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词汇都有怎样的来历呢?

如题所述

早在先秦时期,东北地区就已经有汉人活动了。秦朝设辽西、辽东两郡,其中包括吉林的一部分,这时的居民还是以其他民族为主,汉人只占一少部分。这一地区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是从辽金时期开始的。这一时期,辽金政权同南方汉族政权战事频繁,从幽燕地区掠夺了大批人口,汉人开始大量涌入东北。明末1636~1642年间,清军三次攻入关内,掠走河北、山东汉人累计超过100万,在旗汉人数量大增,这些人所说的汉语方言逐渐成为八旗军的通用语。清军入关后,将当时的东北方言带入了北京,并与当时的北京话发生了融合。雍正时期,由于北京人口过盛,多次遣返在京的旗人回东北,又将这种融合后的方言带回了东北,与原来的东北话进行二次融合。顺治、康熙年间,清政府为维护“祖宗肇迹兴亡”之作,防止满族汉化,禁止汉人进入内蒙古和东北,并在辽宁和内蒙古修建了一道长1300余公里的土堤,堤外挖壕沟,沿壕植柳,史称柳条边。柳条边将包括黑龙江、吉林在内的东北大部同关内隔绝开来,这一时期的汉族流民主要集中在长白山区的乌拉和宁古塔以及吉林西北部的伯都讷地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9

对于好多词到底是怎么来的,首先得对东北话整体的语言系统分析清楚才行。但是遗憾的是,东北话作为一个学术上,不那么重视的方言,相关的研究不是那么多。对语言系统的分析不够深入,反过来,很多词到底是怎么来的,是无法确定的。

比如说东北话和满语有一些共通词,那么这些话,到底是东北话借用满语的,还是满语和北方汉语本来就共通的,只不过在东北话里保存下来了。或者有一些词,可能相似只是巧合。很多东西,人们觉得肯定是哪种情况,无非也就是以为两个词看起来太像了而已。

类似的情况还可以在满语和蒙语的相似词上看到。有些人,甚至是学者,不通过系统的分析,看到一个满语里和蒙语里都有的词,就说是满语借用蒙语的,或者说是蒙语借用满语的,不拿出充分的证据。能看到的大多数关于地名的解释,都是瞎猜,你觉得再像,不给出语言学上,这个词借用的机制,以及发音变化的充分说明,那也是瞎猜。

有一些词看起来是满语借词的,也不一定是满语借词,可能是其他满通古斯语的借词。比如说“大马哈”,大马哈看起来和满语的nimaha一词有关,但是东北话的“大马哈”实际上借用自赫哲语的 daw imaha,但这种东西,有学者较真研究一下了,大家能知道,大家都懒得较真的话,很多词到底是什么,就永远是迷了

第2个回答  2017-11-09

东北话的摹拟词是特别丰富的,摹拟词模拟一个行为的状态,或者某种声音。一般模拟状态的称为拟态词,模拟声音的称为拟声词。在摹拟词的范围里,和少数民族语言,可能成借用关系,可能成共用词关系的词数量比较多。由于很多摹拟词,不仅仅是亚洲这几个语言,有的甚至是方言全世界,可能都有共同性,所以很多拟声拟态词的相似,可能是古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某种混合形式,或者就是恰巧,很类似。比如和风,吹,火相关的拟声拟态词,在全世界诸多语言里都和 p f音相关。风,fly,불다, fulgiyembi 这个在各种语言里太好找了。还有像表示拍打的声音,东北话的啪啪滴(piya piya di),也可以在很多语言里看到类似的用p或者f来表示。

第3个回答  2017-12-11
东北可以算是外来民族了,就像人们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一样,首先学会的肯定是那些骂人的话,所以东北人说话脏话连篇,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第4个回答  2018-06-24
普通话和希伯来语血脉相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