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神分析法?

我知道是弗洛伊德的疗法,我想知道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和反映.

精神分析法
精神分析法又称为心理分析法,一般以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出版的《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作为心理分析正式创立的标志。

一.理论基础

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3.性欲学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以性力为动力的。性心理的发展,依次通过五个阶段:

(1)婴幼儿期性欲,包括口腔期和肛门期;大约在1-2岁

(2)儿童期性欲,包括恋母期和恋父期;年龄在3-6岁

(3)潜伏期性欲,又称少年早期;年龄在6-12岁

(4)青春期性欲,通过正常的性行为求得满足。

4.精神分析学说的修正

第一次修正是在本世纪初,阿德勒和荣格修正的重点在于幼儿性欲学说;第二次修正在三四十年代,以沙利文、霍妮、弗洛姆、艾里克森为代表,创立了新弗洛伊德主义。

二.辅导方法

1.基本原理:精神分析法主要是把来访者所不知晓的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意义,通过挖掘潜意识的心理过程将其招架到意识范围内,使来访者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2.辅导目标:一是使潜意识意识化,使潜意识冲突表面化从而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己或重建人格;二是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冲突。

3.辅导关系:强调辅导员隐藏的角色,以使来访者能将他们的情感投身到辅导员向上。

4.辅导过程:一般分为准备期、预备治疗期和治疗一至三期。

5.具体方法:一般采用自由联想、移情、阻抗、阐释等典型的方法和策略。

其中释梦是精神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梦的工作”包括以下六种规律:

(1)象征化: (1)象征化:用一种中性事物来象征、替代一种所忌讳的事物,以减少或引起梦中自我的痛苦或创伤。

(2)移置:在梦中将对某个对象的情感转移和投身于另一个对象方面去。

(3)凝缩:在梦中将内心所爱或恨的几个对象凝缩成一个形象表现出来。

(4)投射:在梦中将自己某些不好的愿望或意念投射于他人,以减轻对自我的谴责。

(5)变形:在梦中将潜意识的欲望或意念用其他甚至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

(6)二次加工

三.贡献与局限

心理分析理论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辅导模式,它强调潜意识对行为的重要作用,重视婴幼儿期心身发展的意义,所创立的一些方法和技术都有积极的贡献。为其后许多新的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参考。但由于这种方法必须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咨询者施行,需对来访者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限制了它的推广;本身潜意识的作用,过分强调婴幼儿期的发展,特别是过分强调婴幼儿期的性经验,都使这一理论受到局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14
作者:顾愁容 提交日期:2005-7-12 23:01:00

  现如今不管什么场合,谈起弗洛伊德,我再也不会象当年躲在图书馆大书架间偷偷翻看《梦的解析》时那样子耳酣脸热有如第一次看A片。(自己确乎也曾象常见的小男生一样纯洁……过,何时在地摊上看见《海特性报告》的?众目睽睽下怯生生连翻也不敢翻,直过去一两年,众目睽睽过多次,终于在某天天黑后书贩收摊前,抢了一本塞包里赶去自习室,找周围都空着的位子坐定……)至少在人文知识阶层,“弗洛伊德”似乎已经深入人心。不管把它当作真理还是假说,只要承认它确实能套用来讲事情而且又能自圆其说,那么“恋母情结”之类的名词趋于普及和通俗化一点也不奇怪。
  而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精神分析在文艺批评中持续发酵,发酵成了口香糖,人人得而嚼之。或者说像一个楔子,被反复用以借力。我认为这个不仅和弗洛伊德学说大众化关系密切,而且反过来似乎也不断实证并加强着该学说,使它象流行音乐的歌词一样通俗易懂而不和其它大多数理论一起陷入装腔作势。
  作为文化(特别是大众文化)载体的电影以及衍生的电影批评,无疑是这股浪潮中声势最壮观的一波。事实上,当我们认定是作者的欲望(无意)而非意图(有意)在掌握并支配电影文本时,我们会自然地发现,“无意识”、“情结”等诸如此类的词汇,更有可能是循往一部电影原点的脉络和径由。
  电影批评和精神分析,就像舞场里最般配的一对,虽然互动来得晚,但跳得自然而合拍。如果要详细地给出因由,大约可以归纳出几点:1 精神分析学说本身正是由外及内、由表及里,探讨潜在涵义和显性表象之间关联的理论,而电影分析之要点也正是透过影像表述揭示它在意识层面上的因(源起和根据)和果(影响和观感),这一点上两者是同质的。2 精神分析学说本身比其它任何理论都更重视观察,即视觉问题。在我看来,弗洛伊德原初的理论如果同科学存在关系,那它们的交叉集也只能属于实验统计学的范畴。其中,抽样是第一位的。而电影就像是生活的抽样,每个电影文本传达出来的信息列都是摄影机(作者)“观察”“采集”(拍摄剪辑)而来。3 没有超越意识形态的批评(话语),批评者自身赖以条框他者的坐标系其实也只能是一个坐标点。今天看来,精神分析学说几乎就是阿尔都塞、福柯等人论述“权力”、“机器”、“社会构成机制”的天然启蒙。一种社会视域而非私人化的批评,当它走近意识形态就已迈向了弗洛伊德。
  事实上,任何恰好对两者都有了解的人,也许还能找出别的理由。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电影分析,确实已经分享了精神分析的某些方法和态度。总的看,这样的分享大体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更多地关注于电影作者本人(就像第三段所提到的),在批评者(他们比大多数电影导演还相信“作者论”)那里,他(她)被当作精神官能症患者,而“医师”的任务,更多是记录详尽的病历而非开方抓药(无药可救)。至于他(她)的作品序列,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创作,还是“临床症状”,是他(她)的某些心理、某些情结的在在表现、反复发作。按照这种批评方法,你会发现,爱森斯坦是一位自我压抑的同性恋者,希区柯克则有严重的S/M倾向,而那位贝尔托卢奇,他的恋母情结非常明显,但也不足以掩饰他恋父的另一面。如此等等。精神分析的过程就是对作者档案的整理和发掘。当然,此类批评的目的不是发布小道消息,而是为作者立传,其中细节不是他(她)的生活,而是他(她)的电影。
  另一种形式更侧重于切入电影文本,对电影中人物做精神分析。不考虑是否存在原型,电影的人物形象都是在影像叙事中虚构的。大可不必冀望他们的真实存在。他们只是一些所谓的“艺术典型”,“取自生活又高于生活”,或者也许仅仅是按照某种框架(比如精神分析理论)设计出来的。说这些是希望保证电影分析的结果不被直接简单地送给弗洛伊德,因为电影不一定(一定不)是现实。总知,这种应用非常广泛,许多评论都涉及了,特别是犯罪题材的影片,比如《沉默的羔羊》,那位女警官的童年记忆反复地出现仿佛梦境,这强调了不幸经历对她的影响;父亲的缺失激励了她的恋父情结,她对导师的感情亦师亦父,也有恋的成分(事实上被博士说破);她和博士的关系也很有趣,是多重意义上的“对手”;此外变态杀人狂的心理也值得琢磨,等等,这是一部典型的精神(心理)分析的电影。《托托小英雄》中也反复出现梦境和幻觉:一个终生只有一个信念(相信另一个人的一切本应属于自己)的人,一个人的心灵史。另外很多电影道具在精神分析层面也具有深意,比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的刀、灯和制服等等,都须放在权力和欲望这两个题目中考虑。
  进而,由精神分析法引出的电影批评立场,我想应该包括(事实上是主要包括)结合了女性主义的观点。比如男女关系在视觉上的体现。需要指出的是,持女性主义立场的电影创作者和批评者,不一定就是女性,这个只要看看张艺谋的几部代表作品就知道,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和《菊豆》。

参考资料:http://www.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13291&PostID=2205042&idWriter=0&Key=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