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我的身体是哪里的毛病?该怎么办?

女,25岁,上个月有段时间患感冒、肠胃炎,身体不是很好,那期间出现晚上睡觉时身上出汗的症状(长这么大第一次出现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周多,后来病好了,这个症状也慢慢消失了。但是这几天有开始晚上盗汗,晚上睡不好,人像虚脱一样。但白天很正常,腰不酸,腿不痛的,就是因为睡不好有点困。这是怎么回事啊?是肾虚,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该吃什么药,或者是日常该进补些什么食物?
另外补充,我性生活很规律,一月一次(因为和老公在两地工作),平时也只是偶尔想起来有点感觉,没有太多什么自慰之类的。我的盗汗究竟是哪里出了毛病啊?该怎么办?求救!

身体排汗对身体是一种保护,夜间盗汗的原因而夜间盗汗的原因很多,除与睡眠环境空气流通状况、寝具透气与否有关外,有些疾病如结核病、心内膜炎或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此外,内分泌失调,如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以及有情绪障碍,自律神经失调的人,也都可能在夜间大量流汗。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以中医观点来看,夜间盗汗的原因夜间盗汗有可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归脾汤加减方来治疗;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的情况,此时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来改善, 又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用之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方,但仍建议由中医师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盗汗分为两种,一种是属生理性的;一种属病理性的。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属生理现象。证名,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称寝汗。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详见虚劳盗汗、阴虚盗汗条。中医的说法是“阴虚则盗汗”,“阳虚则自汗”。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睡夜间盗汗的原因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金匮要略·水气篇》中“食已汗出 ,又常暮盗汗出者 ,此劳气也。”《景岳全书·汗证》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 ,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 ,盗汗必属阴虚”。另外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汗证》里还有“自汗盗汗 ,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且临床尚有因阴虚而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由血瘀而致水湿内停的血瘀与水湿并见等等,辨证时更需详审,所以又细分为:阴虚盗汗、阳虚盗汗、气虚盗汗、血瘀盗汗、血虚盗汗、湿阻盗汗、外感盗汗。
盗汗是指人入睡以后出汗,醒后汗即止。中医认为,盗汗的原因主要是身体虚弱,除此之外,其它原因也会引起盗汗。

比如青壮年或者一些过度肥胖的人,晚上睡觉会出现呼吸暂停,痰阻气道而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期间会长期处于一种憋气状态甚至心跳的骤停,这种情况下,会把人憋出一身汗来,这种汗也叫盗汗。有些疾病如结核病、心内膜炎或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此外,内分泌失调,如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以及有情绪障碍,自律神经失调的人,也都可能在夜间大量流汗。

可选用中成药二至丸、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
对于盗汗的治疗,需要对症下药。因疾病引起的盗汗,需要治疗原发病,在此我们不作多述。下面主要为大家介绍因身体虚弱引起的盗汗应该怎么治疗。

一般来说,盗汗说明身体虚弱到了一定的程度,比自汗要严重。已经伤到了人的阴血,一般是伤到了人的肾精。以中医观点来看,夜间盗汗的原因有可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尤以阴虚者多见。

气虚盗汗

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归脾汤加减方来治疗。

阴虚盗汗

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的情况,此时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来改善,又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用之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方,但仍建议由中医师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

女性在更年期出现的白天轰热、出汗,晚上手心、脚心、心口窝五心发烫,并且伴有出汗;这说明肾的阴精到了更年期后更加虚弱,被虚火撩拨起来,不停地泄露,进一步加重了问题。

针对这种阴虚的,特别是肾阴虚盗汗的情况,同时伴有干燥,口、鼻或者女性阴道津液不足的情况,我们一般采取滋补肾阴的方法,首先要补肾精的漏洞,第二要滋,就是往身体里加水。

中医治疗肾阴虚盗汗,首先选用的药物就是生地黄,或者是加工后的熟地黄。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不是滋补肾阳的,所以阳气虚的人千万不要吃。如果伴有性冲动和亢奋的肾虚,也就是中医讲的相火过旺、欲望过强的,可以选用知柏地黄丸,里面加了知母和黄柏,增强了它的滋阴、润燥、清心火、除烦的功能。如果伴有鼻腔干燥、出血,并且伴有一点咳喘症状的,可选用麦味地黄丸,它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麦冬和五味子。如果伴有眼睛干涩与视物昏花的,可用杞菊地黄丸,里面加了枸杞子和菊花。这就是我们以地髓为主治疗盗汗的一些方法。

还有一味药滋补肾阴的效果比较好,它用的是枸杞子树的根皮,也叫地骨皮,我们一般用单味药煎汤代茶饮,能够起到很好的滋阴、敛汗的效果。

中医还有一个食疗的方子叫大补阴煎。我们用猪脊髓一条,伴着知母、黄柏,蒸熟了,让病人食用。猪的性质寒,入肾,脊髓又是猪身上最寒凉、最能补肾、补精的这一部分。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 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怎样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盗汗?

盗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尤其是小孩生理性盗汗的发生率很高,有时弄得家长非常紧张,这就需要掌握如何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盗汗。

(1)生理性盗汗:小儿时期,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热。其次,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造成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时之内。此外,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二)病理性盗汗: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但盗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根据小儿的喂养情况,室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

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除此还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有一点要注意,详细查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这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极有价值。

综上所述,凡是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以及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儿盗汗。作为家长,应仔细观察小儿,综合分析后再作出判断,不可盲目服药,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盗汗病人应怎样自我养护?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凉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5)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盗汗病人常用的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可用粳米50g,白木耳15g,百合15g,冰糖且10g。共同熬粥吃,每日1次。也可用红枣50g(去核),浮小麦30g煎汤,吃枣喝汤,每日1剂。用于治疗盗汗。

对于体质较弱的人,入春以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时进行春季进补,在食疗上多吃些滋阴补益的食物,如:大枣、黑豆、核桃、黑芝麻、血糯、桂圆等;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辛辣食品,尽量少饮或不饮酒;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当夜间出现盗汗症状时,要注意观察发汗原因,必要时去医院就诊,不可盲目服药,随意进补,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另外,盗汗是结核病、甲亢的常见症状,治疗时应注意鉴别清楚及治疗原发病,避免误诊。

盗汗病人常用的中医疗法

在中医看来,盗汗是阴虚内热的表现。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入睡后,阳气入内,热扰心神,就会出汗。一般还会伴随口干、咽干、眼干、腰酸腿痛、失眠健忘、耳鸣眩晕等症状,最常见的则是“五心烦热”和“骨蒸潮热”。所谓“五心烦热”,就是自己感觉手心、脚心发热,但别人摸着不热;“骨蒸潮热”则是指患者觉得由内而外生热气。

如果伴随症状明显,中医的治疗原则为养阴清热,常用药方有清骨散、当归六黄汤,常用的药材有丹皮、地骨皮、青蒿、白薇等。盗汗多属于阴虚内热,治疗上宜滋阴降火。如果患者夜寐盗汗,手足心热,心烦口干,舌红少苔。中成药可用知柏地黄丸治疗。

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知母10g、黄柏10g、银柴胡10g、白薇10g、浮小麦10g、麻黄根10g、生地黄15g、当归10g、竹叶9g,水煎服,每日2次。

外治法选用经验方:

取等量五倍子、煅龙骨粉,用冷汗水调成糊状敷脐部.外用纱布固定,每日1次,用于盗汗治疗。

盗汗病人应怎样自我养护?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25
是中医所说的肾阴虚,吃点滋阴的中药调理一下就可以了
有没有眼睛干涩,耳鸣等症状啊?没有的话去药店买六味地黄丸就可以了,有的话就买杞菊地黄丸,有浓缩丸和蜜丸,你能耐受哪种就吃哪种,效果差不多,大厂家生产的要稍微好一些,纯度高一些,比如北京同仁堂,宛西制药等,按照说明书坚持吃两个星期看看,应该会有所好转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2-27
累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