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物理第四五章知识要点

如题所述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详细复习:八、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九、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十、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青、黄,三原色混合是黑色;
5、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
十一、看不见的光:
1、 太阳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光谱;
(从左往右其波长逐渐减小;散射逐渐增强;人眼辨别率依次降低)应用傍晚太阳是红的,晴天天是蓝的,汽车的雾灯是黄光。
2、 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1) 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打仗用的夜视镜)
(2) 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遥控探测)
(3) 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
3、 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1) 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
(2) 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
(3) 荧光作用;(验钞)
(4) 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
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一节
透镜

一、透镜的分类

1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
光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3
、镜的分类: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1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即光折射后偏向主轴;因此,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

2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即光折射后偏离主轴;因此,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三、焦点和焦距

1
、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会聚于主轴上的某一点,这个点叫做
焦
点,用字母
“
F
”表示;

2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
f
”表示;焦距越短,会聚作用越强。

3
、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它们到光心的距离相等。

4
、凹透镜的焦点是平行于主轴的光线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轴上的点,没
有实际光线交于这点,故为虚焦点。

四、三种特殊光线

1
、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其传播方向不改变;

2
、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
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聚于异侧焦点,
(利用这一点可测凸透镜的焦距)
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变得发散,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

3
、对凸透镜来说,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主轴射出;对凹透镜来说,延长
线过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主轴射出。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一、照相机

1
、镜头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人或景物)的光经镜头折射后会聚在胶片
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

2
、照相机工作原理:当物距(物体到光心的距离,用“
U
”表示)大于
2
倍焦距时,成倒
立、缩小的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

二、投影仪

1
、镜头的作用就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物体)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
天花板上,形成图案的像。

2
、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当物距小于
2
倍焦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三、放大镜

1
、实质:放大镜实质上是一个焦距较短的凸透镜。

2
、使用方法: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
适当调整距离,
就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
起到放大图像的作用。

3
、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相交而成的像)
。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的注意事项

1
、像距是指像到光心的距离,用“
V
”表示;

2
、在光具座上,凸透镜应置于蜡烛和光屏之间;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
在同一高度,以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距

像的性质

应用

U
>
2f
2f
>V>f

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

U
=
2f
V=
2f
倒立等大实像

2f
>U>f

V>
2f
倒立放大实像

投影仪

U
=
f
不成像,得到平行光

平行光源

U
<
f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
1
)
焦点
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
2
)
二倍焦距点
是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

(
3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一定是
倒立
的
,
所成的虚像一定是
正立
的;

(
4
)
凸透镜成实像时,
像和物一定在透镜的
异侧
;
成虚像时
,
像和物一定在透镜的
同侧
,
且像
是被
放大
的。

三、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比较

光学元件

成像原理

像的性质

小孔

光的直线传播

倒立实像

平面镜

光的反射

正立等大的虚像

凸透镜

光的折射

物距不同,所成像的性质就不同

四、平面镜与凸透镜成虚像的比较

光学元件

成虚像的条件

虚像的特点

平面镜

物在镜前

正立等大的虚像

凸透镜

物距小于焦距

正立放大的虚像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一、眼睛

1
、眼睛的基本结构:眼球好象一架照相机。眼球由角膜、睫状体、晶状体、瞳孔、虹膜、
玻璃体、视网膜等构成。

2
、看到物体的过程: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可以改变焦距的凸透镜
,
它把来自
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
形成物体的像
,
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
,
把这个信号
传输给大脑
,
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3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焦距变长,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依靠眼睛调节能够
看清的最远点叫做眼睛的远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
焦距变短,
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依靠眼睛调节能够看清的最近点叫做眼睛的近点,
正常
眼睛的近点在大约
10cm
处。

4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
25cm
,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1
、特点: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
、原因: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
,
折光能力太强
,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
因此
来自远处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
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

3
、矫正方法: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凹透镜。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1
、特点: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2
、原因:

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
,
折光能力太弱
,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
因此
来自近处某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
,
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3
、矫正方法: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凸透镜。

四、眼镜的度数

1
、透镜焦距
f
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强。

2
、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焦度,用“
Ф
”表示,
Ф
=1/f
。

3
、焦度乘以
100
的值,即为眼镜片的度数。凸透镜(远视眼镜片)的度数为正数,凹透镜
(近视眼镜片)的度数为负数。

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视角

1
、物体对于人眼光心所形成的张角叫做视角。

2
、物体到观察者眼睛的距离一定时,物体越大,所形成的视角越大;同一物体,离眼睛越
近,所形成的视角越大。

3
、物体所形成的视角的大小决定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的大小,视角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看得越清楚。

二、显微镜

1
、组成: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
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物镜焦距较短,目镜焦距较长。

2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
道理就像投
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
;
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
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
经过这两次
放大作用
,
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3
、显微镜是通过两次放大被观察物体,增大视角来看清细微的物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
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积。

三、望远镜

1
、组成: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
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物镜焦距较长,目镜焦距较短。

2
、望远镜的成像原理: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
个放大镜
,
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3
、望远镜是通过把被观察物体拉近,增大视角的办法来看清远处被观察的物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