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帮带孩子究竟是不是应该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文/麦米兜兜

2018年就有社会调查中心对1973个孩子的家长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有53.9%的人表示家里的小孩是由孩子的爷爷奶奶帮着带的,有41.0%的人表示家里的小孩是由外公外婆帮忙带的。同时还有42.7%的人表示老人帮子女带孩子是应该的。

父母帮带孩子究竟是不是应该的?

现今社会,每个家庭都面临着巨大的生活成本和生存压力。因此,也造成了很多家庭的实际需求,即需要有人帮忙照看。

很多时候,老人成为了带娃主力军。一是因为血缘上的亲近,放心。二是相对于外雇一个保姆来照顾,确实更为经济实惠。

虽然现在不少父母帮带孩子是出于帮助晚辈的良好意愿,但从本质上来看,他们之所以被选择充当这个帮带的角色仍然是子女单方面需求的结果。并且,因为孩子的重要性,父母们从一开始就担负着能够在这个事情上多出力,干好的期待。

那么问题就来了。

当一个事情既有需求方,又只能干好不能干坏的时候,这就不完全是情分能够主导的了。 设想如果有人看到邻居家着火了就急吼吼地抱着柴去救,你说是情分啊,大家邻居一场你是来帮忙的,邻居会领情吗?

很多家庭父母也有帮带的良好意愿,但因为子女无需求(自己带或者请保姆),或者有需求但是考虑到可能父母达不到自己理想育儿标准而被拒绝也时常有之。

难以分辨的情份和义务,让父母帮带孩子这件事情不会直接摊到桌上来谈条框,但是对于父母却是隐性又现实的压力。

万一带不好怎么办呢?不是好心办坏事了么!为避免失责,很多父母感觉照顾孙辈比当年照顾自己孩子更有压力。

父母和子女不是生活在同一个年代,所以在两代人之间建立了基于血缘关系上的照顾义务。父母养育年幼的孩子,成年子女反过来赡养年老的父母。

如果父母能够帮带孩子,至少说明自身身体条件尚可。从这个时间段来看,未来父母对于子女的依赖性更强。 很多父母已经在这时候开始规划自己的老年生活,甚至把子女对于自己的赡养纳入了规划。

父母愿不愿意帮带孩子,取决于对子女养老的依赖大小。 如果父母能够通过自身或者其他渠道较好的解决养老问题,这时候帮带孩子的问题困扰就会小一些。

他们不会把照看孙辈当成是义务,而是更多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合理规划自己的晚年生活,能帮则帮,能帮多少算多少,也不计较什么回报。

在子女的层面,有些人认为,现在不帮我照顾孩子,也别指望我能给你养老…… 不得不说,这样的方式对于在养老问题上有所图的老人来说可谓直击痛点,的确是非常奏效的。

很多父母无论年轻的时候多固执、多逞强,大部分在老年都会想着缓和跟子女的关系,变得很慈祥。因为有所图,也就有可能接受一些超过自己承受能力范围的事情。比如帮带孩子,即便身体条件不怎么好,也会咬着牙硬抗。

早几年逛超市的时候,听到一个小孩跟妈妈的对话:

孩子:妈妈,我们家里几口人啊?

妈妈:三口人啊!

孩子:为什么爷爷奶奶说我们家里有五口人?

。。。

如果年轻小夫妻选择了婚后单住,那么除了帮带孩子的时候能够跟父母有更多的交集,其他时候基本上都是单住,各过各的日子。三人、五人各有各的说法。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不止是孩子的疑问。只是成年人更多体现在具体的行为上,比如父母帮带孩子,要不要给钱呢?

子女想的可能是如果是一家人,那么不给也说得过去,毕竟又不是保姆。可是有时候父母却想整天看孩子,做饭,干家务,不是保姆是什么?怎么没见给钱呢?

保姆吧,劳动付出没有回报;父母吧,却又没有感觉被小家庭作为家人接纳。

在身体和时间尚可安排的情况下,大部分的父母是愿意融入后代的。只是一旦帮带孩子、带好孩子在子女辈那里认为是父母的硬性指标,刚性义务,势必给父母带来压力和顾虑。

从家庭关系的界定上来看,父母应该往小看。 接纳子女已经成年的事实,让他们自行决策,能帮则帮。子女则应该往大看。体谅父母的难处,给予父母家庭成员的身份,消除他们在养老上的顾虑,让老人感受到被小家庭接纳,有后可依。

看重情分,不忘义务。与其纠结父母应不应该帮带孩子,不如去想父母为什么不愿意帮带孩子?如何让帮带孩子也同时成为满足父母晚年幸福生活的需求而不是强制性指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