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核酸类保健品有用吗

问一下

没有任何用处,纯粹的炒作。人体能够自己合成核酸,不可能缺乏,这是医学常识。转几篇这方面的东西吧

核酸是我们人类的一切食物中都大量含有的一种营养物质我们平时的食物就可以提供给我们大量的核酸,而且核酸在人体内是可以被多次利用的,所以我们日常所需的核酸补充量并不是很大,刻意去补充纯属浪费。而且他说的“保健品”是“核酸”而非“核苷酸”,前者是大分子物质,后者是小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进入人体后须经水解成为小分子方可被人体吸收,他的吸收必然不如直接补充小分子物质,所以可见这种“保健品”的投产是未经充分讨论的。我以为他之所以采用“核酸”是因为核酸可直接从各种生物的细胞中提取。并且提取低浓度的核酸是不需要什么先进技术的,普通的高三学生都能作到;但生产核苷酸就须水解核酸或用微生物发酵法,这样会增加成本。
还有核酸是大分子物质,“保健品”中的核酸浓度必然大大高于我们的日常食物中的核酸浓度,它进入人体后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可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与胃壁的肥大细胞结合,因而引起过敏反应(这种反应很复杂,没有人能作出理论上的推测认为它有或是没有,应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验来证明,我不确信这种“保健品”作过这种实验)。
总之我认为像这种炒作新概念的产品还是不买为妙。

四说虚妄的“人体革命”
——“核酸营养”骗局的同谋

“生理学家用大量试验证明,一个人要维持每天正常的生理活动,至少需要2.5克量的核酸,不然就会患核酸缺乏症。核酸缺乏,就不能制造出足够的基因,就不能生产出足够的蛋白质,新陈代谢也就无法正常进行,造成老化细胞大量留存于体内。老化细胞缺乏免疫力与抵抗力,这是各种疾病产生的真正原因。

“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核酸营养至少有十大功能:一、有助于基因的养育和损伤基因的自主修复;二、保证人体的能量供应;三、抗氧化功能,消除促使人体疾病和老化的"自由基";四、提高免疫功能;五、改善微循环;六、调节营养平衡的功能;七、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分裂,增强记忆力;八、调整微生态平衡;九、促进骨骼发育;十、延缓细胞衰老,确保细胞分裂代数,延长人的寿命。”

我以前已一再解释过,核酸没有营养,这是生物医学界的共识。医学上也从来没有“核酸缺乏症”这种病症。“哈佛大学分子遗传学博士”(按:实际上是波士顿大学)吴柏林无视生物化学的基本常识,声称“生理学家用大量试验证明”存在核酸缺乏症,声称“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核酸营养至少有十大功能”,吹得天花乱坠。请他拿出点起码的专业精神,出示确凿的证据,比如生物医学教科书、权威卫生机构的文件、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的论文,来支持他的这些说法,否则就是捏造出来配合“核酸营养”骗局的宣传的。

在2001年2月7日《广州日报》上,也有一篇署名“宁波市中华医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常敏毅”的文章《认识核酸》,同样鼓吹核酸营养,并给“核酸缺乏”归纳出了十种“症状”,抄录如下:

“一、触压指甲时,会感到不光滑,且有细微的皱棱;二、睡前若不用化妆水、雪花膏之类的润肤液,则肌肤在睡觉时会有刺痛感;三、皮肤褐斑和皱纹明显增多;四、白发早生或明显增多;五、时有腰疼和手足麻木感,颈项有抽筋感;六、特别易感冒,而且不易很快痊愈;七、即使夏天,腰部和双肢也有寒冷感,脚离不开鞋和厚袜子;八、皮肤苍白,有贫血倾向;九、容易疲倦,经常头晕;十、似乎永远睡不醒,醒来还想睡,无论睡多久也好像没有精神。

“当然,并不是人人都会有以上10种症状,一般而言,若有两种以上,就可以初步认定有核酸缺乏。

“所以,人要健康长寿,要合理补充核酸。”

这十大“症状”,都是属于主观的感受,说你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人人都难免在特定的时期会有这类感受,而常主任声称只要有两种以上的这类感受,就是得了核酸缺乏症,那可真是人人都得核酸缺乏症了。这十大症状,和吴博士的十大功能,倒是可以对应起来的,一个为核酸骗局提供诊断依据,一个为核酸骗局提供理论基础,而且都是“十大”——这种“十大”病,倒也是中国特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15
虽然核酸作为遗传物质,对人体的生理活动至关重要,但是人体中的核酸都是人体用其他化学物质自我合成的,并不从膳食中直接吸收。膳食中的核酸都将在消化道中被彻底分解掉。因此生物医学界公认核酸不是营养物质,口服核酸不仅不能起到营养、保健作用,而且核酸吃多了,还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会导致痛风和结石等疾病。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有关文件确认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物中不包括核酸。世界卫生组织营养部的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否认人体需要额外补充核酸。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署在1999年发表的关于营养品工业的报告中指出,口服核酸无效,核酸缺乏症不存在。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导人、美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家弗兰西斯·柯林斯在2000年5月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核酸营养”是一个荒唐可笑的骗局。三位其名字和肖像被中国厂家用于做“核酸营养”广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澄清他们的名字和肖像被盗用,他们不认为核酸有营养。
每个人的遗传信息都是独特的,必须被忠实地复制、表达。如果让外来的核酸参与进去,人体的遗传信息就会混乱,人就会生病乃至死亡。核酸是分子量很大的生物大分子,细胞膜在正常状态下不能吸收生物大分子,这是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如果生物大分子进入了细胞,细胞机能将会紊乱乃至死亡。
第2个回答  2023-10-18
有用的 。泼力金核糖核酸口服液
营养学家认为,很多食品含有核酸,人体自身能够合成。不需要补充。问题在于:是否每个人都吃了富含核酸的食品?很多人的饮食方法是有问题的,即便是你吃了,通俗说的分解消化能力呢?因此,近代的一些营养和生化学家说,不需要补充是假定人体是十分健康的,他们没有代谢上的障碍,他们的饮食完全按照科学的配方,实际上这是很难办到的。就像维生素,谁都知道猕猴桃含大量VC.,但是全世界VC照样生产,很多情况下,医生告诉你要补充VC、VE,淀粉水解都是葡萄糖,到医院输液葡萄糖和复合氨基酸,医生没有叫你回去吃三碗米饭再加一只母鸡。核酸类保健食品最适宜的人群是:体弱多病、体乏无力、免疫力低下者,婴儿、迅速成长期的孩子,老年体弱多病、全身感染、外伤手术者等,肝功能不全者、白细胞、T细胞、淋巴细胞降低的人群等,可以额外补充核酸类物质。
国内外专家认为,每天补充核酸不大于2克,减除食物中的摄入量,每天小于1.5克是合适的。
第3个回答  2006-10-14
人体基本不能吸收
第4个回答  2006-10-14
保健品,送给我吃我都不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