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一篇爱国爱家乡征文

要求:以爱国爱家乡为题,写一篇征文,800字左右.不要那些网上一搜就能找到的!请发到[email protected] 谢谢啦

爱国,从小做起
古往今来,关于爱国的话题一直源源不断,不曾间断过。
那么,我,试问:何为爱国?
我认为,爱国,是一种品质,它是世上最值得学习的行为,它更是一种精神,爱国的情怀如大树一般,根深蒂固地扎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我曾读到过这么一个令我难忘的故事。
1910年秋天,一座新的学校——东关模范学校在沈阳市落成。这一年,学校从江苏省怀安县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年龄才刚满13岁。
一天,魏校长在上课前问同学们:“请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要来读书呢?”同学们望着魏校长那期待的目光,纷纷举起手来,要求发言。
一位同学说:“为了家父而读书。”老校长听后,笑了笑,没有回答,示意那名同学坐下。
老校长又请了另一位同学回答,他说:“为了光耀门楣而读书。”老校长还是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他环顾四周,看到一位浓眉大眼的小同学正在若有所思地想着这个问题,他就走了过去,亲切地问道:“小同学,那你也来说说看?”只见那位小同学站起身子,略加思索之后,郑重地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话音刚落,老校长浑身一振,大声说:“好!好!这话讲得好!”其他同学也投去钦佩的目光。
“你叫什么名字?”老校长连忙问道。
“周恩来。”小同学轻轻地回答。
不久之后,“周恩来”这个名字和他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全校师生中传播开……
没错,这是一个关于周总理小时候的故事,或许很多同学都听过,但,周总理小时候的那个回答,不正是爱国的表现吗?
之所以那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会广为流传,是因为那句话代表了周总理的爱国情怀啊……他的同学,所想的是“为了家父而读书。”和“为了光耀门楣而读书。”等,而他,想的却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周恩来,作为我国曾经的总理,从小,就有一颗爱国的心,当别人读书是为了家人,为了事业,为了自己时,他读书,却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这为他以后管理国家,处理国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也告诉了我们,爱国,从小做起。
我还找到了这么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立志争光》,这是一篇关于杨乐的故事。
杨乐从小就喜欢数学,当他还是中学生时,就已经阅读了大量的数学书刊。
一天,杨乐正在学校的图书馆看书。他看着面前一摞的数学书,突然发现,书上的定理全是以外国的数学名家的名字命名的,没有一位中国人的名字!
杨乐心想: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们中国人真的不如外国人吗?杨乐反复思考着这个问题。
不,我们中国人素来以聪明勤劳而著称,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会做到;外国人没有做到的,我们也应该做到!想到这里,杨乐不由得热血沸腾,他把拳头一挥,坚定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把用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数学定理写在未来的数学书上!”
从此以后,杨乐怀着远大的目标,更加勤奋学习。
中学时期,他就获得了“速算冠军”的称号,并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的数学系。
毕业后,他又因为成绩突出,被分配到国家数学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更是废寝忘食,刻苦攻关,数学研究领域有了新的突破。终于把“杨乐”——这个中国人的名字,写入了外国人编的数学书里,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
杨乐是经过了多少努力,克服了多少困难才完成了他的愿望?而促使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爱国。当他看到数学定理中没有用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他是多么地愤怒!他从小,就立了“把用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数学定理写在未来的数学书上”的伟大志愿,是他一颗爱国的心,使他这般努力,最后,才有所成功。
他从小的努力,令他在长大后完成了心愿,爱国,从小做起。
是的,两篇故事,都告诉了我们,爱国,从小做起。
同学们,让我们用百倍的努力,学得知识、学得能力,然后用自己强健的双手开创一片辉煌的事业。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如此,都能把自己事业与理想,和我们的民族相融,那么我们的民族将会成为能以昂然身姿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25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畏缩,勇往直前,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开始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极低的。出行用的自行车,人们叫它“洋马”,点火用的火柴,人们叫它“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叫它“洋钉”。因为那时的中国人没有见过这些新奇的东西,也不会造,都是从西洋传过来的。那个艰苦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从我看过的资料片中完全能够体会,当时的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极端贫穷之中。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时光来到了2009年,我正在电视机前,收看着中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落成的新闻。又是一个重大成就,我开始浮想联翩,我想起了祖国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想起鸟巢,想起了奥运健儿们的英姿,我想起了祖国接连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想起太空,想起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举足轻重的一员,我想起了改革开放整整三十年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10%的增幅,想起中国国力,想起中国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综合国力第六的国家,想起新中国成立的这一甲子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的、不断地提升,想起新中国历史,想起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光辉的足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