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寡妇不愿再嫁?

如题所述

在古代,很多时候战争是很频繁的,因此,男人死的会比较多。再加上当时卫生条件,还有男人是主要的重体力劳动。因此,男人普遍早死是很正常的。因此,古代女性守寡的概率是很高的,每一年的寡妇估计都能组成一个女儿国。但是,在古代,你很少听说普遍的寡妇改嫁的情况出现,基本上就守寡一辈子,或者独自将小孩扶养长大。那么古代女子为何不愿意改嫁呢?

当时古代女子嫁出去以后几乎就成夫家的物品一样,你自己并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即使丈夫去世后,家中还有自己的公公婆婆。并非与现在一样,你想怎样就怎样,什么事情都要由夫家人决定。如果运气好,碰到一个好心的人家,他们可能会看着你年纪还小,不愿担误一个女孩的大好青春,给你找一个好心的人家嫁了,让你再续姻缘,过完一生。如果你命运不好,他们甚至会将你当成一个物品,随意进行交换,以为他们获利,根本不顾及女性感受,因此很多女性选择守节。

因为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都是男尊女卑的社会,女子是男人的附庸,因此,女子就跟财产一样只属于某个人,当时提倡“好女不嫁二夫”。最开始是一个封建的迷信传说,因为古代人都相信人死后会投胎,而到时自己如果嫁了两个男人,那么到了地府,阎王会将你切成两段,然后两个丈夫一人一半。这对女子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当时社会,谁家有寡妇再嫁那是很丢人的事,不仅寡妇本人会被骂成是不要脸,或者不贞节。就算是女子的娘家也抬不起头,而且女子夫家也是不允许的。因此,寡妇再嫁阻力特别大,不仅自己的父母不同意,公婆更不同意,没人会同意你。而且当时男子娶寡妇那也是很丢人的,因此,正常人家,条件好的男子是不会娶寡妇的。所以,能接受寡妇的往往不是地痞流氓,就是穷的娶不起媳妇的,这两种还不如不嫁。因此,当时寡妇再嫁成本太高,收益不确定。

而有的女性,因为和丈夫感情十分真挚,便为了丈夫愿意在家中守寡。如果丈夫家中有人逼迫再嫁,她甚至会通过自残、自杀等行为打消家人的念头。正因为这些原因,古代出现过不少守寡的妇人,甚至朝廷为奖励这些坚守节操的妇人,为她们立牌坊,这便是著名的“贞节牌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