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上的黄粉虫在几月开始往外走

如题所述

不能忽视了前期的防治;等黄粉虫出来了,在防治效果就不好了!

防治上应采取如下措施:

1、抓好越冬管理,消灭越冬幼虫。

冬闲时进行树干刮皮,消除树皮缝隙内的越冬害虫,并进行树干涂白。

喷石硫合剂,消灭树干内的越冬虫源。

开花前喷高效氯氰菊酯500倍液,结合防治梨茎蜂,杀灭黄粉虫的卵和幼虫。

2、狠抓前期防治,不放松后期管理。梨树黄粉虫危害严重,主要原因是套袋前防治不彻底,套袋时把黄粉虫套在袋内,造成防治效果不良,生长中后期发生掉袋。

所以防治黄粉虫,在生长前期、后期均不能放松。具体而言,梨树落花后10天开始喷药,以后每10~15天喷一次药。

3、梨套袋前的一次药特别重要,喷雾应特别周到,上午喷药,下午即可套袋,面积大的果园可分期喷药,分期套袋。

喷药后2~3天内全部套完,没有套完的必须补喷后再套。上一年黄粉虫发生严重的果园,可晚套袋15~30天,增加套袋前的喷药次数和喷药量,确保把黄粉虫消灭干净后再套袋。

4、全部套完袋后3~5天内再喷一次药,以后每10~15天喷一次,直到采收前20天左右停止喷药。

药剂可选10%的吡虫啉2000~2500倍液、40%的赛丹1500~2000倍液,乐斯本1500倍液、马拉硫磷1000倍液等。


扩展资料

形态特征

卵:卵为乳白色、椭圆形,长径约1毫米,短径约0.7毫米。卵壳薄而软极易受损伤。初产卵表面带有黏液,常数粒黏成团,其表面粘有饲料形成饲料鞘,不易发现。卵产出1周后即可孵化为幼虫。

幼虫:幼虫刚孵出时长约0.5毫米,乳白色,难辨认,幼虫体长28~32毫米,圆筒形,光滑,4毫米后渐变为黄褐色。幼虫呈圆筒形,有13个节,各节连接处有黄褐色斑纹,在生长过程中要经过若干次休眠和蜕皮(约3个月),刚蜕皮的幼虫呈白色透明,蜕皮8次后变成蛹。

蛹:蛹初为白色半透明,渐变黄棕色,再变硬,长15~20毫米,头大尾小,头部基本形成虫的模样,两足向下紧贴胸部,蛹的腹侧呈齿状棱角。蛹不能爬行,只会摆动,不摄食,蛹经10天左右变为成虫。

成虫:刚羽化的成虫为白色,渐变黄褐色、黑褐,腹面和鞘翅背面为褐色,有光泽,呈椭圆形,长14~15毫米,宽约6毫米。虫体分头、胸腹3部分。

成虫有黑色鞘状的前翅,鞘翅背面有明显的纵行条纹,静止时鞘翅覆盖在后翅上,后翅为膜质有翅脉,纵横折叠于鞘翅之下,雄性有交接器隐于其中,交配时伸出。

雌性有产卵管隐于其中,产卵时突出。黄粉虫成虫一般不能飞行,只能靠附肢爬行。黄粉虫喜干不喜湿,不喜光,适宜昏暗环境生活,成虫遇强光照,便会向黑暗处逃避。虽然昼夜均可活动,但夜间活动更为活跃。黄粉虫的适应能力强,可在5℃~39℃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4
  不能忽视了前期的防治;等黄粉虫出来了,在防治效果就不好了!
  
  防治上应采取如下措施:
  1、抓好越冬管理,消灭越冬幼虫。冬闲时进行树干刮皮,消除树皮缝隙内的越冬害虫,并进行树干涂白;喷石硫合剂,消灭树干内的越冬虫源;开花前喷高效氯氰菊酯500倍液,结合防治梨茎蜂,杀灭黄粉虫的卵和幼虫。

  2、狠抓前期防治,不放松后期管理。梨树黄粉虫危害严重,主要原因是套袋前防治不彻底,套袋时把黄粉虫套在袋内,造成防治效果不良,生长中后期发生掉袋。所以防治黄粉虫,在生长前期、后期均不能放松。具体而言,梨树落花后10天开始喷药,以后每10~15天喷一次药。梨套袋前的一次药特别重要,喷雾应特别周到,上午喷药,下午即可套袋,面积大的果园可分期喷药,分期套袋。喷药后2~3天内全部套完,没有套完的必须补喷后再套。上一年黄粉虫发生严重的果园,可晚套袋15~30天,增加套袋前的喷药次数和喷药量,确保把黄粉虫消灭干净后再套袋。全部套完袋后3~5天内再喷一次药,以后每10~15天喷一次,直到采收前20天左右停止喷药。药剂可选10%的吡虫啉2000~2500倍液、40%的赛丹1500~2000倍液,乐斯本1500倍液、马拉硫磷1000倍液等。
第2个回答  2015-06-18
黄粉虫生性好动,昼夜都有活动现象。一般发生3-4代,世代重叠,无越冬现象,冬季仍能正常发育。适宜的繁殖温度为20-30℃,在 20-25℃下,卵期7-8天,幼虫期122天,蛹期8天, 从卵发育至成虫约需133天;在28-30℃下卵期3-6天,幼虫期100天,蛹期6天, 卵发育至成虫只需110天。湿度对其繁殖影响也很大,相对湿度以60-70 %为适宜,过高湿度达90%时,幼虫生长到2-3龄即大部分死亡,低于50 % 时,产卵量大量减少。成虫羽化率达90%以上,性别比1:1,喜群居,性喜暗光,黄昏后洗动较盛。羽化后的经3天交尾产卵,夜间产卵在饲料上面,每条雌虫可产卵约200余粒,常数十粒粘在一起,表面粘有食料碎屑物,卵壳薄而软,雌虫寿命1-3个月不等,产卵一半月后,产卵量下降,可以淘汰。7-8月卵期要1周,幼虫有1-10个龄期,约4-6 天脱皮1次,历经60-80天,喜群集,在13℃以上开始取食活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