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基文获韩高支持率,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我本想中规中矩的回答这个问题,突然脑洞大开,想起一块朝鲜石碑和一首曾让我感慨不已的朝鲜古诗。于是我决定换一种叙述方式,从朝鲜半岛的前程往事来谈谈当下的潘基文与明年的韩国大选一事。诸君莫急,且听我娓娓道来。

三田渡书示儿辈

赵斗淳

一檄堪成倚马时,忩忩盾鼻可题诗。
谁知识字今为累,来读三田渡口碑。

这是我唯一能记住的朝鲜古诗,当年读过一回,永生难忘。这诗作者赵斗淳何许人也?乃是朝鲜第26代国王高宗李熙的老师,放在中国那就叫帝师了。这诗前两句写的是作者文采卓绝,下笔千言,题文写诗轻而易举,手到擒来。第三句写到这曾让赵斗淳无比自信自豪的绝世文采竟然成了累赘甚至耻辱,赵斗淳恨不得自己没有这样的文采甚至恨自己为什么要认识字。这巨大的转折是因为赵斗淳来到了三田渡,读了那块立在三田渡口的石碑上的碑文。那么问题来了,这三田渡碑上究竟写了什么,以至于让朝鲜大儒、一代文豪、高宗“帝师”的赵斗淳悔恨自己当初不该认识汉字呢?

这首朝鲜古诗并不是很知名,三田渡碑的说法在中国也并非广为人知,但这块碑的正式名称却是大名鼎鼎,也是朝鲜人不愿提起的名字——大清皇帝功德碑。

公元1636年,皇太极为解除攻打大明时的后顾之忧,亲率10万大军征伐朝鲜。清军渡过鸭绿江后,不恋攻城拔寨,一路长驱南下,仅仅12天后,10万清军兵临汉城。朝鲜国王被迫臣服清军,朝鲜仁祖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大礼,从此与大明断绝宗藩关系。

征服朝鲜后,皇太极命朝鲜树立功德碑,以彰显纪念清军的胜利和皇太极的丰功伟绩。久沐中华文明的朝鲜内心是看不起后金这帮野蛮人的,被人蹂躏向敌称臣,还要为征服者树立功德碑,这等事情放到如今社会也是奇耻大辱!朝鲜仁祖命四位大臣撰写碑文,四人全部上书推辞。仁祖强令四人各写一篇,选定碑文后上奏清廷审批。这块石碑在朝鲜没人愿意写碑文,没人愿意刻碑文,一直拖到两年后, 大清皇帝功德碑才树立在朝鲜都城汉城的三田渡口,因此这块碑又称三田渡碑。




此后朝鲜历代文人路过三田渡口,看到这块碑,无不羞愤难抑,涕泗横流;清朝使者出使朝鲜无不亲临三田渡瞻视查验功德碑。1895年中国输掉甲午战争后,在日本扶持下,朝鲜推倒大清皇帝功德碑,并将其埋入地下。1931年功德碑被掘出,1956年韩国政府认为此碑是民族耻辱的象征,再度将其埋入地下。1963年,汉城地区洪灾爆发,大水冲走淤泥,大清皇帝功德碑重见天日。此时的韩国人认为此碑作为文化遗产和民族耻辱的象征应该被铭记,所以被当作史迹保护了起来。2007年韩国民族主义者用红漆破在功德碑上,一年后韩国政府修复石碑,以“没有文物价值”为由撤去了石碑下基座的一块铜板,因为那块铜板上雕刻的正是当年朝鲜国王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礼的情景。

这块三田渡碑在中国人看来仅仅是皇太极的一次炫耀行为,而对此后历代朝鲜人来说却是永远难以洗刷的民族耻辱。这块碑几度埋于地下,几度重见天日。但无论是三田渡碑的树立还是埋于地下抑或重见天日,从皇太极到袁世凯到日本殖民再到美军驻守,朝鲜半岛从来没有哪一天真正掌握过自己的命运! 

为什么我要花这么大的篇幅在潘基文的话题下聊这块碑?

因为三田渡碑的历史沉浮浓缩了朝鲜民族屈辱史,回顾一下朝鲜这个民族的历史尤其是近代史,你几乎找不到一丝拿的出手的、值得自豪夸耀的历史事件。整个朝鲜民族除了苦难还是苦难,除了屈辱只剩屈辱。所以我特别理解朝鲜民族南北一脉相承的篡改历史,伪造历史的行为,因为这个民族实在太惨了!如果我是朝鲜族历史研究人员,我看着那些汉字写就的史料,看到这一幕幕屈辱,我想我也会精神崩溃的,为了不至于精神分裂那就只有伪造历史了。

所以说到现在,各位能深刻理解潘基文2007年就任联合国秘书长对韩国乃至整个朝鲜民族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吗?韩国人自称此事乃“檀君创立朝鲜后最值得庆祝的事”,我完全赞同这种说法,并要补充一句:不仅是最值得庆祝,恐怕也是朝鲜民族有史以来唯一值得庆祝的大事。

所以潘基文在韩国的名望是任何一位韩国政客都无法比拟的,这种巨大的名望优势在总统选举中无往不胜的利器,但韩国总统的宝座对潘基文来说就是囊中之物吗?事情又没这么简单。

从潘基文的履历上看,我认为他是典型的技术官僚。所谓技术官僚就有专业背景的官员,潘基文一辈子的工作全是外交方面。他从中学就立志要做外交官,并入选韩国全国选拔后的四人小组,前往美国留学,并受到时任总统肯尼迪接见。潘基文几乎没干过外交之外的工作,连他的夫人也是在他前往美国留学的欢送会上为潘基文献花而认识的。作为技术官僚,有专业背景是否适合从政竞选是件不好说的事。

外交虽然是一国政府施政的重要方面,但并非唯一,内政、经济、民生等也是重中之重。但潘基文对此毫无经验,他甚至没有在地方上担任过任何主政职务,这也是潘基文最大的竞选障碍和短板。如果潘基文有主政一方的履历,那几乎可以肯定的说没有任何人能与其竞争。联合国秘书长虽然地位显赫,但并无实权,仅仅是大国传声筒和协调人。中美曾经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因为联合国秘书长的人选产生分歧对峙,中美在短短20天里各自投出16轮反对票,两位候选人在大国分歧下双双退选,最后中美各让一步,秘鲁人德奎利亚尔渔翁得利就任联合国秘书长。这表明联合国的实际作用是有限的,秘书长的权力更是受限制,潘基文个人较为软弱的性格特征也使得他在两届任期内毫无存在感,这对于韩国理智的选民来说,是需要排除情感因素和民族自豪感,认真考量利弊得失的。

潘基文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2007年他就任秘书长后首次访问伊拉克,在巴格达记者招待会上演讲时,距离会场不足50米外发生爆炸。这之后发生的事恐怕是潘基文一辈子不愿回忆的。




这位新上任的秘书长吓得低头弯腰,左顾右盼,看到全场除了他之外,没有任何人惊慌失措,潘基文这才放弃了躲到桌子下面的打算。而他身后的伊拉克总理马利基沉着冷静,完全没有任何反应,与潘基文的表现对比鲜明。

这位软弱的,毫无外交领域之外工作经验的潘基文却是韩国民众最值得自豪骄傲的人物,联合国秘书长的经历既是潘基文参选的最大优势也是他参选的障碍之一。从长远利益看,联合国秘书长的经历是潘基文最重要的人生财富,远远超过一任韩国总统的履历,爱惜声名的潘基文必定注重历史评价。而韩国总统总来没有好下场,无一不牵扯到政治丑闻,这对爱惜羽毛的潘基文来说是否参选本身也是要三思而行的。这就是潘基文至今没有松口主动承认参选的重要原因。

这种样本数量2000人的民意调查并不能说明问题,23.3的支持率也是情理之中。潘基文没有否定参选实际等于承认他有竞选总统之心,但这条总统不归路与他身为朝鲜民族有史以来最大荣耀的身为可能产生冲突。眼下韩国政坛暗潮涌动,波诡云谲,潘基文还需进一步判断得失,寻找本国势力支持,有必胜把握再出手,若有意外情况,潘基文也未必不会放弃明年的大选,毕竟他现在的殊荣是他在韩国历史上最大的功勋和荣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