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书6章的解经4-8节是什么?

如题所述

【来6:4~8节 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并尝过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因为他们把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地羞辱他。就如一块田地,吃过屡次下的雨水,生长菜蔬,合乎耕种的人用,就从神得福;若长荆棘和蒺藜,必被废弃,近于咒诅,结局就是焚烧。】
“至于那些已经了解上帝恩典的人,如果离弃真理就无法再悔改了,结局就是灭亡”的意义应该是“论到那些....而竟想离弃道理的人”,而非是“论到那些....若是离弃道理”。
4-6节原文是一句话,意义是“论到那些在两方面蒙了光照而离弃道理的人”,而这两方面是“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尝过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
“蒙了光照”:原文是‘曾一次被光照’。由于‘一次’这字的意义 也有可能是指‘一次过的蒙福音光照而成了基督徒’(详细的资料请参考冯荫坤先生的希伯来书)。
“尝过”:‘享受’、‘感受’、‘经历’,有时也有‘试一试’而并未‘真实领受’的意义。
“尝过天恩的滋味”:直译是‘尝过天上的恩赐’。 此处可能反应出 了七十士译本的诗篇三十三篇9节( 诗 34:8 )的思想,该处有‘体验过主是美善的’的意思。
“又于圣灵有分”:‘成了有分于圣灵’。基本上等于是‘得到了圣灵’。
“并尝过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比较好的翻译是‘并且尝 过上帝美善的道和来世的权能’(新译本)。此处更明显是七十士译本的诗篇三十三篇9节( 诗 34:8 )的思想。
“觉悟”:原文和‘尝过’是同一字。
“来世”:‘未来的世代’或‘将来的世界’。
“来世的权能”:此字是复数而且在 2章4节 是指‘异能’,因此在此可能是指伴随着福音宣讲的神迹奇事和异能。这些神迹奇事和异能是未来的世代已经介入今世的标志。
“若是离弃道理”:‘竟然还想离弃正道’(现代中文译本)。
“就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就不可能再使他们重新悔改了’。(新译本)这里也暗示前面所指的那些人是曾经悔改过的基督徒。
“重钉十字架”:意义应该是‘钉上十字架’,而没有‘再次’的意思。
“他们把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原文特别强调‘他们亲自把神的儿子钉十字架’。亦即作者认为这些背道者附和钉耶稣十字架之人的判 决,等同于是亲自把耶稣钉十字架。也就是说他们这样的行为等于公然拒绝耶稣基督,和钉耶稣基督十字架的人的所作所为没有两样。
“明明的羞辱”:‘公开羞辱’、‘公开示众’、‘公然羞辱’。
“钉十字架”、“明明的羞辱”:原文时态都是现在式,表达一种持续进行的状态。
“吃”:‘喝’、‘吸收’,原文时态显示这是已经完成的动作。
“菜蔬”:原文是‘植物’。
“合乎耕种的人用”:原文意义是‘对于田地为他们被耕种的那些人有用’,亦即是对田地主人(不一定是耕种的人)或是主人供应的客 户有用。
“被废弃”:‘被取消资格’。
“近于咒诅”:差不多等于‘必定要受咒诅’的意思。
结局就是“焚烧”:指的应该是‘上帝的审判’。
这一段经文真正的困难在于这样明显的真基督徒身份( 6:4-5 ), 是不是真的还有“背道”的危险?这样的警告又怎样与本书其他记载( 7:25 等)以及遍布新约的得救把握经节( 罗 8:29-30、 弗 4:30 等)相调和?比较好的方式可能是把这类的经文当成是警告,是上帝提醒真基督徒不犯背道之罪的一种方式。上帝透过这类经文的提醒和圣灵的帮助,让真基督徒避免背道的危机。
许多解经者对这一段有许多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这是“基督徒还可能背离上帝”,另有人认为这是“作者假设读者背道的警告”,也有说这是“警戒未信的收信人”。真是众说纷纭。我们必须承认这里真是一个难题,大概很难只确认一个可能的答案。我个人认为 6:9 显示作者心目中的读者并非处于 6:4-8 的景况,因此这里可以当成是作者警告读者继续堕落下去,到达背道的情况,就会有严重的后果。加上作者无法分辨收信者是否全都真正得救,因此在此提出这样的警告并不为过,也是牧者应有的心态。对于真基督徒而言,有上帝的恩典保守,加上自己立志把上帝当上帝而避免堕落的决心,应该是如其他经文所说的,拥有不堕落的保证。对于还不成为真基督徒的人,这也是一个切身的警告。

第一世纪,当异教徒研究过基督教又重返异教后,会彻底脱离教会,但对于决定转回犹太教的犹太基督徒来说,这个脱离就显得含糊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因为决意转离基督,他们失去了神赦罪的机会。那些坚持相信耶稣的人才是真正的圣徒;而那些继续拒绝基督的人,不管他们的表现多好,始终都不是基督徒。这里,作者提醒犹太基督徒,不要离开基督教重回犹太教中。有些人认为这节经文所指的是那些离弃救恩、徒有虚名的圣徒,有些人则认为是指曾经接触救恩、后来又离开的非信徒。不论是哪一类,凡拒绝基督的人,便不能得救。基督为我们的罪一次受死,不会再被钉,除了他的十字架之外,再没有其他的得救途径。但作者并不认为他的读者正处于失去救恩的危险中(参6:9),只是警告读者不要内心刚硬,恐怕他们会将救恩拒之门外。农夫在每次播种前,都会精心翻耕能长出好庄稼的土地,至于长满荆棘蒺藜的土地,只好用火焚烧。不结果子的基督徒生活,将会被神定罪。我们不是靠工作或行为得救,但我们所行的,是信心的证据。【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