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最有智谋的是谁?

如题所述

三国第一谋士—郭嘉。

郭嘉是曹操最喜爱也是最得力的谋士,其深具通晓事理,足智多谋的资质。应该说,曹操之所以用兵如神,“仿佛孙吴”。其中因为有郭嘉为其运筹帷幄,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用曹操的话来说。便是:“平定天下,谋功为高!” 反观一直和郭嘉做比较的孔明,看其第一次北伐,兵多于敌,又得三郡响应,但还不能胜利,真无军事之能。马惟街亭之失,孔明应付主要责任,为用人之失。他不进兵关中而西出祁山 ,又行动迟缓,被张合抢先上陇,为战略之失。孟达反新城,不早驰援,失去了牵制曹魏的力量,为战术之失。街亭战后,孔明杀马维,株李盛。废黄袭,“天下未定饿戮智计之士。”为用刑之失。幸亏后期遇上同样军事类似而政治高明的司马。
但是张良,萧何,一为谋一为政,(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郭嘉尽谋之极,孔明尽政之端。只是相对与三国的乱世来说,我觉得郭嘉比孔明更重要,所以又回到了老话题,郭嘉才是三国文的第一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8
诸葛亮最有智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第2个回答  2019-02-18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曹魏势力著名谋士,官至太尉,谥曰肃侯,被人称之为“毒士”,奇谋百出,算无遗策。李傕郭汜作乱时,在李傕帐中任谋士,后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皆有贾诩之谋。曹操占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为贾诩劝阻,说应该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在曹操立继位人问题上贾诩暗助了曹丕。曹丕日后称帝封其官为太尉、魏寿乡侯。曹丕问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
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长,所以怕曹操猜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死时七十七岁,谥曰肃候。注:《谥法考》曰: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贾诩字“文和”,因其性格与作为,周泽雄评价其为“乱武”〕。
著名三国评论家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评论到: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贾诩可能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第3个回答  2019-02-19
我说是诸葛亮大人,孔明,是个民间奇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呼风唤雨,排兵布阵,满腹诗书,口才卓越,你说这么个人偏要躲在了下,吟诗作画,吃喝玩乐,最后感官没权利不好玩,偏要刘备你这个皇叔跑三超我才勉强你答应出山,其实他心里早就想去,风光了几年,天奈老天不照顾,自己把自已累死了,这下你知道了吧,刘备最聪明,有事就哭装傻子,你们来帮忙,我省心又乐意,你的都去拼命,我静待佳音如啊,关羽张飞一帮人玩死他的
第4个回答  2019-02-19
贾诩,能独善其身全身而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