你认为好的别人更好的人呢 说句不好听的 你这辈子 估计超不过比尔盖茨了 那怎么办?不活了 你还学医呢 现医好自己
既然老师这么重用你 你好好表现 说不定等你毕业的时候 机会就来了 导师也会帮你的
在念书期间在找个男朋友 相处时间长点 才知道人品怎么样 第一个男友 不成也罢 不为你坚持 就因为没有稳定的工作 那只是暂时而已 生活中有比没有工作更重要的事情 对丈夫的爱 对长辈的孝敬 不是因为有了工作 就有这些的 是他们没福气 所以你继续往前走 寻找更好的

祝福你 前途无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