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力害的恐龙是谁?不分时代的,一打一的,地形就是平原。

如题所述

仅仅看单挑的话,个人觉得能拿到最厉害恐龙宝座的当属那些巨型蜥脚类。

所以理论上来说,最厉害的恐龙应该是易碎极巨龙或者是巨重龙。但是这两个的科考效力并不高,因此按照科考效力高来算的话,最强恐龙应该是乌因库尔阿根廷龙或中加马门溪龙。

下面是回答来源:关于最大恐龙的一些新信息(截至2020年)

下面着重介绍巨型蜥脚类:

首先是第“0”梯队。这一梯队的恐龙体型最为巨大,但是很遗憾,它们的可靠效力非常低,所以真假性难以被判别。

这一梯队存在两个物种:易碎极巨龙Maraapunisaurus fragillimus和巨重龙Maarapunisaurus Fragillimus。它们类似海洋动物里的新西兰大鱼龙,存在化石丢失、分类争议等问题。但根据有限的信息,首先可以确定有那么个东西存在,其次确实很大。易碎就算按照下限复原,只要考虑活体修正,都起码和阿根廷差不多大小。巨重龙是近年来发现了不少证据,比起体重,在长度方面倒是有比较大的把握超过目前较为确定的阿根廷龙、哈氏梁龙和超龙。

根据保罗最新论文,给出的易碎体重80-120吨“甚至更大”,长度35-40米。D站SpinoinWonderland按照德曼达龙复原为53米100+吨(备注可能达到150吨),按照简棘龙复原为45米,体重和德曼达龙相当。神皇基于卡朋特选择的雷巴齐斯龙/利迈河龙估算出120吨左右,即便是卡朋特自己给出了60-70吨、31米估值,在考虑活体修正后也是80-90吨级别。实际上,按照德曼达龙等基础雷巴齐斯龙复原,跟之前基于卡内基梁龙复原差别不大,都是理论上三次方能突破200吨。而根据比较可靠的陆生非两栖中大型哺乳动物(套用给恐龙)长骨粗细和股骨增重指数2.125次方去计算,再用另一个指数2.74去平衡一下,按梁龙是107~175吨,平均为141吨,按基础雷巴齐斯龙也差不多(德曼达龙的3.667倍尺寸),103.5~197吨,平均150吨,按照利迈河龙(神皇沿用卡朋特蓝本)推算为80~150吨,平均115吨。

基于德曼达龙的易碎极巨龙

简棘龙版易碎极巨龙

巨重龙目前看到有BYU9024(1985年被Jensen认为是极龙BYU5003,1987年Jensen改为超龙BYU9024,现在Jensen参与重龙发掘研究)、BYU 3GR和BYU 20815。D站作者做过估算:Based on vert C, BYU 20815 would have a neck 14.26-17.03m long and a total length of 41.11-49.11m. Assuming an AMNH 6341-sized Barosaurus weighed about 10-12 tons*, BYU 20815 would weigh anywhere in the range of 33 to 68 tons! (33.08-39.70 tons if vert C is a C10, 41.37-50.08 tons if a C9, and 56.40-67.67 tons if C8).

重龙合辑1-黑色AMNH6341正模,天蓝色为BYU20815,蓝紫色为BYU9024

重龙合辑2-出现了BYU 3GR

但是这个估重有一定的争议,蓝本未活体修正会导致偏低,但算法级数又可能导致偏高。蓝本假设为图鉴里的27米12吨,那么和梁龙CM84相当,后者活体修正后19.6吨,我们按这个计算。20815长度41-49米,1.52-1.815倍。经验级数应该在2.125到2.74之间。因此41米体重在47.7-61.7吨之间,平均近55吨。49米体重69.6-100.4吨,平均85吨。目前看,20815大致和阿根廷龙差不多大(活体修正前70-80吨,修正后90-100吨)。3GR可能稍小,而9024是头巨兽:按50米为1.85倍,2.125-2.74次方放大为72.6-106.0吨,平均89.3吨。按55米为2.037倍,2.125-2.74次方放大为88.9-137.7吨,平均113.3吨。当然还有把9024往死里放大到60米以上的估值,那个就很卫星了。对照一下,40米级20815,相当于巴塔哥泰坦龙级别体重。49米版本20815,相当于阿根廷龙级别体重。9024,相当于阿根廷龙极限值乃至更大。

现在回头再说下保罗最新论文有关易碎极巨龙的部分。很多人只看了Fig5里头的一个数字:100t。在这里不客气地说一句:只记得“保罗认为易碎极巨龙100吨”的人,不但忽略了一大堆重要信息,也没看懂数字。保罗在其他更多地方给的估值是80~120吨,100吨只是一个中位数,而且后面还跟了“or more”这个信息。

从保罗在表格后面的论述看,至少有两个很重要的信息点:1、巨重龙和易碎极巨龙能够互相印证存在,他在不止一处这样提及。2、易碎极巨龙目前还是可能被低估。因为背椎-荐椎系列/后背椎高度比为3到3.5,这意味着背椎-荐椎系列有可能达到7.7至9米长,远远大于目前最大的泰坦龙。于是保罗说:极巨龙有可能背椎高度/体型比例更小一点,从而接近典型的蜥脚类,那么这会让它的体型比现在的估值更大,尽管这样的概率并不算大,但并非不可能( in the less likely but not impossible event that Maraapunisaurus had a lower, more typical (for sauropods) dorsal vertebral height/body size ratio, it might have been even larger.)。所以,易碎极巨龙会不会重回到此前基于梁龙放大的那个尺寸?长度应该很难了,重量却恐怕能够平齐旧复原。

下面是第一梯队的两位:乌因库尔-阿根廷龙Argentinosaurus Huinculensis和中加-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 sinocanadorum

当下真正的体型第一档,即具备科考效力、靠谱的,当属乌因库尔阿根廷龙和中加马门溪龙。保罗最新论文里,给两者的数据分别是:阿根廷龙长35米+,体重65-75吨,中加马门溪龙长约35米,体重60-80吨。虽然在一些表格里给出取值是阿根廷龙70,中加75,也说了“中加可能大于最大的泰坦龙”,但实际比较两者很接近,且阿根廷长度或许超过中加,更不可能比中加瘦削,重量也就自然不会逊于中加。

阿根廷龙到目前为止,依然是坐得最稳的巨头,但不等于它就不存在争议。譬如易碎的发现者Cope在绘图和数字记录上,存在11%到20%的尺寸误差,这成为许多人质疑易碎可靠性的原因之一,而阿根廷龙同样也有不确定性。

古王复原的基础泰坦龙版阿根廷龙,古王自己给的数据有所低估

隆柯龙类典型的复原和GDI是D站的randomdinos复原出来最后的版本是33.5米,79吨,活体修正后超过90吨,估计可能接近95~98吨。基础泰坦龙类典型的复原和GDI是D站的古王和bricksmashtv,古王给出的数据是长37米+,90吨+,但我们仔细衡量过图片,应该有39~41米,重量在活体修正后105~120吨。bricksmashtv给出的数据是长36.91米。比起randomdinos给出的最小版本,32米73吨,其实跟古王的尺寸误差也能达到20~25%,并不比易碎的误差小。因此你可以同时质疑易碎和阿根廷,也可以同时接受两者,也可以觉得阿根廷科考效力比易碎高,但千万别觉得阿根廷什么数据都是板上钉钉,而易碎却是虚无缥缈,那样显得过于双标,两者的浮动性差距并不大。

bricksmashtv复原的基础泰坦龙版阿根廷龙,相对古王来说没那么激进,但躯干不如古王版本好

中加马门溪龙是中国乃至亚洲蜥脚类和陆生动物的骄傲,从一开始与巨型汝阳龙争夺国内冠军头衔,到稳压后者乃至与阿根廷龙并肩,有望抢下侏罗纪第一龙桂冠。对中加的体型,我们可以参考欧阳辉的《杨氏马门溪龙骨骼特征与马门溪龙类的系统关系分类》和杨春燕的《马门溪龙科的系统演化》等论文。中加目前发现的化石包括:关联的颈椎系列和破碎头骨,其中一块下颌骨完整。

中加马门溪龙长度估算

中加能够用于估算尺寸的化石:左下颌长603mm,颈肋长4,100mm,颈椎长1,600mm,宽650mm。下颌占据身体尺寸的比例很小,并且近亲大体格物种头部尺寸不会根据全身尺寸等比放大,因此不赞成用下颌去套现有较完整的马门溪龙,颈肋和颈椎更为靠谱。以颈肋对照杨氏马门溪龙,则中加长度33米,以颈椎对照合川和杨氏,则中加分别长44米和47米。基本上可以确定中加马门溪龙长度在35米以上,保罗描述的35米或许还有点低估,倒是符合对阿根廷龙长度的描述“35 m or more”,甚至有可能达到40米。

马门溪龙体型表,因为中加信息不全,所以没有给出全长估值

保罗在普林斯顿图鉴里,给的合川马门溪龙是21米14吨。我记得蛋鸡笼很喜欢拿这个数据说事,但她却忽略了“活体修正”这个关键点。譬如卡内基梁龙在图鉴里是25米12吨,但实际上CM84重新切割、活体修正后有19.6米。马门溪龙活体被低估程度应该没有梁龙那么大,但合川活体修正后20吨应该差不多。35米版的中加马门溪龙,2.125次方放大为59.2吨,2.74次方放大为81.1吨,平衡一下,可以取值大约70吨。42米版的中加马门溪龙(个人觉得44~47米太大,且不像极巨龙和巨重龙,有一些30~40米的其他大个体进行佐证,因此在这里取了个42米),2.125次方放大为87.2吨,2.74次方放大为133.6吨,中位数110吨,估计100吨是可以有的。综合下来中加的体重范围在活体修正后应该是59~110吨,比较有把握的范围为70~100吨。

中加马门溪龙对比阿根廷龙。

至于其他的二档三档蜥脚类,按照保罗的排列:

巴塔哥泰坦龙 52吨(2017年论文为69吨)
普尔塔龙45~55吨
南方巨像龙45~55吨
巨型南极龙45~55吨(但比上面两位略小)
巨体龙30~55吨
潮汐龙30~55吨
长颈巨龙32吨
无畏龙31吨
巨酋龙29吨
阿拉摩龙27吨

需要指出的是,首先没有活体修正,如果修正之后多数可以涨5~15吨;其次阿拉摩龙没有选最大个体,之前神皇估算最大值可能是68.9吨。

总体而言,如果只是一对一的话,那么拥有可能上百吨体型的巨型蜥脚类毫无疑问更占优势。它们巨大的身体只是它们身体上的任何部位都能成为武器。

以最大兽脚类之一的马普龙为例,马普龙猎食阿根廷龙,往往也要采取围攻+放血的方式才能将其杀死,而且要冒着不小的风险。况且,阿根廷龙也从不是马普龙的主要猎物。


8月14号更新。

果然还是要做一下兽脚类的顶级掠食者。

这张图片描述了四个成年霸王龙标本,苏,斯坦,MOR 555,卡内基正模,还有一个扔给矮暴龙的jane
体长分别是,正模11.88米,苏12.3米,斯坦11.78米,MOR 555是11.6米。。矮暴龙jane是6.45米

第一列Min mass最轻估测体重,后面Max mass最重估测,Average mass是平均估值
正模保守7.4吨,最重14.5吨,中值9吨
苏保守9.5吨,最重18.5吨,中值14吨
斯坦保守5.9吨,最重10.8吨,中值8.4吨
MOR 555保守5.8吨,最重10.8吨,中值8.3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以及按照各种方式估测的四头霸王龙的体重。第一列就是

下图是所有霸王龙的标本

好的,那么下面讨论霸王龙能猎杀中大型蜥脚类吗?

下面这个比例,貌似就是颈椎上带霸王龙咬痕的阿拉莫龙(第二大个体),和苏大小的霸王龙

就是这图里的中间那个

以前霸王龙杀不了大型猎物就是因为口裂一直被低估


但事实上霸王龙口裂并不小,好几年都一直默认45度那是照搬鳄鱼的口裂。但新研究成果中得知霸王龙的口裂远不止这个数


最大的霸王龙头骨和最大的恐鳄头骨分别的口裂,霸王龙口裂是60度以上,这是估测正常咬合双方的极限(存粹张嘴极限测算)。如果按同样有限元模型,那么鳄鱼口裂是小于等于49.5度, 霸王龙小于等于80度,这个有限元模型对比现实结果还是比较接近的,还有一个按56度的测算,但是作者认为大部分情况下不现实,几种恐龙也都没有按那个56度的设定指标做测算。

霸王龙的口裂,与恐鳄对比

实际上,连真正的鳄鱼口裂都不止45度

小苏VS巨酋龙(40吨),同为骨架大小

单杀肯定没问题就是比较费力费时。费时是必然,感觉这些蜥脚类颈椎实在太大了,霸王龙根本没法咬脖子,即使咬住了也马上就能晃开甚至被直接掼倒。主要攻击区域可能还是四肢。直接咬脖子也可以撕开颈部下半截,但是咬脖子不论哪个角度都不好把握距离,容易被移动的蜥脚类的躯干撞上。直接咬四肢是最方便安全的。

所以综上所述,霸王龙捕杀40吨左右的大型蜥脚类,还是可以的。但是比较费时费力。

但是注意,最大恐龙,就是保守估计都有75吨。激进的估测基本都是100吨+。而且既然是模拟斗兽,那么两边都设定不会受到心理的影响。所以,你认为上百吨的恐龙会打不过16吨的霸王龙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6
食肉龙,最后期出现的是霸王龙,
草食类恐龙,最后出现的是三角龙,
他俩是两类恐龙中最完善的,所以恐龙电影里都是这两个家伙互掐,原因就是这是恐龙界的巅峰对决了。追问

你把最给改成很吧,不严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