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一些关于歙县生态的资料,我万分感谢

如题所述

  歙县依托山水自然条件,面向市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绿色食品,使全县生态农业形成“一乡一品、一业一景”的发展格局,成为黄山旅游经济区的农产品基地和山下花园。

  该县是全国著名的茶叶大县。近年来在市场的牵引下,该县把开发绿色名茶作为振兴茶业经济的主要措施来抓,狠抓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先后在大谷运、深渡、长标、璜蔚等16个乡镇建立了“两高一优”绿色食品基地,通过检测达标的生态茶园面积达2600公顷。在此基础上围绕市场开发了省级以上名茶十多个,其中“黄山绿牡丹”、“锦上添花”、“海贝吐珠”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蜈蚣岭生产的有机茶、汪满田生产的康乐茶、六联生产的长芽毛峰、竹铺生产的大方茶等,在追求绿色时尚消费中身价倍增,价格比普通优质茶提高6倍以上。深渡镇新杨村开发生产的玉霜有机茶远销日本等国。今年全县仅开发新型绿色扁茶一项就增值1000万元以上。目前该县生态绿色食品茶产业村已发展到62个,并有两家茶厂被农业部批准为绿色食品茶生产企业,全县名优茶年产值超亿元。

  竹业在荒山绿化中迅猛发展。以贡笋闻名于世的问政山村以竹为业,以笋生财,最多的户年卖笋收入6000多元。其独特的竹乡美景吸引着众多的美术、摄影家和旅游观光者。市级贫困村隐里村发展食用笋竹园60多公顷优质笋干畅销外地,以笋脱了贫。近年该县有30多个村从浙江引进高产早市雷笋竹,成为竹笋产业村。目前该县共有竹林面积9000公顷,毛竹蓄积量1620万株,雷竹蓄积量1630万株。拥有绿韵、富民等竹业加工企业15家,生产的竹地板、竹凉席畅销国内外,竹海深处的石门村依靠家庭竹编广开小康财路。

  久负盛名的黄山贡菊从历史走向辉煌。自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扶贫广告敞开国际销路后,该县致力把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建立优质贡菊基地,推广机械加工,实行原产地保护。2003该县贡菊种植面积达1500多公顷,产菊848吨,产值3000万元,形成了30多个上规模了产业村。贡菊发源地金竹岭产菊大户年收入达3万元,该村生产的黄山贡菊去年荣获国际博览会“一村一品”金奖。生长在高山上的贡菊作为绿色饮品,开拓了山民致富的财源。

  该县卖花渔村发挥传统艺术优势,以山为本,就地生财,家家户户精心培育盆景,让其从传统的自我欣赏庭院里走向山外大市。该项村每年仅盆景收入就达百万元,多的户收入3万多元,部分盆景精品打入了云南世博会,并出口远销。目前该县的盆景村已发燕尾服到近10个。歙县素有果乡之称,尤以“三潭”枇杷、“三口”蜜橘、“三坑”核桃、三阳蜜枣、徽州雪梨、富岱杨梅和溪源猕猴桃而著名,现有水果产业村50多个,全县经果林面积12000多公顷,成为农家的“绿色银行”。

参考资料:http://www.ahtm.gov.cn/zixun/newsinfo.asp?news_id=100003459&news_class=100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