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出现了哪些革命洪流?

如题所述

  1924年至1927年,一场旨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似洪流席卷中国大地,人们通常把它称为中国的"大革命"或"国民革命"。

  这时的各种革命力量,远不如统治着中国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强大。对于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如果不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就不会在社会上产生大的影响,更不可能把革命引向胜利。从这种情况出发,党决定采取积极步骤去联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

  国民党大体上是代表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它在几经挫折后,并没有多少实力,而且成分复杂,严重地脱离群众。但它也有几个不容忽视的优点:一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创立了中华民国,所以孙中山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民族民主革命的象征。他所领导的国民党在社会上是有威信的。二是这个党已经在中国南方建立了一块容许各种革命力量进行活动的根据地,并且拥有一支数万人的军队。三是孙中山在几经挫折后,深感革命必须改弦易辙。他真诚地欢迎共产党员同他合作,欢迎苏联援助中国国民革命。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准备建立统一战线时,首先同国民党合作是经过认真考虑和选择的。

  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取何种方式,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二大提出的设想是实行"党外合作"。尔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提出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实行"党内合作"。这一合作方式得到共产国际的赞同。1922年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会议主张"党外合作"改变为实行"党内合作"。

  西湖会议后,党的领导人向孙中山说明了关于实行国共合作的主张。孙中山不顾国民党内顽固分子的反对,对此表示欣然同意,并赞同依照民主的原则改组国民党。

  在这种情况下,1923年6月12-20日,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问题。大会正确地估计了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和国民党进行改组的可能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帮助孙中山把国民党改组为民主革命联盟,建立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同时,大会还明确规定,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至此,共产国际关于在中国实行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得到中国共产党的确认。党的三大通过的《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关于革命统一战线政策的最终确立。

  孙中山在接受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等加入国民党后,便着手准备改组国民党。1923年1月,孙中山发布《中国国民党宣言》,并与苏俄代表越飞签订了《孙文与越飞联合宣言》,正式确定联俄政策。11月,国民党临时中央执委会发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进一步阐述了国民党改组的必要性和改组的基本要求。在改组国民党的工作中,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及其国民党左派的支持下,怀着同中共合作的真诚愿望,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崇高情怀和巨大的魄力,排除种种障碍,采取坚决的态度和果断的措施,同反对国共合作和改组国民党的顽固分子进行了坚决斗争,从而保证了国民党一大的顺利召开。

  1924年1月,正式改组国民党的时机已经成熟。1月20-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出席开幕式的代表165人中,有共产党员20多人。李大钊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大会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民权主义强调民主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则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国民党一大的政治纲领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民党一大还讨论了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问题。孙中山的联共政策,确定了他对中国革命的出路作了新的思考之后,其目的是通过联合共产党改造和推动国民党。对于同共产党人合作,他抱有高度的诚意和坚定的信念。但由于国民党内部情况的复杂,尽管孙中山对实行国共合作是坚决的,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抱着怀疑以至反对的态度。在会议讨论章程草案时,对于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问题,依然有人提出不许跨党的提案,企图加以阻挠,但终被否决。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问题,为大会所确认。孙中山于议决之后,又作了许多说服解释工作,并以强制的措施贯彻落实。2月6日,他曾警告冯自由:"反对中国共产党即是反对共产主义,反对共产主义即是反对本党之民生主义",照党章就要受到应有的处分。正是由于孙中山坚决实行联共的主张,因而国共两党合作得以实现。

  国民党一大在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大会选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10人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约占委员总数的四分之一。会后,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担任要职的共产党员有组织部长谭平山、农民部长林伯渠、宣传部代理部长毛泽东等。虽然国民党内部情况相当复杂,但它已开始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这次合作实现后,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的革命力量,很快开创出一个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

  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了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以来工人运动的消沉状态很快改变。国民党一大闭幕后,国民党中央成立了工人部,各地执行部和地方党部也都设有工人部。不少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各级工人部中担任要职。中国共产党除了直接发动和组织工人,还通过中国国民党中央工人部开展工作。

  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作为革命根据地的广东,首先出现工人运动高潮。1924年7月,在广州沙面租界,数千名中国工人举行政治大罢工,反对英、法帝国主义限制中国人自由出入沙面租界的"新警律",斗争持续一个多月,取得了胜利。此后,工人罢工斗争在全国展开,此起彼伏,不断发生。

  在工人运动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同时,广东的海丰、陆丰、顺德、广宁、花县以及广州市郊区的农民运动,也迅速发展起来,相继建立了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在广东农民运动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的农民运动也逐步开展起来。湖南、湖北、河南、山西等省的农民组织相继建立,农民运动不断发展。为了推动农民运动的发展,经共产党人提议,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自1924年7月起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先后由共产党人彭湃、阮啸仙、毛泽东等主持,培养了一批农民运动的骨干力量。

  在共产党人建议下,国民党一大决定创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5月,黄埔军校开学,孙中山亲自兼任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11月,旅法归来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的周恩来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中国共产党还从各地选派大批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黄埔军校学习,在第一期学生中,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有56人,占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这时有党员994人。这次大会的历史功绩在于:一是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二是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三是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同时,还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和经济关系。这表明,党已经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要点提出来了。但这次大会对如何争夺和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特别是如何正确处理在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中的种种复杂问题,并没有作出具体的回答;对政权和武装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仍缺乏认识。这些弱点在以后革命运动发展中明显地表现出来。

  四大结束后不到两个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在全国人民中引起巨大的悲痛。国共两党组织各界人民举行哀悼活动,广泛传播孙中山的遗嘱和革命精神,形成一次规模巨大的革命宣传活动。国民革命的呼声在各地更加高涨起来。

  大革命之初,开展工人运动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中共中央为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党的四大成立了由李立三、刘少奇、项英等组成的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此后,在中央职工委员会组织领导下,以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为起点的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兴起。

  1925年2月,上海日本纱厂内外棉八厂工人,为反对日本资本家打人和无理开除工人,并要求增加工资而举行罢工。中共中央专门组织了指挥这次罢工的委员会。先后卷入罢工风潮的有22家工厂,40000多工人。他们在党的领导和上海工人的支持下,也取得重大胜利。

  为了巩固和扩大工人阶级的力量,5月1日,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中华全国总工会正式成立。林伟民、刘少奇分别当选为委员长、副委员长。

  随着世界市场发生棉贵纱贱的变化,5月14日,日本资本家突然宣布开除内外棉十二厂工人代表多人。5月15日,又宣布内外棉七厂停工,不让工人进厂。该厂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率领工人冲进工厂,要求复工和发工资,日本资本家随即带领打手向工人开枪,打伤工人多人,顾正红惨遭枪杀。这一事件成为五卅运动的导火线。

  5月28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学生和工人在30日到租界内举行大规模的反帝示威活动。30日这天,上海工人和学生举行街头宣传和示威游行,租界的英国巡捕在南京路上突然开枪,打死学生、工人等13人,伤者不计其数,酿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当日深夜,中共中央紧急开会,决定把运动扩大到各阶层人民中去,结成广泛的反帝联合阵线,号召全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反对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以组织全上海市民总联合的反帝大运动。会议决定建立行动委会员,由瞿秋白、蔡和森、李立三、刘少奇、刘华等组成,来领导这次斗争。31日,上海总工会成立,李立三、刘华为正、副委员长。自6月1日起,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总罢工、总罢课、总罢市。英、日等国军警从6月1日至10日,又多次开枪,连续发生枪杀中国民众的事件。6月11日,上海市民近20万人在公共体育场集会通过宣言,会后游行,队伍长达10余里。 6月17日,上海总工会等团体又在闸北召开10万人大会,强烈抗议租界当局对工人的血腥镇压,提出解除商团巡捕武装、释放被捕华人、惩凶、赔偿、工人有成立工会及罢工自由等17项要求。8月中旬,经日本领事、中国官厅、商界等调解协商,日纱厂同业会基本同意工人条件,承认工会,加资十分之一。 8月下旬各厂陆续复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五卅运动迅速席卷全中国。多少年来深埋在中国人民心里的对帝国主义的怒火一下子喷发出来。北京、广州、天津、山东、汉口等几十个大中城市和唐山、焦作、水口山等矿区,纷纷举行集会、游行和罢工、罢课、罢市的抗议运动。全国各地约有1700万人直接参加了运动,从通商都市到偏僻乡镇,到处响起"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怒吼。许多民族工商业者,一面捐款援助罢工工人,一面积极宣传"抵制外货"、"提倡国货"。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举行集会和发起募捐,给五卅运动以有力的支援。

  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广州后,广州各界群众在同年6月3日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表示声援。在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的领导和全国总工会的公开指挥下,形成了规模宏大、持续很久的省港大罢工。6月19日,香港的海员、电车、印务等工会首先宣布罢工,其他工会随即起来响应,并且成立全港工团联合会作为统一领导罢工的指挥机构。15天内参加罢工的人数达到25万人,其中10多万人离开香港回到广州。6月23日,在中共广东区委陈延年、周恩来领导与参与下,香港和广州市的罢工工人及各界群众10万人举行大会和示威游行。当游行队伍经过沙基时,突遭沙面租界英国军警的射击,造成死52人、重伤170多人的沙基惨案。

  沙基惨案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的凶残本性,进一步激发起广东和全国人民的民族义愤,抗议帝国主义暴行、援助省港罢工的正义呼声更加高涨。惨案发生后,广州革命政府宣布同英国经济绝交,并封锁出海口。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决定成立省港罢工委会员,由共产党员苏兆征担任委员长,处理罢工事宜,对香港实行封锁。省港之间的交通完全继绝。在广州革命政府的支持下,省港大罢工坚持了16个月之久,沉重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华南的统治。10多万有组织的罢工工人,成为广州革命政府的有力支柱,为统一广东根据地和维护社会秩序,准备北伐战争作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过程中得到很大发展,一年内党员人数增加了10倍,1925年底达到10000人。一些原来没有党组织的地方也建立了党组织。在五卅运动蓬勃发展的有利形势下,国共两党还合作完成了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工作。为国民革命军北伐创造了条件。

  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了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以来工人运动的消沉状态很快改变。国民党一大闭幕后,国民党中央成立了工人部,各地执行部和地方党部也都设有工人部。不少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各级工人部中担任要职。中国共产党除了直接发动和组织工人,还通过中国国民党中央工人部开展工作。

  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作为革命根据地的广东,首先出现工人运动高潮。1924年7月,在广州沙面租界,数千名中国工人举行政治大罢工,反对英、法帝国主义限制中国人自由出入沙面租界的"新警律",斗争持续一个多月,取得了胜利。此后,工人罢工斗争在全国展开,此起彼伏,不断发生。

  在工人运动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同时,广东的海丰、陆丰、顺德、广宁、花县以及广州市郊区的农民运动,也迅速发展起来,相继建立了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在广东农民运动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的农民运动也逐步开展起来。湖南、湖北、河南、山西等省的农民组织相继建立,农民运动不断发展。为了推动农民运动的发展,经共产党人提议,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自1924年7月起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先后由共产党人彭湃、阮啸仙、毛泽东等主持,培养了一批农民运动的骨干力量。

  在共产党人建议下,国民党一大决定创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5月,黄埔军校开学,孙中山亲自兼任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11月,旅法归来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的周恩来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中国共产党还从各地选派大批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黄埔军校学习,在第一期学生中,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有56人,占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这时有党员994人。这次大会的历史功绩在于:一是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二是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三是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同时,还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和经济关系。这表明,党已经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要点提出来了。但这次大会对如何争夺和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特别是如何正确处理在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中的种种复杂问题,并没有作出具体的回答;对政权和武装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仍缺乏认识。这些弱点在以后革命运动发展中明显地表现出来。

  四大结束后不到两个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在全国人民中引起巨大的悲痛。国共两党组织各界人民举行哀悼活动,广泛传播孙中山的遗嘱和革命精神,形成一次规模巨大的革命宣传活动。国民革命的呼声在各地更加高涨起来。

  大革命之初,开展工人运动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中共中央为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党的四大成立了由李立三、刘少奇、项英等组成的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此后,在中央职工委员会组织领导下,以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为起点的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兴起。

  1925年2月,上海日本纱厂内外棉八厂工人,为反对日本资本家打人和无理开除工人,并要求增加工资而举行罢工。中共中央专门组织了指挥这次罢工的委员会。先后卷入罢工风潮的有22家工厂,40000多工人。他们在党的领导和上海工人的支持下,也取得重大胜利。

  为了巩固和扩大工人阶级的力量,5月1日,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中华全国总工会正式成立。林伟民、刘少奇分别当选为委员长、副委员长。

  随着世界市场发生棉贵纱贱的变化,5月14日,日本资本家突然宣布开除内外棉十二厂工人代表多人。5月15日,又宣布内外棉七厂停工,不让工人进厂。该厂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率领工人冲进工厂,要求复工和发工资,日本资本家随即带领打手向工人开枪,打伤工人多人,顾正红惨遭枪杀。这一事件成为五卅运动的导火线。

  5月28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学生和工人在30日到租界内举行大规模的反帝示威活动。30日这天,上海工人和学生举行街头宣传和示威游行,租界的英国巡捕在南京路上突然开枪,打死学生、工人等13人,伤者不计其数,酿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当日深夜,中共中央紧急开会,决定把运动扩大到各阶层人民中去,结成广泛的反帝联合阵线,号召全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反对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以组织全上海市民总联合的反帝大运动。会议决定建立行动委会员,由瞿秋白、蔡和森、李立三、刘少奇、刘华等组成,来领导这次斗争。31日,上海总工会成立,李立三、刘华为正、副委员长。自6月1日起,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总罢工、总罢课、总罢市。英、日等国军警从6月1日至10日,又多次开枪,连续发生枪杀中国民众的事件。6月11日,上海市民近20万人在公共体育场集会通过宣言,会后游行,队伍长达10余里。 6月17日,上海总工会等团体又在闸北召开10万人大会,强烈抗议租界当局对工人的血腥镇压,提出解除商团巡捕武装、释放被捕华人、惩凶、赔偿、工人有成立工会及罢工自由等17项要求。8月中旬,经日本领事、中国官厅、商界等调解协商,日纱厂同业会基本同意工人条件,承认工会,加资十分之一。 8月下旬各厂陆续复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五卅运动迅速席卷全中国。多少年来深埋在中国人民心里的对帝国主义的怒火一下子喷发出来。北京、广州、天津、山东、汉口等几十个大中城市和唐山、焦作、水口山等矿区,纷纷举行集会、游行和罢工、罢课、罢市的抗议运动。全国各地约有1700万人直接参加了运动,从通商都市到偏僻乡镇,到处响起"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怒吼。许多民族工商业者,一面捐款援助罢工工人,一面积极宣传"抵制外货"、"提倡国货"。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举行集会和发起募捐,给五卅运动以有力的支援。

  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广州后,广州各界群众在同年6月3日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表示声援。在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的领导和全国总工会的公开指挥下,形成了规模宏大、持续很久的省港大罢工。6月19日,香港的海员、电车、印务等工会首先宣布罢工,其他工会随即起来响应,并且成立全港工团联合会作为统一领导罢工的指挥机构。15天内参加罢工的人数达到25万人,其中10多万人离开香港回到广州。6月23日,在中共广东区委陈延年、周恩来领导与参与下,香港和广州市的罢工工人及各界群众10万人举行大会和示威游行。当游行队伍经过沙基时,突遭沙面租界英国军警的射击,造成死52人、重伤170多人的沙基惨案。

  沙基惨案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的凶残本性,进一步激发起广东和全国人民的民族义愤,抗议帝国主义暴行、援助省港罢工的正义呼声更加高涨。惨案发生后,广州革命政府宣布同英国经济绝交,并封锁出海口。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决定成立省港罢工委会员,由共产党员苏兆征担任委员长,处理罢工事宜,对香港实行封锁。省港之间的交通完全继绝。在广州革命政府的支持下,省港大罢工坚持了16个月之久,沉重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华南的统治。10多万有组织的罢工工人,成为广州革命政府的有力支柱,为统一广东根据地和维护社会秩序,准备北伐战争作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过程中得到很大发展,一年内党员人数增加了10倍,1925年底达到10000人。一些原来没有党组织的地方也建立了党组织。在五卅运动蓬勃发展的有利形势下,国共两党还合作完成了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工作。为国民革命军北伐创造了条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16
1. 改良主义派:以孙中山为代表,主张通过改良现有政治制度来促进国家的现代化和民主化。2. 广州起义派:以汪精卫、陈炯明为代表,主张用武力推翻北洋,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政治革命。3. 工人运动派:以李立三、罗章龙等为代表,主张通过工人运动来实现无产阶级革命。4. 农民运动派: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主张通过农民起义和游击战争来实现农村地主阶级的革命。5. 学生革命派:以周恩来、彭德怀等为代表,主张通过学生运动和文化革命来推进革命的进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