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的清汤锅底怎么做

如题所述

底料配方:人参、当归、灵芝、红、白扣、砂仁、枸杞、黄芪、草果、孜然、小茴、红枣、花椒、丁香、干姜、肉扣枣,盐,味精,胡椒粉,鸡精、等60多种调料用羊骨头熬成汤 蘸料配方: 生抽.老抽.鱼露.海鲜酱.(或柱侯酱.或排骨酱).韭菜花.料酒.花雕酒.糖.盐.鸡精.南卤汁.姜.泡椒.蒜.料成上桌前再加花生酱.香菜末.京葱末.或辣油 在北风肆虐的冬季,保暖成了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除了穿上厚厚的衣服,人们往往还忘不了要去吃一些食物暖身。在北方,有一样东西是百吃不厌的,尤其在冬季,那就是羊肉。羊肉的味道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能够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可谓是一举两得!羊肉的做法很多,据古籍记载,元代 就有十余种。到了现代,如果按照类别划分,则主要有蒸、煮、煎、炒、熏、炖、煨、涮、拌、炸等。目前在北京,主要有三大食法。 羊肉的三大食法 ○老北京涮羊肉 特点:北京涮羊肉的来历说法有多种,起源于元世祖忽必烈军中的说法比较可信。当时人们以吃羊肉为主,主要做法是支一口大锅煮整块的羊肉。有一次因情况紧急需赶快吃完出发作战,士兵们急中生智把微冻羊肉用刀切成块,往沸水里一涮,捞出后蘸料吃。本来是为了填饱肚子,没想到竟成一道 美食,于是这种做法留了下来,并在北京流行开来。 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锅底有久涮不淡,羊肉有久涮不老不散的特点。涮羊肉是北京的传统风味,历史悠久,以选料精细,肉片薄匀,调料多样而著称。好吃的涮羊肉原料用的是内蒙古的绵羊,只用其“上脑”、“小三岔”、“黄瓜条”等五个部位的肉,并剔去筋膜和骨底,经冷冻压实,切片码在盘中。 锅底用的是精制的小铜锅,调味品要用芝麻酱、韭菜花、酱豆腐等,这样一来涮羊肉的滋味就更加鲜美了。如果自己在家里吃,搭配上一些凉菜,如酱牛肉、酱驴肉、酱肘子、酱羊肚、酱蹄筋等,以及凉拌粉皮、肉皮冻等,这些凉菜很具有北方特色,而且还有美容效果。 养生要点:羊肉火锅虽然美味,而且有滋补的效果,不过吃多了就会容易上火。最好在火锅里放点不去皮的生姜,因为姜皮辛凉,有散火除热、止痛祛风湿的作用,与羊肉同食还能去掉膻味。 提醒 孕妇慎吃涮羊肉。短暂的加热不能杀死羊肉中可能含有弓形虫的幼虫,孕妇进食后对胎儿不利。 ○粤式吃法 特点:粤式羊肉的烹饪方法主要采用煲、炖、煨、烧、焖等烹饪技艺,将粤菜的色、香、味、鲜与羊肉的真味,滋补营养特点共冶一炉。炖羊肉是最常见,也是最好的吃法。它最大的优点是既能吃肉又能喝汤。煮过肉的汤,营养程度非常高,是滋补身体的佳品。而且,羊肉经过炖制以后,更加熟烂、鲜嫩,易于消化。如果在炖的时候再加上合适的中药或营养上能起到互补作用的食品,滋补作用会更大。如当归羊肉汤、枸杞羊肉汤、黄芪羊肉汤、羊肉萝卜汤、羊肉豆腐汤、猪蹄羊肉汤等都是不错的菜品。 吃羊肉时搭配豆腐,不仅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的石膏还能起到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作用。而羊肉和萝卜做成一道汤,则能充分发挥萝卜性凉的特点,可消积滞、化痰热。 养生要点:用羊肉煲汤时最好在汤里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凉性蔬菜一般有冬瓜、丝瓜、油菜、菠菜、白菜、莲藕、笋、菜心等;甘平性的蔬菜有土豆等。 提醒 喝羊肉汤的时候最好不要加醋。许多人吃羊肉时喜欢配食醋作为调味品,吃起来更加爽口,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羊肉性热,功能是益气补虚;而醋中含蛋白质、糖、维生素、醋酸及多种有机酸,性温,宜与寒性食物搭配,与热性的羊肉不适宜。 ○清真羊肉吃法 特点:烤羊肉串为新疆地方风味小吃,地道的做法是用鲜羊肉切成拇指大的薄片,串在铁钎上,蘸上调料,在火炉上烤熟。烤羊肉味道鲜美,烤的时候最好选用鲜羊肉,别用冷冻的。这样,营养流失少,而且容易消化,类似的做法还有烤全羊、炒烤肉、炭烤羊腿等。 羊肉泡馍是西安有名的清真小吃。羊肉泡馍的吃法有一定的讲究,先将面饼掰成小块,越小越好。将掰好的馍放到大碗里,端到厨房,厨师将熟羊肉切成片放在馍上,再配以粉丝、豆腐干、木耳等配料,放在肉汤锅中加热,以馍的大小和多少定汤,使原汤入馍。馍泡热后,再加上糖蒜、辣酱、香菜,便开始慢慢吃,吃时不宜用筷子在碗中乱搅。馍叫托托馍,是九成面粉一成酵面烙成100克重。这种馍入汤不散,吃起来口味香浓,且耐泡。羊肉泡馍不仅吃起来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养生要点:烹调羊肉时应少用辣椒、胡椒、生姜、丁香、小茴香等温辛燥热的调味品;可以放点莲心,它有清心泻火的作用。 提醒 烤羊肉要讲究吃法。如果吃没熟透的烤羊肉可能染上布鲁氏菌,这种细菌可能会导致持续性高热、不规则热或长期低热,同时伴有关节肌肉疼痛、乏力、多汗等。在温度高到70℃以上这种细菌就不能存活,因此建议吃烤肉时务必熟透后再吃。 吃羊肉的禁忌 不宜同时吃醋。许多人吃羊肉时喜欢配食醋作为调味品,吃起来更加爽口,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羊肉性热,功能是益气补虚;而醋中含蛋白质、糖、维生素、醋酸及多种有机酸,性温,宜与寒性食物搭配,与热性的羊肉不适宜。 不宜同时吃南瓜。以防发生黄疸和脚气病。 不宜马上饮茶。因为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吃完羊肉后马上饮茶,会产生一种叫鞣酸蛋白质的物质,容易引发便秘。 肝炎病人忌吃羊肉。羊肉甘温大热,过多食用可能会加重病情。另外,蛋白质和脂肪大量摄入后,因肝脏有病不能全部有效地完成氧化、分解、吸收等代谢功能而加重肝脏负担,可导致发病。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23
底料配方:人参、当归、灵芝、红、白扣、砂仁、枸杞、黄芪、草果、孜然、小茴、红枣、花椒、丁香、干姜、肉扣枣,盐,味精,胡椒粉,鸡精、等60多种调料用羊骨头熬成汤 蘸料配方: 生抽.老抽.鱼露.海鲜酱.(或柱侯酱.或排骨酱).韭菜花.料酒.花雕酒.糖.盐.鸡精.南卤汁.姜.泡椒.蒜.料成上桌前再加花生酱.香菜末.京葱末.或辣油 在北风肆虐的冬季,保暖成了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除了穿上厚厚的衣服,人们往往还忘不了要去吃一些食物暖身。在北方,有一样东西是百吃不厌的,尤其在冬季,那就是羊肉。羊肉的味道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能够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可谓是一举两得!羊肉的做法很多,据古籍记载,元代 就有十余种。到了现代,如果按照类别划分,则主要有蒸、煮、煎、炒、熏、炖、煨、涮、拌、炸等。目前在北京,主要有三大食法。 羊肉的三大食法 ○老北京涮羊肉 特点:北京涮羊肉的来历说法有多种,起源于元世祖忽必烈军中的说法比较可信。当时人们以吃羊肉为主,主要做法是支一口大锅煮整块的羊肉。有一次因情况紧急需赶快吃完出发作战,士兵们急中生智把微冻羊肉用刀切成块,往沸水里一涮,捞出后蘸料吃。本来是为了填饱肚子,没想到竟成一道 美食,于是这种做法留了下来,并在北京流行开来。 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锅底有久涮不淡,羊肉有久涮不老不散的特点。涮羊肉是北京的传统风味,历史悠久,以选料精细,肉片薄匀,调料多样而著称。好吃的涮羊肉原料用的是内蒙古的绵羊,只用其“上脑”、“小三岔”、“黄瓜条”等五个部位的肉,并剔去筋膜和骨底,经冷冻压实,切片码在盘中。 锅底用的是精制的小铜锅,调味品要用芝麻酱、韭菜花、酱豆腐等,这样一来涮羊肉的滋味就更加鲜美了。如果自己在家里吃,搭配上一些凉菜,如酱牛肉、酱驴肉、酱肘子、酱羊肚、酱蹄筋等,以及凉拌粉皮、肉皮冻等,这些凉菜很具有北方特色,而且还有美容效果。 养生要点:羊肉火锅虽然美味,而且有滋补的效果,不过吃多了就会容易上火。最好在火锅里放点不去皮的生姜,因为姜皮辛凉,有散火除热、止痛祛风湿的作用,与羊肉同食还能去掉膻味。 提醒 孕妇慎吃涮羊肉。短暂的加热不能杀死羊肉中可能含有弓形虫的幼虫,孕妇进食后对胎儿不利。 ○粤式吃法 特点:粤式羊肉的烹饪方法主要采用煲、炖、煨、烧、焖等烹饪技艺,将粤菜的色、香、味、鲜与羊肉的真味,滋补营养特点共冶一炉。炖羊肉是最常见,也是最好的吃法。它最大的优点是既能吃肉又能喝汤。煮过肉的汤,营养程度非常高,是滋补身体的佳品。而且,羊肉经过炖制以后,更加熟烂、鲜嫩,易于消化。如果在炖的时候再加上合适的中药或营养上能起到互补作用的食品,滋补作用会更大。如当归羊肉汤、枸杞羊肉汤、黄芪羊肉汤、羊肉萝卜汤、羊肉豆腐汤、猪蹄羊肉汤等都是不错的菜品。 吃羊肉时搭配豆腐,不仅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的石膏还能起到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作用。而羊肉和萝卜做成一道汤,则能充分发挥萝卜性凉的特点,可消积滞、化痰热。 养生要点:用羊肉煲汤时最好在汤里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凉性蔬菜一般有冬瓜、丝瓜、油菜、菠菜、白菜、莲藕、笋、菜心等;甘平性的蔬菜有土豆等。 提醒 喝羊肉汤的时候最好不要加醋。许多人吃羊肉时喜欢配食醋作为调味品,吃起来更加爽口,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羊肉性热,功能是益气补虚;而醋中含蛋白质、糖、维生素、醋酸及多种有机酸,性温,宜与寒性食物搭配,与热性的羊肉不适宜。 ○清真羊肉吃法 特点:烤羊肉串为新疆地方风味小吃,地道的做法是用鲜羊肉切成拇指大的薄片,串在铁钎上,蘸上调料,在火炉上烤熟。烤羊肉味道鲜美,烤的时候最好选用鲜羊肉,别用冷冻的。这样,营养流失少,而且容易消化,类似的做法还有烤全羊、炒烤肉、炭烤羊腿等。 羊肉泡馍是西安有名的清真小吃。羊肉泡馍的吃法有一定的讲究,先将面饼掰成小块,越小越好。将掰好的馍放到大碗里,端到厨房,厨师将熟羊肉切成片放在馍上,再配以粉丝、豆腐干、木耳等配料,放在肉汤锅中加热,以馍的大小和多少定汤,使原汤入馍。馍泡热后,再加上糖蒜、辣酱、香菜,便开始慢慢吃,吃时不宜用筷子在碗中乱搅。馍叫托托馍,是九成面粉一成酵面烙成100克重。这种馍入汤不散,吃起来口味香浓,且耐泡。羊肉泡馍不仅吃起来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养生要点:烹调羊肉时应少用辣椒、胡椒、生姜、丁香、小茴香等温辛燥热的调味品;可以放点莲心,它有清心泻火的作用。 提醒 烤羊肉要讲究吃法。如果吃没熟透的烤羊肉可能染上布鲁氏菌,这种细菌可能会导致持续性高热、不规则热或长期低热,同时伴有关节肌肉疼痛、乏力、多汗等。在温度高到70℃以上这种细菌就不能存活,因此建议吃烤肉时务必熟透后再吃。 吃羊肉的禁忌 不宜同时吃醋。许多人吃羊肉时喜欢配食醋作为调味品,吃起来更加爽口,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羊肉性热,功能是益气补虚;而醋中含蛋白质、糖、维生素、醋酸及多种有机酸,性温,宜与寒性食物搭配,与热性的羊肉不适宜。 不宜同时吃南瓜。以防发生黄疸和脚气病。 不宜马上饮茶。因为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吃完羊肉后马上饮茶,会产生一种叫鞣酸蛋白质的物质,容易引发便秘。 肝炎病人忌吃羊肉。羊肉甘温大热,过多食用可能会加重病情。另外,蛋白质和脂肪大量摄入后,因肝脏有病不能全部有效地完成氧化、分解、吸收等代谢功能而加重肝脏负担,可导致发病。
.
第2个回答  2015-10-06

  可以参照以下方法制作火锅底料。

    原料:

    主角原料有干辣椒(50克)、郫县豆瓣酱(300克)、牛油(300克)和菜油(500克)。如果要做得正宗,还应该放入的其它调料有八角、茴香、香草、香叶、丁香、草果、三奈、桂皮、紫草和醪糟汁,当然,大蒜、大葱、生姜和冰糖等常规调料是必不可少的。

    做法:

  1.先炒锅底。

  2.把干辣椒放在沸水里煮两分钟后捞出绞成茸备用。

  3.在热锅内倒入菜油烧热,然后放入牛油,待牛油融化后投入生姜、大葱和小葱,爆香后再接着下郫县豆瓣酱和辣椒,转文火慢炒,等到锅里溢出豆瓣的香味、辣椒微微变白后把所有其它调料(醪糟汁和冰糖除外)投入锅中,继续用小火烧至锅内香料颜色变深

  4.最后放入醪糟汁和冰糖,小火慢慢熬制,等醪糟汁水分收干后关火。锅中原料冷却后就成了红汤火锅的锅底。由于制作繁杂,可以一次做数份锅底料放入冰箱内供以后食用。

  5.然后调制汤料。先熬制高汤,可以是猪骨汤、牛骨汤或者鸡汤,如果能够同时放猪骨、牛骨和鸡一同熬制则更佳。熬汤的时候要加入姜、大葱和料酒。等汤呈乳白色即可。

  6.在吃火锅的时候,把底料放入锅中,再注入高汤,接着再撒上用菜油炒香的干辣椒和花椒,整个火锅底料才算大功告成,可以开始涮了。

第3个回答  2016-08-04
火锅锅底做法
1、火锅第一步:熬汤,虽然有汤底调料,但是直接用清水是绝对不行滴!所以每次我都要熬两锅大骨汤,为什么是两锅呢?一锅做汤底,另一锅用来加汤呀!嘿嘿,这样火锅才不会越吃越淡嘛……
2、这是用电砂锅熬了五个钟头的大骨头,入口即化,瞧那汤色,都是白色的!准备做第一道汤底用;还有一锅大骨汤,就用电压力锅的“营养炖”功能,熬了一个小时做成;
3、这是买来的汤底:辣味和不辣两种,准备做鸳鸯锅底;
4、准备好鸳鸯锅;
5、锅底调料直接煮是不行的,一定要炒一下才香的!准备好大葱、姜、蒜,还有花椒,因为我喜欢辣味里面带点麻;
6、小火,加少许油,放入花椒,大概抓一小把的样子,用小火炸出香味;
7、放入辣味调料包中的酱料包,炒匀;
8、再放入两个段大葱,一个独头蒜(切两半),两片姜,炒香;
9、加香料包,炒匀;
第4个回答  2014-10-11
在家自制放心火锅汤底
自己在家刷的话,我感觉营养最重要
我一般都是以排骨做汤,待汤煮好之后放入各类调料。如必须具备的辣椒,大枣,花椒,茴香,辣椒你可以先油炸,将油汁放入锅中。葱切段,姜切块,也可放入蒜瓣。
好吃与不好吃,个人感觉主要是在汤汁上,汤好了,刷出的菜才好吃
排骨也可以吃,也可以再买些羊肉刷,经济又实惠

几款网络上流传的健康美味自制汤底,总有一款适合你的!看看呗~

麻辣火锅汤底
材料:大重庆火锅底料半袋、郫县辣酱3茶匙(15克)、花椒30克、干辣椒约40根、八角1个、桂皮2片、香叶2片、草果1个、山奈3个、大蒜8瓣、葱3段、姜3片、生抽2汤匙(30ml)、香油2汤匙(30ml)、清水1500ml、盐1/2茶匙(3克)。
做法:锅中倒入油,马上放入花椒,干辣椒,八角,桂皮,香叶,草果和山奈,用小火慢慢炒出香味后,放入拍散的大蒜,姜片和葱段炒香。然后改成大火,放入郫县辣酱煸炒1分钟出红油后,倒入清水,大火煮开后放入火锅底料,搅匀后盖上盖子,转小火煮20分钟。待所有香料的味道都融入汤中,用笊篱捞出汤中的部分香料(主要是葱姜蒜和少量的花椒辣椒),然后再调入一勺火锅底料,充分溶解后关火。
麻辣火锅汤底的做法来自文怡

江南口味汤底
材料:参须3根、去皮大蒜8~10粒、姜片3~5片、草果1颗、豆蔻3颗、盐5克、糖2克、鸡精10克、孜然粉100克、花椒粉5克、高汤(没有可用家乐浓汤宝)、干辣椒(随意)、食用油30克、豆瓣酱5克
做法:烧一锅开水,加入所有调料,另置一锅加入食用油,烧滚(300°左右)将干辣椒段撒入。等干辣椒快变黑时倒入汤中,最后放入所有香料即可。

骨汤山菌汤底
材料:大棒骨两根、姜一块、党参两根、沙参少许、枸杞一小把、桂圆3-4颗、茶树菇、杏鲍菇、草菇、鸡腿菇等各式蘑菇适量、盐适量。
做法:大棒骨洗净,姜洗净切片,党参、沙参、枸杞、桂圆分别洗净,以上所有材料一起入砂锅开火熬煮(如果赶时间,可以用高压锅);大火烧开后,用勺子撇去锅中浮沫,转中小火,慢慢熬煮1个半小时;等汤熬的时间里,洗净各种蘑菇,分别切段切片待用;看汤色变白后,加入切好的茶树菇、杏鲍菇、草菇、鸡腿菇等,调入盐,继续煮15分钟关火转入电火锅即可。

鸡骨架汤底
材料:鸡骨架、葱、蕃茄、洋葱、红萝卜、胡椒粒(装入袋中)
做法:骨架材料先用水烫后洗净,再入锅熬汤。将所有材料加12~20杯水大火煮沸,去泡沫血液,改用小火微滚熬1小时即可。

爆香高汤底
材料:葱、蒜头、姜、辣椒、鸡骨或猪骨、酒。
做法:先在油锅中将葱、姜、蒜头、辣椒爆香至金黄色,再放入锅中加入12杯水,并放入鸡骨架以大火加热至沸腾,煮沸时捞起表面的泡沫血液,即可转小火并保持汤的表面滚沸,加盖续熟煮约1小时即可。起锅后,将锅中物过滤掉留高汤备用。

蔬菜素汤底
材料:蕃茄、香菇、蘑菇、姜、红萝卜、胡椒粒(装入袋中) 。
做法:先将所有材料洗净后,依个人喜好将材料切出形状来,再与12~15杯水同时用大火煮沸后,改以小火熟煮约三十分钟即可。素汤底有的蔬菜可保留食用,可过滤起来备用或留在汤里均可。

清汤锅汤底
材料:枸杞25克、皮蛋一个、桂皮10克、生姜15克、大枣5颗、香菜叶适量。
做法:以10碗水(1碗约220cc)大火煮开后,以小火熬煮2小时后,去菜渣取4碗当作火锅之汤底用。

健康蔬菜汤汤底
材料:高丽菜 100 克,洋葱1颗(约400克),胡萝卜1条(约150克),西洋芹100克,黄豆芽50克,玉米1条(约200克),香菇2朵,桂皮2钱,生姜3片。
做法:以10碗水(1碗约220cc)大火煮开后,以小火熬煮2小时后,去菜渣取4碗当作火锅之汤底用。

人参益气汤汤底
材料:西洋参5钱,枸杞5钱,红枣10粒(去籽),生姜片2片。
做法:以6碗水(1碗约220cc)用小火熬煮约30~40钟至剩4碗,去药渣当作火锅之汤底用。

养生补血汤汤底
材料:当归2钱,熟地3钱,川芎2钱,白芍3钱,党参3钱,黄耆3钱,红枣5粒(去籽),生姜片2片。
做法:以6碗水(1碗约220cc)用小火熬煮约30~40钟至剩4碗,去药渣当作火锅之汤底用。

冬令大补汤汤底
材料:当归2钱,熟地3钱,川芎2钱,白芍2钱,党参3钱,白术3钱,伏苓3钱,甘草1钱,黄耆5钱,桂枝1钱,枸杞3钱,山药3钱,红枣5粒(去籽),生姜片2片。
做法:以7碗水(1碗约220cc)用小火熬煮约30~40钟至剩4碗,去药渣当作火锅之汤底用。

何首乌大补汤汤底
材料:何首乌3钱,当归2钱,黄耆3钱,熟地3钱,黄精3钱,枸杞5钱,肉从蓉2钱,山药3钱,杜仲2钱,黑枣5粒(去籽)、生姜2片。
做法:以7碗水(1碗约220cc)用小火熬煮约30~40钟至剩4碗,去药渣当作火锅之汤底用。

当归橘皮汤汤底
材料:当归3钱,黄耆3钱,枸杞3钱,橘皮2钱,桂枝1钱,桂圆肉2钱,大茴香3粒,生姜5片。
做法:以6碗水(1碗约220cc)用小火熬煮约30~40钟至剩4碗,去药渣当作火锅之汤底用。
评论 | 3 0

2010-12-30 12:49红豆宝贝Mary | 五级
麻辣火锅汤底
材料:大重庆火锅底料半袋、郫县辣酱3茶匙(15克)、花椒30克、干辣椒约40根、八角1个、桂皮2片、香叶2片、草果1个、山奈3个、大蒜8瓣、葱3段、姜3片、生抽2汤匙(30ml)、香油2汤匙(30ml)、清水1500ml、盐1/2茶匙(3克)。
做法:锅中倒入油,马上放入花椒,干辣椒,八角,桂皮,香叶,草果和山奈,用小火慢慢炒出香味后,放入拍散的大蒜,姜片和葱段炒香。然后改成大火,放入郫县辣酱煸炒1分钟出红油后,倒入清水,大火煮开后放入火锅底料,搅匀后盖上盖子,转小火煮20分钟。待所有香料的味道都融入汤中,用笊篱捞出汤中的部分香料(主要是葱姜蒜和少量的花椒辣椒),然后再调入一勺火锅底料,充分溶解后关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