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人大槐树情怀的故事?

如题所述

山西有个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元末明初,丰北鱼南战乱频仍,水疫连绵。我先祖们在这块万户箫疏的荒芜土地上创家立业,农时耕耘播种,暇闲读书纺织,代代生息,辈辈繁衍,我常氏遂为丰北鱼南一大望族。然因天灾连年,战乱频生,无数先人不得不在啼饥号寒中辗转迁徙,或星散丰、沛、肖、砀、鱼台、金乡和微山,或絮飘东北、新疆和海外。常氏辅祖茔座落于村东,追祀碑立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后因破损,多次重修。原有碑楼、石桌、华表,文革时毁于一旦。家祠始建于清光绪丙申春(1895),门匾书“孝思堂”三字,后又增设补建,已具规模,一九四二年遭日寇毁烧,致使俎豆不设。解放后复修,从此春露秋霜,祖茔家祠年年香火不断。《常氏家谱》为九世祖文明公创修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后世加修续,代有补辑,现已完成十三次续修,遂致宗绪弗坠,承祧可寻。家谱采用苏式,上有始祖追祀碑文,历次修谱序文、族约歌、世系表、世系图、氏族分布图及人物传记。2008年续修时,又增添人文类照片数帧。 我常氏一向尊师重教,旧时延名师办私熟,一九零五年十八世祖怀苓公率先在村中建高等小学堂,族家子弟大多就近读书,常庄村因之被誉称为丰北文化村。解放后,族人中人才济济,从中央至地方,从政法、国防、科研、金融到文教卫生,数以百计的常氏后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建功立业。现在常庄小学有教学楼两幢,设有电脑室、仪器室、图书阅览室,二十四个教学班,师生近千人,教育事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常庄村分前后两个自然村,面积约一平方公里,比邻欢口镇区,村西有丰鱼大道,村南有欢朱公路,交通便利,人杰地灵。改革开放后,村内房舍俨然,家家丰衣足食。现在基本完成土地流转,养鸭基地初具规模,蔬菜大棚鳞次栉比,常氏后裔继承弘扬先祖的开拓精神,正在为家乡建设再创新的业绩。 忆往昔峥嵘岁月列祖列宗披荆斩棘建家园,看今朝和谐社会常氏后裔继往开来谱新篇。先祖恩德天高地厚,后世子孙永志不忘。 收回飞越的思绪,我虔诚地伫立在几度枯荣的大槐树下,耳边响起流转数百载的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我临风怀想:当年一批又一批的移民队伍 就是从这里集结开拔,移民后裔遍及神州华夏,这儿分明就是古槐后裔的根,千万华人的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20
元朝末年,中原地区屡遭洪涝灾害,加之红巾军起义,与官军征战十几年,致使中原数省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明王朝建立,山东兖州知府马鸾(晋人)上任后,看到辖区内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禁不住仰天大哭,随后上疏朝廷告急,请求豁免税赋。朱元璋闻之大怒,立派户部郎中刘九皋去中原巡察。巡察中,刘九皋对中原的灾情和马鸾的刚正不阿留下深刻印象。
  与此同时,大将军徐达收复山西后,发现平阳一带与中原地区正好相反,人多地少,无法自给,因而也向皇上告急。
  面对如此状况,朱元璋满腹愁怅。刘九皋献策实行移民屯田制,可一箭双雕,并力荐晋人马鸾为钦差大臣,亲赴山西与徐达携手,专办移民事宜。
  然而,徐达居功自傲,不屑因这点区区小事与年轻的文官马鸾为伍,对移民消极冷淡,漠不关心,矛盾和冲突由此而起。
  山西人故土难离,移民之事困难重重。加之洪洞孙知县迂腐无能,移民不从,就派差役四处抓人充数。老百姓为逃避迁徙,纷纷逃进徐达驻军的广济寺躲避,差役在后边穷追不舍,弄得鸡飞狗跳。徐达嫌乱,手书“驻军重地,此处免迁”牌子挂在广济寺门口。如此一来,老百姓从四面八方蜂涌而至,大槐树下聚集得人山人海。
  霜降节是移民的最后限期。这天,马鸾手捧第三道圣旨来到广济寺。其时,徐达正酣睡,梦中恰是儿时与朱元璋作游戏,小元璋作了“皇帝”,指着小徐达说:“谁不听朕的话,朕就杀了他!”徐达警醒,正好马鸾宣读圣旨:“凡视移民为儿戏,贻误时机,坏我移民大事者,不论功有多高,官有多大,均以抗旨罪论处,格杀无赦!”徐达惊出一身冷汗。情急之下,即令手下士兵将广济寺围了个水泄不通:凡广济寺里的人,一个不留,全都绳捆索绑,押上移民之路。……
  马鸾携幼子、扶病母,一道加入移民行列。翻越太行山时,突来暴风雨,马母不幸殒命。马鸾披麻戴孝。移民百姓备受感动。整个移民队伍显得凄切而悲壮。……
  移民百姓到达中原地带,开垦荒地,营造家园。最后是中原大地一片丰收景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