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陶的社会评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韩省华(书画家、评论家):新浙派人物画家徐君陶的绘画作品,在构图、运笔和思想性多方位地拓开了中国画的新思路,代表着当代中国国画发展的新思想,在传统模式中寻求现代视觉感受。徐君陶的人物、花鸟、山水俱精,作品重传统,富创意,在章法、构图上遵循前人的优秀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科学地吸收西方艺术的长处,融中西绘画之长,不求风格而风格自树,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之构图,敢于吸收现代平面设计技法,一反中国画白纸白底的传统,大胆采用黑、蓝、金等重底,将装饰画的构图带入中国画,给人以现代视觉感受的冲击力。《金梦》、《畲家女》、《塔吉克少女》、《唐人诗意》等人物画的作品都采用了这种构图。 虽然宋代的工笔花鸟画中有重底的处理,但都是一色着底,绝无变化。徐君陶在此有了很大突破,他的花鸟画作品《古柏》对于底色的处理,就有着古朴的装饰美。将装饰效果用于人物画,塑造人物形象需要,他又将其运用于花鸟画,别于古人,这样就给中国画增添了生机。
徐君陶作品的题款,半为穷款,应当说或多或少地接受了西洋画的影响,但没有—个人认为他的画与西洋画有任何联系,因为他的题款位置、印章都与画面紧密结合,相互映衬,珠联璧合。徐君陶作品在构图上形成了明净灵秀的风味,具有独特的雅致。
在技法上创新为作品造势。徐君陶擅长人物画和花鸟画,重视传统,继承了文人画的笔墨;发挥了浙派笔线传情的特点,并且兼收并蓄了不少现代美术创作的特点;传达出自然向上的氛围,用笔取法虚谷,所显 现的韵味、气息、滋润、饱满,从阳刚中透露出现代。他的绘画作品技法变化多端,洒脱流畅,风格生动,金石味很重,确立了他在浙派画家中的地位。
徐君陶对于偏锋的运用则更加大胆和泼辣,造就了花鸟画的张扬之势。他以大侧锋处理枇杷叶、老梅杆、鹿、羊,通过一笔到位,笔墨韵味尽在其中。他运用独到的眼力和自己的技法,所表达的方式不同,赋予作 品的美感也不同。这就像一百个画家画荷花,都不—样,都有自己的韵味,这就是中国画的魅力,也是与西洋画根本不同的地方。徐君陶观察和表达的毛驴、山羊、鹿所运用的短线、侧锋和浓墨的处理,让人们见到了可与黄胄画的毛驴媲美的“新毛驴”。他以宿墨处理毛驴的头部,以特有的厚重给我们创造了毛驴忍辱负重的新形象。就这样徐君陶根据不同作品对象灵活运用不同技法,达到了理想的笔墨效果,为中国画拓展出新的技法。
人物造型准确洗练。徐君陶是以画人物为主的画家,是当代浙派人物画家的重要代表,他继承了浙派人物画的传统,从中国的历史文脉和艺术传统中寻找笔墨技法,刚柔相济、手法新颖、现代奔放,创作出了许多生动、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上世纪70年代的《团代会上》人物画奠定了他浙派人物画的传承者的地位,表现出了他具有学院派坚实的造型能力和纯熟的笔墨技巧。长期的绘画实践,使他兼工带写,又能将花鸟画用笔用墨的技法糅入到人物画的创作之中。在技法上,他不断对传统绘画进行吸收和借鉴,用笔轻而不浮,散而不漫。在色彩上,他又偏好海派任伯年的鲜丽,作品于淡逸、疏朗之中尽显神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物绘画风格。
徐君陶作品的运笔,拓展了中国画家运用笔墨的新领域。中国画是画家运用笔墨这种传统工具创作的,在掌握笔与纸的接触中,前人用他们掌握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同时也为我们设置了许多障碍,从握笔到运笔,对中锋的过于要求等等程式化的经验,使历史上有许多画家难以逾越。徐君陶在实践中突破了其 中的拦坎,他在人物画中的线条多采用短线,初看是虚谷的,细看又不是,是他自己的。他的线条比较刚,如《鲁迅先生像》、《李时珍尝药》、《汤显祖》等画中所用之线条,表现出了对象特有的刚毅、坚韧、刻苦的精神面貌,为作品造就了阳刚之气。他的人物画造型准确,用笔灵动,衣纹耐看。
徐君陶的人物画清雅灵动,引人入胜,他创作的《梦》、《三护士》、《剥青豆》、《紫丁香》、《归途》、《少女》等作品以近似白描的手法表现,花木环境细腻繁复的刻画渲染,或洁净简单的背景处理,使少女更加恬静高雅。而作品《母女》、《牧马人》、《家乡牧场》浓郁的乡土色彩和民族风情,大胆的深色背景烘托,使画面洋溢着现代形式的美感。与他早期作品相比,人物画更加洗练,一反清淡素雅的用笔,以浓墨处理毛驴、山羊,以准确的线条表现人物,使作品有了厚重感。《帕米尔牧歌》、《春风送绿》、《冬雪秋林放牧》,澄明中温润,给人以空灵的遐想。
沉静在生活中,激情表达在作品里。徐君陶生长在风景如画的富春江畔,他的家乡富阳王洲是孙权的故里,山水灵秀,得先贤精气, 自幼就与书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1962年,徐君陶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顾生岳、李震坚、方增先、周昌谷先生,专攻人物画,潘天寿、沙孟海、陆俨少、陆抑非等画坛大师们也时常亲临指导。在大学里,他系统地研习了从五代到明清诸家的国画传统,深深领略了“陶冶性灵、游心自然、畅神达意”的美学思想,为他的绘画着色、运笔奠定了基础。1967年,他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后,长期在丽水工作。山区边远,条件艰苦,然而那里的秀丽山水,四季苍翠独特的风光:春季山花烂漫,夏季叶肥树茂,秋季硕果累累,冬季苍松翠柏。陶醉在这灵山秀水间的徐君陶,不在乎生活的艰苦,白天背着画夹走遍群山去写生,晚上回来在灯下,揣摩前辈技法,潜心作画。他远离闹市,坚持以更高的热情投身于生活之中,挖掘着艺术创作的素材。他面对丽山秀水,耕耘于砚边,在20多年的实践中自然形成了“破前人之藩蓠”的艺术风格,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徐君陶赴 新疆、青海、宁夏贺兰山、甘肃敦煌、云南西双版纳写生,90年代又参加了为时3个月的丝绸之路考察写生。于是青海的藏族同胞,新疆喀什的姐妹,布尔津的斑斓秋色,帕米尔的牧羊姑娘,西双版纳劳作的少女,西部大漠里的赶车人……都成为他人物画创作的丰富题材。徐君陶用激情满怀的笔墨挥洒出大西北少数民族生活的和谐画卷。他放歌天山,唱出了兄弟民族的天籁之音。他精细的人物表情刻画,准确洒脱的人体写意,中国画独特的笔墨笔意的背景处理都显得画面多彩多姿。《小丫治沙》,大半画面是一匹泼墨骆驼,主人公天真少女则站在靠边的位置,轻松的笔墨却显示了人们治理沙漠的艰辛和乐观顽强;《紫丁香》以严谨又疏朗相间的风格,画出了四位身着白衣白裙的云南白族姑娘的俏丽可爱;《塔吉克少女》系列描绘了那些生活在大漠深处快乐无忧的青春年华;参加全国美展的工笔人物《剥青豆》对环境和气氛进行了写意的描绘,对姿态绰约的彝族少女则用墨活泼、色彩清丽。他那空灵诗意的现代风情人物画,是对生活在高原上少数民族美的礼赞,更表达了画家对祖国大西北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著名企业家黄巧灵评介徐君陶作品时说:“在市场大变化的今天,画家的功底重要,包装也重要。画家要与市场结合。”著名艺术品鉴定评估专家欧阳希君评介曰:“徐君陶作品的运笔,拓展了中国画家运用笔墨的新领域,人物造型准确洗练,笔墨笔意的背景处理都显得画面多彩多姿,用笔轻而不浮,散而不 漫。作品于淡逸、疏朗之中尽显神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物绘画风格。必定成为我国举足轻重的画家,市场前景看好。” 徐君陶早在80年代初就有进入市场的契机,到杭州市又有许多愿意包装他的人。而徐君陶不为心动,他沉静在美术创作中,沉静在现代生活中,他把激情通过作品传递出来,让绘画作品说话,表现了一个真正艺术家的优良人品。可以预见,徐君陶在未来10年间将成为我国举足轻重的人物画家;他的作品是中国的,也将是国际的,正如他在杭州皓翰国际美术馆举办画展期间,两位瑞士朋友热情告诉作者:这个画展的作品在欧洲一定也会受欢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