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能在紫禁城骑马的官得多大

如题所述

清朝开国之初,仅有少数近支王公贵族(亲王,郡王)特准骑马进入紫禁城,康熙年间,始准蒙、汉功臣在紫禁城内骑马。乾隆初,准贝子以上可在紫禁城内骑马,但也是只能进入外城部分,然后下马徒步入朝。“国朝定制,王、贝勒、贝子皆乘马入禁门,至景运门下骑”,在各门写有下马的警示碑,如东华门、西华门旁和左阙门、右阙门外的石碑写有“至此下马”和“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一般而言,除满清贵族外,汉族大臣一品以上不论年岁,侍郎须在六十岁以上,个别侍郎未满六十,但特赐紫禁城内骑马,而且每年年终由吏部开列名单奏请皇帝批准,其他的情况就
多属特例了。清朝皇宫广大,步行困难,偶遇雨雪天气,即便骑马,稍有年纪的官员也多有不便,于是便又滋生了坐轿入宫的行为,以优待年长、有病功臣,亦有相应的年岁限制。
皇恩浩荡,圣光烛照,恩赐你的归恩赐,但如未经恩赐,私自骑马或坐轿入禁城者,那就是僭越,即便功高亲贵,亦须交刑部或理藩院议处。嘉庆年间,就有蒙古部御前大臣鄂勒哲依图等人,自恃位尊,不顾禁令,擅自坐轿入禁门,结果就遭严厉处置。皇室奕经也因同样缘故遭到褫夺兼职的处罚。到了晚清被赐禁城骑马的的官员越来越多,成为清室笼络功臣的手段。即便辛亥革命后溥仪退位,但在宫禁之内,小皇帝也时常恩赐功臣骑马特权,如赐复辟军阀张勋紫禁城骑马。作为皇帝特权,这项制度也直到1924年溥仪被赶出皇宫而完全废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