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注释

如题所述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编辑本段]【注释】
  年代:宋
  作者:王观
  作品:卜算子·送鲍浩然①之浙东
  内容:
  水是眼波横,②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③
  眉眼盈盈处。④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作品注释
  注释:
  ①鲍浩然:诗人的朋友
  ②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③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皱的眉毛。
  ④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处。
  [编辑本段]【赏评】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此词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
  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妙语双关, 熔铸非易。
  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词的上片着重写人,起首两句,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时所见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损的眉峰了。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归途中怀着深厚的怀人感情。
  三、四两句,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二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
  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过片两句,正面点明送别。作者用两个“送”字递进,将作者“黯然销魂”的愁苦之情描写得极为深切。加上作者自己家离长江不远的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益觉难以为怀。结末两句,是词人强压心中沉痛之情而对远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愿与叮咛:希望友人到江南后,千万要与美好的春光同住。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 向来描写离别的诗或词,都像一首悲歌,令人心酸,让人肠断。看唐朝的诗圣杜甫,不过是在梦里送别诗仙李白,就已经悲痛的说不出话来。李白又如何呢?一向潇洒的李白高站黄鹤楼上,一直到好友孟浩然的影子不见了,仍然不忍离去。
  送人送得欢欢喜喜的,大概只有本词的作者王观了。王观送的这位朋友名叫鲍浩然,住在春光明媚的江南地方,山连山,水连水,景色优美,有如仙境。王观从江南的山水,想到古来诗人形容美人的“眉如远山,眼如秋水”;朋友能回到这样美丽的地方,又是阔别已久的故乡,怎不为他高兴呢?
  自然,王观也不舍得好友离去—“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可以想见,但何必伤感的问一句“何日君再来”;交情浓厚的朋友,自会有相见的一日,不如默默的祝福他吧!
  [编辑本段]【译文】
  1
  水好像是眼波,山好像是眉峰攒聚。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有山有水风景很美的地方。
  方才送春天归去了,又送君(鲍浩然)回去了。要是到江南(江苏浙江)赶上春天 ,千万要好好欣赏一下这美丽的春光,可别急着走啊!
  2
  江水像佳人的眼波一样清亮,山像美女微微蹙着眉。朋友要去哪里呢?就是要到像南方佳丽眉眼之间风情万种的地方,那山水交汇的地方吧!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如果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3
  碧绿的江水,像美人横转的眼波;重叠的青山,像美人聚拢的眉峰。
  真想问问那些在路上行走的人儿要到那个方向?
  应该是像你一样,急着要去好山好水的地方吧!
  唉!才送走了春,如今又要送你回家乡。
  朋友,回乡时,若还赶得上江南迷人的春色,
  千万住下来过过美好的日子,可别急着走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01
【原文】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作者】:王观 【朝代】:北宋 【体裁】:词
[编辑本段]【格律】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编辑本段]【注释】

年代:宋
作者:王观
作品:卜算子·送鲍浩然①之浙东
内容:
水是眼波横,②
山是眉峰聚。③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④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作品注释
注释:
①鲍浩然:诗人的朋友
②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③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以上两句话利用女人的眉眼来赞美山水的秀丽
④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处。
[编辑本段]【赏评】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此词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
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妙语双关, 熔铸非易。
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词的上片着重写人,起首两句,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时所见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损的眉峰了。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归途中怀着深厚的怀人感情。
三、四两句,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二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
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过片两句,正面点明送别。作者用两个“送”字递进,将作者“黯然销魂”的愁苦之情描写得极为深切。加上作者自己家离长江不远的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益觉难以为怀。结末两句,是词人强压心中沉痛之情而对远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愿与叮咛:希望友人到江南后,千万要与美好的春光同住。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编辑本段]【集评】
《唐宋词鉴赏集》:诗贵缘情。这首小词正是用它所表现的真挚感情条打动读者的心弦的。且不必问题目云云,它那从民间营养吸取来的健康情调、鲜明语言、民歌的艺术技巧引起读者的美感和共鸣,使它臻于词的上乘。
《能改斋漫录》:王逐客送鲍浩然游浙东,作长短句云:“水是眼波横”云云。韩子苍在海陵送葛亚卿诗云:“今日一杯愁送君,明日一杯愁送君。君应万里随春去,若到桃源问归路。”诗、词意同。
【词的故事】
向来描写离别的诗或词,都像一首悲歌,令人心酸,让人肠断。看唐朝的诗圣杜甫,不过是在梦里送别诗仙李白,就已经悲痛的说不出话来。李白又如何呢?一向潇洒的李白高站黄鹤楼上,一直到好友孟浩然的影子不见了,仍然不忍离去。
送人送得欢欢喜喜的,大概只有本词的作者王观了。王观送的这位朋友名叫鲍浩然,住在春光明媚的江南地方,山连山,水连水,景色优美,有如仙境。王观从江南的山水,想到古来诗人形容美人的“眉如远山,眼如秋水”;朋友能回到这样美丽的地方,又是阔别已久的故乡,怎不为他高兴呢?
自然,王观也不舍得好友离去—“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可以想见,但何必伤感的问一句“何日君再来”;交情浓厚的朋友,自会有相见的一日,不如默默的祝福他吧!
[编辑本段]【译文】
1
水好像是眼波流转,山好像是眉峰攒聚。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山水交汇的地方。
方才送春天走了,又送你回去了。要是到江南赶上了春天 ,千万要好好欣赏一下这春光!
2
江水像佳人的眼波一样清亮,山像美女微微蹙着眉。朋友要去哪里呢?就是要到像南方佳丽眉眼之间风情万种的地方,那山水交汇的地方吧!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如果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3
碧绿的江水,像美人横转的眼波;重叠的青山,像美人聚拢的眉峰。
真想问问那些在路上行走的人儿要到那个方向?
应该是像你一样,急着要去好山好水的地方吧!
唉!才送走了春,如今又要送你回家乡。
朋友,回乡时,若还赶得上江南迷人的春色,
千万住下来过过美好的日子,可别急着走呵!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46781.htm

第2个回答  2009-12-27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烟波横, 水好像是眼波横流,
山是眉峰聚。 山好像是眉峰攒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 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
眉眼盈盈处。 有山有水风景很美的地方。

才始送春归, 方才送春天归去了,
又送君归去。 又送君(鲍浩然)回去了。
若到江南赶上春, 要是到江南(江苏浙江)赶上春天
千万和春住。 千万要把春天留住。
第3个回答  2010-01-10
【原文】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作者】:王观 【朝代】:北宋 【体裁】:词
【格律】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年代:宋
作者:王观
作品:卜算子·送鲍浩然①之浙东
内容:
水是眼波横,②
山是眉峰聚。③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④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作品注释
注释:
①鲍浩然:诗人的朋友
②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③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以上两句话利用女人的眉眼来赞美山水的秀丽
④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处。
[编辑本段]【赏评】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此词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
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妙语双关, 熔铸非易。
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词的上片着重写人,起首两句,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时所见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损的眉峰了。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归途中怀着深厚的怀人感情。
三、四两句,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二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
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过片两句,正面点明送别。作者用两个“送”字递进,将作者“黯然销魂”的愁苦之情描写得极为深切。加上作者自己家离长江不远的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益觉难以为怀。结末两句,是词人强压心中沉痛之情而对远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愿与叮咛:希望友人到江南后,千万要与美好的春光同住。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编辑本段]【集评】
《唐宋词鉴赏集》:诗贵缘情。这首小词正是用它所表现的真挚感情条打动读者的心弦的。且不必问题目云云,它那从民间营养吸取来的健康情调、鲜明语言、民歌的艺术技巧引起读者的美感和共鸣,使它臻于词的上乘。
《能改斋漫录》:王逐客送鲍浩然游浙东,作长短句云:“水是眼波横”云云。韩子苍在海陵送葛亚卿诗云:“今日一杯愁送君,明日一杯愁送君。君应万里随春去,若到桃源问归路。”诗、词意同。
【词的故事】
向来描写离别的诗或词,都像一首悲歌,令人心酸,让人肠断。看唐朝的诗圣杜甫,不过是在梦里送别诗仙李白,就已经悲痛的说不出话来。李白又如何呢?一向潇洒的李白高站黄鹤楼上,一直到好友孟浩然的影子不见了,仍然不忍离去。
送人送得欢欢喜喜的,大概只有本词的作者王观了。王观送的这位朋友名叫鲍浩然,住在春光明媚的江南地方,山连山,水连水,景色优美,有如仙境。王观从江南的山水,想到古来诗人形容美人的“眉如远山,眼如秋水”;朋友能回到这样美丽的地方,又是阔别已久的故乡,怎不为他高兴呢?
自然,王观也不舍得好友离去—“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可以想见,但何必伤感的问一句“何日君再来”;交情浓厚的朋友,自会有相见的一日,不如默默的祝福他吧!
【译文】
1
水好像是眼波流转,山好像是眉峰攒聚。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山水交汇的地方。
方才送春天走了,又送你回去了。要是到江南赶上了春天 ,千万要好好欣赏一下这春光!
2
江水像佳人的眼波一样清亮,山像美女微微蹙着眉。朋友要去哪里呢?就是要到像南方佳丽眉眼之间风情万种的地方,那山水交汇的地方吧!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如果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3
碧绿的江水,像美人横转的眼波;重叠的青山,像美人聚拢的眉峰。
真想问问那些在路上行走的人儿要到那个方向?
应该是像你一样,急着要去好山好水的地方吧!
唉!才送走了春,如今又要送你回家乡。
朋友,回乡时,若还赶得上江南迷人的春色,
千万住下来过过美好的日子,可别急着走呵!
【作者】

王观 (1035-1100)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仁宗嘉佑二年(1057)进士。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官至翰林学士。相传曾奉创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高太后认为亵渎了神宗赵项,第二天便被罢职,遂自号逐客。其词学柳永,情景交融,生动风趣,近于俗理,却又谑而不虐。代表作有《卜算子》、《临江仙》、《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水喻眼波,以山指眉峰;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红芍药》词写人生短暂,从而提出人生应追欢及早,写法亦颇有特色。著《冠柳集》,不传;今有赵万里辑本。
第4个回答  2009-12-27
怒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