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路线
安徽省农用地分等工作已经完成,农用地分等基础资料、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资料齐全。由于安徽省农用地分等工作采取的是“五统一”的技术路线,所以从各类分等基础资料、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到各同类数据库数据格式、属性字段名称、字段类型等都基本一致,这为等级折算研究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安徽省等级折算研究的技术路线经过多次调整和修改,最终确定的技术路线为:
(1)在对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该成果在等级折算研究中的应用思路。
(2)对农用地利用等指数和标准粮产量进行检验和分析,建立标准粮产量与分等单元利用等指数的对应关系。
(3)按适量性和随机性原则抽取样本,在对样本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检验的基础上,建立利用等指数和标准粮产量间的数学模型及散点图,并对水田、旱地以及各二级区的数学模型及散点图进行对比分析。
(4)根据利用等指数和标准粮产量数学模型,建立利用等指数和标准粮产量的对应关系,编制“安徽省占用、补充耕地等级折算系数表”及其使用说明。
(5)综合分析水田、旱地数学模型和各二级区数学模型,并对“水旱占补”和“异地占补”的折算系数换算方法及指标进行探讨。
(6)对“安徽省占用、补充耕地等级折算系数表”进行实地验证,根据验证结果,进行调整,并经专家评审予以确定。
具体技术路线流程详见图 9-1。
(二)工作流程
(1)资料收集。收集安徽省农用地分等成果中各县级单位成果资料,主要包括与“1∶5 万县级成果图”相对应的县级农用地分等工作库和县级农用地分等结果库以及各县级单位原始的各指定作物样点产量调查表和 1∶5 万农用地利用等别图。
(2)资料整理。资料整理主要包括各样点的指定作物产量数据整理、标准粮产量计算及异常数据修正剔除;单元利用等别、利用等指数与样点标准粮产量关系建立,在此基础上,分别生成由县到二级区再到全省的基础数据——“等指数—产量数据库”。
(3)农用地分等成果分析。通过对农用地利用等别与标准粮产量的分布特征分析,确定进行“并等处理”,即将原来的等间距 100 分改为 200 分。
(4)抽样样本分布状况分析及检验。
(5)利用等指数与标准粮产量关系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利用统计检验后的样本数据,借助数学模型,建立农用地利用等别、利用等指数与标准粮产量的关系模型及其对应关系。
(6)等级折算系数表的编制及其分析和论证。包括农用地利用等指数与标准粮产量对应关系建立以及等级折算系数表的编制和系数分析、论证。
图 9-1 等级折算技术路线流程图
(7)等级折算系数表使用方法编制。根据国土资发〔 2005 〕 128 号文件精神,制定安徽省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等级折算系数表使用方法。
(8)成果验证。成果试行验证及成果分析。
(9)专家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