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题

1.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俗话哦:“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概括了许多国家的外交思想。联系19世纪以来美国外交政策,说明美国是怎样追求“永恒利益”的?你从中得出哪些认识?
2.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中,世界上的局部战争都与美苏两个大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两国之间却未曾发生过直接对抗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有了巨大腾飞,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据此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借鉴美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你能为中国的发展献计献策吗?

第一个问题:
答:1、高关税制,由于在19世纪中坚持不懈地靠保护关税来发展本国工业,把本国建成了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2、门户政策,为了在中国分的一杯羹,设计了门户开放政策。
3、门罗主义,为了独吞美洲,而制订了门罗主义。
4、夺取夏威夷,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土东扩至夏威夷,美国联合中俄打压日本。
5、整个19世纪是美国的中立政策的集中体现,目的就是为了谋取商业利益。
第二个问题:
这两大集团由于政治信仰不同,而处在相互敌视状态。由于双方军事力量都非常强大,拥有几百万军队和数万核弹头,运用这些军事力量,就可以将地球彻底消灭好几次,所以谁都不敢动用军事力量来发动战争。但是,他们都想削弱对方直到搞垮对方,所以就动用除军事行为以外的一切手段。这包括:经济封锁、政治供给、颠覆破坏、军备竞赛等。虽然两大集团之间没有直接响起枪炮声,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处在一种战争状态。
第三个问题:
建设以追求公平、正义、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因素为主,融合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一切合理因素在内的一种发展路径和道路,也就是传说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与我国发展水平适应的军事力量,积极发展多元外交,做好发展中国家的领袖作用,有礼有节的发展外交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26
查理马特采邑改革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查理·马特懂得仅仅镇压内乱、驱逐外敌,并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根本改变墨洛温王朝无条件封赠土地的制度,实行有条件的分封,将豪绅显贵跟王室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