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误国的清官?

如题所述

明朝的官员思维,大致就是如此,就军事实力而言,谈判是最好的选择,然而没有人选择。

  这种行为,说得好听点,叫坚持原则,说得不好听,叫不识时务,明朝最后妥协的机会,就这样被一群不识时务的人拒绝了。

  十年前,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曾经很讨厌黄道周,讨厌这个固执、不识时务的人,我始终认为,他的决策是完全错误的。

  直到我知道了黄道周的结局七年后,当清军入关时,在家赋闲的黄道周再次出山,辅佐唐王。

  唐王的地盘,大致在福建一带,他是个比较有追求的人,很想打回老家,可惜他有个不太有追求的下属——郑芝龙。

  郑芝龙的打算,是混,无论清朝明朝,自己混好就行,唐王打算北伐,郑芝龙说你想去就去,反正我不去。

  唐王所有的兵力,都在郑芝龙的手里,所以说了一年多,只打雷不下雨。

  这时黄道周站出来,他说,战亦亡,不战亦亡,与其坐而待毙,何如出关迎敌。

  唐王很高兴,说你去北伐吧,然后他说,我没有兵给你。

  黄道周说,不用,我自己招兵。

  然后他回到了家,找到了老乡、同学、学生,招来了一千多人,大部分人都是百姓。

  隆武元年(唐王年号,1645),黄道周出师北伐,他的军队没有经验,从未上过战场,甚至没有武器,他们拥有的最大杀伤力武器,叫做锄头、扁担。所以这支军队在历史上的名字,叫做“扁担军”。

  黄道周的妻子随同出征,她召集了许多妇女,一同前往作战,这支部队连扁担都没有,史称“夫人军”。

  就算是最白痴的白痴,也能明白,这是自寻死路。

  然而黄道周坚定地向前进发,明知必死无疑。正如当年他拒绝和谈,绝不妥协。

  三个月后,他在江西婺源遭遇清军,打了这支队伍的第一仗,也是最后一仗。

  结果毫无悬念,武器的批判没能代替批判的武器,黄道周全军覆没。黄道周被俘,被送到了南京,无数人轮番出面劝他投降,他严辞拒绝。

  三个月后,他在南京就义,死后衣中留有血书,内容共十六字:

  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落款:

  大明孤臣黄道周正如当年的他,不识时务,绝不妥协。

  有人曾对我说,文明的灭绝是正常的,因为麻烦太多,天灾人祸、内斗外斗,所以四大文明灭了三个,只有中国文明流传至今,实在太不容易。

  我想想,似乎确实如此,往近了说,从鸦片战争起,全世界强国(连不强的都来凑热闹)欺负我们,连打带抢带烧带杀,还摊上个“量中华之物力”配合人家乱搞的慈禧,打是打不过,搞发展搞不了(洋务),同化也同不了(人家也有文明),软不行,硬也不行,识时务的看法,是亡定了。

  然而我们终究没有亡,挺过英法联军,挺过甲午战争,挺过八国联军,挺过抗日,终究没有亡。

  因为总有那么一群不识时务的人,无论时局形势如何,无论对手有多强大,无论希望多么渺茫,坚持,绝不妥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1

两朝帝师翁同龢,误国清流代表。翁同龢挟私怨时时遏制李鸿章。甲午前掣肘李鸿章拨款,使北洋水师无钱补充装备;甲午战争撺掇光绪,盲目开战。甲午战争之败,翁同龢罪责难逃。甲午后不思悔改,却借甲午战事推翻李鸿章。戊戌变法期间,因瞧不起非科举出身的袁世凯,起用狂生康有为,使戊戌变法转向激进改革,最终失控导致政变,中国政治落入黑暗时代。虽说恭王临终遗言与太后的压力,使光绪皇帝早早放弃了翁师傅。但起用非人,是戊戌变法失败之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11

张居正对官吏分成循吏和清流两种。循吏是那种做事不拘一格,对事情目的比较明确的人,虽然操守也许一般,但能做事、善做事,利国利民,类似于“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而清流则相反是指那些拘泥于所谓纲常的人,为了好的名声,做事瞻前顾后,结果或一事无成或害国害民,这样的人为官,对国计民生有害无益。张居正治国用循吏,明朝始有中兴之象,但对张居正之所为,清流多加议论,亦多阻挠,酸腐之气让人深恶痛绝。海瑞后来为官后,一生廉洁耿介,却招致士大夫阶层的批评,几乎到了不容于当世的地步。海瑞几次为官,开场时轰轰烈烈,最终却都黯然收场。其中原因当然并不仅仅因为“天下皆浊我独清”。万历皇帝给他的断语是:“虽当局任事,恐非所长,而用以镇雅俗,励颓风,未为无补。”这就是说,万历皇帝认为这位耿介的忠臣只在道德风化方面有榜样作用,在国计民生的事功上并不能有所建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