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代课教师最新消息

农村代课教师最新消息

代课教师是指在公立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1984年底以前他们被称为民办教师,在此前从教的临时教师基本被转正或清退。1985年开始,教育部为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质量,在全国一刀切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但不少偏远贫困山区因财政困难而招不到公办老师或公办老师不愿去,这些空缺仍需临时教师来填补,他们转而被称为“代课教师”。

代课教师产生原因:

一是在学校教职工编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聘用代课教师可缓解教学力量不足的矛盾;

二是学校拿出适当比例的空编用于聘用代课教师,有利于搞活学校内部的用人机制,还可避免今后因生源萎缩而带来的教职工分流压力。

三是政府为节约财政,逃避责任,甚至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年施行的《劳动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当时的劳动部还专门发文称:《劳动法》实施后,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各类职工在用人单位平等的享有各种社会保险及有关福利待遇。)侵害代课教师。

虽然教育部早就明文规定清退和取消代课教师,但始终禁而不止。到目前为止,根据调查测算全国仍有代课教师20多万人,主要集中在农村中小学。

我们对个别省的调查发现,代课教师实有数量少则在1万~2万人,多的近3万人。他们大都分布在正式编制教师不能去、交通不太便利、经济又不发达的偏远山区教学点或小学。工资水平不等,多的月工资在1300~1400元,少的只有几百元。

调查发现,有的代课教师为了生存不得不兼职其他工作。从学历上看,有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大专毕业生及少量本科毕业生。有些在小学或教学点任教的代课教师大都承担着多科教学任务,但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并不是很理想。

个别代课教师授课内容有知识性错误,他们能把知识给学生讲明白就算很好了。2014年某市对全市的在职初中和小学教师进行本体知识的摸底测试,发现不及格的教师大都是农村小学或教学点的代课教师,还有个别教师成绩在个位数。

代课教师一般居住在本村或附近村庄,对生活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能过得去就可以。他们获取外部教育教学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还有的是其他教师去中心学校开会获得。代课教师外出培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8
代课教师是指在公立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1984年底以前他们被称为民办教师,在此前从教的临时教师基本被转正或清退。1985年开始,教育部为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质量,在全国一刀切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