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如题所述

一、物理是一实验的学科,一切应当从实验出发,出生活出发! 1通过创新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人教版物理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对于这些演示实验传统的做法是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即“启发-问答-操作”的单项信息传输通道,让学生按教师意图沿固定顺序方向进行观察和思考。现行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结合教学实际大胆地实验进行探索和设计,培养学生创新实验能力。比如《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一节大气压强中,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演示实验是在装满水的杯子上盖上一个硬纸片,然后把杯子倒置过来,硬纸并不脱落,水不流出来,从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我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事先准备两个相同的碗,一个气球)出示气球和碗后问:“哪位同学能做到气球把碗‘拿’住?”问题提出后,课堂立即活跃起来,同学们热烈讨论,设计多种方案。我让学生把每个方案都试一试,做一做,失败后重新再来。最后有两位同学很自信地站起来走到讲台上,一位同学拿起两个碗把他们口对口合起来,另一位同学拿起气球放在两个碗中间,并对气球吹气。当气球鼓起来后,拿碗的同学慢慢放开手,这时奇迹出现了,小小的气球居然把两个碗牢牢地“吸”住了。紧接着我问:“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气球‘吸’住了碗?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归纳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再比如:我在讲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发给学生一个滴管,两个玻璃片,一瓶水,先让学生讨论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同学们通过讨论设计出如下方案(1)在两个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把其中一滴摊开观察,哪一滴蒸发快(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2)在两个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把其中一个放在教室外的阳光下,一个放在教室里观察哪一滴先蒸发(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3)在两个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其中一个用嘴对着吹气,观察哪一滴先蒸发(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 创新演示实验,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学习的状态:主动思维、主动发问、主动探索、主动研讨、主动创新,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使学生在紧张、热烈、兴奋的状态下和掌握物理知识,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2、通过探究性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总目标是“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我们知道,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关键是非线性发散思维,强调思维的想象力、自由度。而实验教学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尤其是探究性的学生实验教学,更是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例如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学生在熟悉“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概念后,取消实验记录表中物理量名称,让学生独立设计出各自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设计好后,可采用小组交流、全班评议、教师评价的方法,评选出最优秀的实验设计方案(可能有几种),在检查合理性、安全性后,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验方案,自己独立实验。这就给学生以充分想象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关键是主动去探究科学知识奥秘的精神和方法,手脑并用的实践参与活动,欣赏自我设计获得的成功喜悦的体验。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协作性得到充分发展和展示机会,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创新素质能够得到实质性的具体培养。 初中物理教材适合学生探究的实验很多,又比如“电热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关系”的实验。在实验前,可以让学生猜想:电流产生的热量可能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三个因素有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控制便量法和对比实验方法去设计实验方案,可启发学生思考(1)在研究电热与电阻因素关系时,应怎样保证另外两个因素(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2)电阻通电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能直接观察到吗?(不能)那么又能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观察到呢?(可通过液体或气体吸热后体积膨胀的大小来显示可产生热量的多少),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自形设计出实验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3开展课外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课外实验是课堂学习的补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课外实验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认真去做,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对此,我认为应注意两点:(1)引导学生重视课本上的小实验,对这些内容一定要求全班同学人人动手,争取都做好,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除教师加强辅导外,还要提倡同学们互相帮助,并呼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2)选择有趣味性并与生活接近的实验内容。如在学习了光的反射知识后,可要求学生制作针孔照相机。在学习了物体的沉浮条件后,可让学生自制潜水艇模型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