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鉴赏分析

如题所述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雪莱成就最高的作品,也是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典范之一。雪莱在给朋友的信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这是他“最好的诗”。雪莱从小喜欢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后来,他阅读了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根据普罗米修斯神话传说而写的剧本。埃斯库罗斯的剧本包括三部:第一部叫《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描写宙斯对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的处罚,威逼他说出宙斯将被谁推翻的秘密;第二部叫《被释放的普罗米修斯》,描写宙斯为了摆脱他父亲对他的诅咒(宙斯在推翻他父亲统治后,把父亲关在地府,他父亲诅咒他将来也会被人推翻),主动和普罗米修斯和解,普罗米修斯也向宙斯屈服了,说出了他原先不肯说的秘密。于是宙斯免遭覆灭的命运,宙斯派大英雄赫拉克勒斯到高加索释放了普罗米修斯;第三部叫《带火的普罗米修斯》,描写雅典人对普罗米修斯的崇拜,以及人民举行的火炬游行。现保存下来的剧本,只有第一部。雪莱从反暴君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出发,赞同埃斯库罗斯在剧本中对普罗米修斯前半段的描写,而不赞同他对普罗米修斯结局的描写。他在自己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序言》中说:“说实话,我根本反对那种软弱无力的结局,叫一位人类的捍卫者同那个人类的压迫者去和解。普罗米修斯忍受了那么多痛苦,说过了那么多激烈的言辞,如果我们认为他竟然会自食其言,向他那耀武扬威、作恶造孽的仇人低头,那么,这部寓言的道德意义可能完全丧失。”
于是,雪莱根据当时反封建斗争的需要,对埃斯库罗斯的悲剧故事进行了革命的改造,结局是使暴君垮台,普罗米修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他成为一个坚强不屈、始终如一的英雄。这样的改造是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革命愿望的,鼓舞了人民群众向封建统治者作斗争的决心和信心,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性和形象的教育意义。
雪莱还指出,他是怀着“改良世界的欲望”,来写这部作品的,他的意图是要“使一般爱诗的读者们细致的头脑里,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因此,他写的诗剧和埃斯库罗斯剧本不同,诗人注意的中心不是普罗米修斯和朱比特之间的冲突,而是朱比特被推翻后,宇宙和人间的万象更新的局面。诗剧共分四幕,而这一部分几乎占了两幕。
据雪莱夫人说,雪莱在诗歌创作中最喜欢运用的题材是“一个力量”同“恶的原则”斗争;这力量受到“恶的原则”和来自各方面的压迫,但他充满对“善”的力量的信心,因此他顽强不屈。在诗歌中,雪莱把朱比特作为窃国篡位的“恶的原则”,把普罗米修斯当作一个“再造者”,善的化身。朱比特在诗剧中是暴君和人类压迫者的形象。这位暴君“面貌残酷”、“傲视阔步”,并用“极刑来发泄仇恨”,使得天上地下的神人见了他都惶恐变色。他忘恩负义、出尔反尔、撕毁诺言,把恩人锁在高加索山崖上,用毁灭和灾难来对付那些对他顶礼膜拜的人类:
“首先是饥荒,接着是劳苦和疾病,
争执和创伤,还有破天荒可怕的死亡;
他颠倒着季侯的次序,轮流地降下了
狂雪和猛火,把那些无遮无盖的
苍白的人类驱逐进山洞和岩窟;
他又把强烈的欲望、疯狂的烦恼、
虚伪的道德,送进他们空虚的心灵,
引起了相互的残杀和激烈的战争,
他们安身活命的巢穴完全被捣毁。”
朱比特的格言是:“他宁愿辜负人,不愿人辜负他。”因此,他残忍凶狠,昧尽天良,手段毒辣,可是他并不能征服“人类的心灵”。这些心灵就像没有熄灭的火焰,“黑腾腾怨气冲天”。他担心有朝一日人类会起来造他的反:“一阵阵叛乱的叫嚣,可能使我们的邃古的帝国发生动摇。”于是这位暴君也显得色厉内荏起来。朱比特形象是当时法国革命失败后,欧洲封建复辟势力的象征。他们害怕再来一次革命,那时他们将面临灭顶之灾。雪莱通过朱比特的形象揭发了欧洲和英国社会那些残暴自私、背信弃义的上层统治者和压迫者,他是欧洲和英国人民的死敌。
与朱比特针锋相对的是普罗米修斯的形象。他们之间的斗争是当时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封建复辟派之间斗争的反映。在普罗米修斯身上体现了两种精神:“爱”和“韧”。
普罗米修斯是人类的捍卫者,朱比特要毁灭人类,他热爱人类,同情人间苦难,把天火盗到人间。为此,他忍受了3000年风吹日晒、神鹰咬啄、恶鬼折磨的苦难。但他挂念的不是自己,而是人类的遭难。他说:“不管太阳裂开我灼焦的皮肤,
不管月明的夜晚那水晶翅膀的雪花,
系缠住我的发丝:我心爱的人类
又被他的为虎作伥的爪牙恣意蹂躏。”
普罗米修斯是个敢于反抗天帝暴虐统治的坚韧不拔的英雄。雪莱在谈到他塑造这一形象时说:“文学作品中,唯一和普罗米修斯有些相像的角色要算撒旦(《圣经》中的魔鬼——引者)。在我看来,普罗米修斯比撒旦更有诗意。因为他非但勇敢、庄严,对于万能的威力作着坚忍的抵抗,而且毫无虚荣、妒忌、怨恨,也不想争权夺利;那位‘失乐园’的主角却自私心很重。..可是普罗米修斯却始终是道德和智慧十全十美的典型,动机既纯正,目的又伟大。”
弥尔顿和雪莱在自己创作中都描写了反抗上天的角色。但弥尔顿《失乐园》中的撒旦具有爱作弄人、自私的特点,而雪莱笔下的普罗米修斯是大义凛然、光明磊落、嫉恶如仇的。他公开地对朱比特骂道:
“啊,只要你在天宫里做一天皇帝,
我便一天不想安睡,一天不把头低。”
普罗米修斯在和朱比特斗争中,始终坚强不屈,不肯向暴君低下他那高傲的头。为此,大英雄赫拉克勒斯称他是“一切神灵里面最光荣的神灵!”在他身上体现了“智慧、勇敢和受尽折磨的爱”。就是朱比特到最后也不得不承认:“他温厚、公正,又勇敢,真不愧是一位人世间的元首。”
雪莱在普罗米修斯身上集中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民和资产阶级民主派对封建专制暴君的憎恨,他们渴望自由,渴望平等,不能忍受黑暗野蛮的统治。在普罗米修斯身上,体现了他们自由解放的革命意志和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雪莱说:“我所创造的形象,有许多都是从人类心灵的活动,或是它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中间吸取来的。”因此,这个形象具有现实概括的意义,不是诗人随意臆造的。
普罗米修斯不同于“拜仑式的英雄”。拜仑描写的主人公是孤独的个人反抗者,他们经常由于失败而陷入悲观失望的境地。雪莱笔下的主人公始终是和人民站在一边,为人民而战斗的。因此,他坚信自己的胜利,从不灰心沮丧。
诗人在诗剧中突破了改良主义思想的束缚,从朱比特被冥王拉下台的情节,说明了诗人肯定了以暴力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必要性,反映了雪莱思想新的迈进。诗剧最后以冥王的话作结束。冥王说:
“忍受一切‘希望’觉得是无穷的痛苦;
宽恕一切像‘死’和‘夜’一般黑暗和罪过;
打倒那种俨然是无所不能的‘权威’;
全心地爱,别怕困难;..”
这种爱不是一种空洞的号召,而是通过斗争加以证实了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描写了一幅在打倒暴君后人间欢乐的景象和未来社会的美好的图景,充分体现了雪莱的理想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雪莱从当时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现实出发,幻想一个没有阶级、没有统治者、没有国家、没有压迫剥削的大同世界:
“原来人间已经变得好像是个天堂;
不再骄傲,不再嫉妒,不再有什么
羞耻的事情,也不再有什么苦水
来毁坏那解愁忘忧的爱情的甜味..
人类从此不再有皇权统治,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人类从此一律平等,
没有阶级、民族和国家的区别,
也不再需要畏怕、崇拜、分别高低;
每个人就是管理他自己的皇帝;
每个人都是公平、温柔和聪明。”
在诗人理解中,这个新世界的人们都有高尚的德行、聪明的智慧,科学和技术得到高度的发展和繁荣,劳动不再是“可悲的、痛苦的”,而是“轻松愉快的”。“仁爱”成了这个世界的主宰者:
“‘爱’便从它慧心和耐性的宝座里,
从它受尽煎熬、最后昏迷的时辰里,
从它那光滑得难以站稳、峭险得
无法攀登、乱石一般的痛苦里跳出来,
把安慰的羽翼覆盖住人类的世界。”
雪莱描绘的世界,虽然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性质,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因此恩格斯称雪莱是“天才的预言家”。
诗剧最初只写三幕。在第三幕中已经描写了在推翻暴君后,人间出现的欢乐自由的景象。后来,雪莱又加上第四幕,描写整个宇宙的欢乐和大同的景象,歌颂了“普罗米修斯事业”的胜利,歌颂“爱”是共和国的君王。正如雪莱夫人说的:“整首诗充满了一种‘爱’的静穆和神圣的光辉;它使受着苦刑的获得安慰,怀着心愿的获得希望,直到预言实现,那时刻‘爱’——丝毫没有受到‘恶’的沾污——便成为世界上的法律。”
《普罗米修斯》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象征性、抒情性和丰富的想象。全诗象征着反封建暴政的斗争,并预示着对未来社会的变革。所有登场人物也都象征着某一社会力量和自然现象。大地母亲象征“人类苦难”,朱比特代表“恶”与“暴君”,冥王象征“正义”,阿西亚象征“大自然”(另一说法象征“爱情”),普罗米修斯象征“爱与创造”。阿西亚和普罗米修斯结合,象征人类未来的“再生”。
诗人把全人类的苦难和解放斗争,在广阔的宇宙间展现开来,天上地下,人间仙府,时而在巍峨的高加索山麓,时而在汪洋大海,时而在天庭星际,时而在幽黑的冥界,创造了各种类型的神仙、精灵和鬼魅,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景色,把读者引入一个广阔的、神奇的世界。
诗剧在叙事方面不占主要位置,重点放在抒情的描写上。其中写景性的抒情尤为出类拔萃。如对时光的抒情是这样的:
“啊,时光不插翅,简直馒得像尸蛆!
青紫的山岭那边,桔黄色的早晨
逐渐地开朗,有一颗苍白的星
依旧在闪烁不停;当清风吹散了薄雾,
它便从分开的隙缝里把身影反映在
幽暗的湖面。它在淡下去了,但等
潮水退落,净空中交织的彩云
收起了金丝银缕,它又会显现。”
对普罗米修斯居住的洞窟的描写是:
“长满了牵萝攀藤,香气袭人的植物,
鲜叶和好花像帘帏般遮住了日光,
地上铺着翡翠般的叶瓣,一泓清泉
在中央纵跃着,发出清心爽神的声响。
山神的欢泪冻结得像白雪和白银,
又像钻石的环佩,从弧形的屋顶
往下垂,放射着恍恍惚惚的光亮。”
主人公追忆往事的抒情,也带有明丽的自然景色。如阿西亚回忆和普罗米修斯一段生活是这样写的:“我们俩似乎一同在
那些草坪上徜徉,只见淡灰色的
新生的早晨,密层层羊群般的白云,
一大队一大队由脚步缓慢的清风
懒洋洋地放牧着跨过万山千岭,
洁白的露水默不作声地悬挂在
刚才透出土面的新鲜的青草上。”
在抒情描写中,还有许多形象化的比喻,如“涨红了脸的落日”,“满面皱纹的海洋”,“紫罗兰妩媚的眼睛”,“冰雪喂哺的溪流”,“一碧无涯的天心”等等,都把读者带入诗意葱茏而又奇幻瑰丽的境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