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爱孩子要有个度,如何才能把握住这个分寸呢?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8

父母爱孩子无可厚非,但是你给予孩子的爱,有的时候不一定就是孩子想要的,爱孩子需要讲究分寸,宽严并济恰到好处才可以。


宝宝一出生,就得到一大家子人的“爱”,在这些爱中,有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有的却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形成。

鲁迅曾说过:“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教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对待孩子不要过度的宽松,也不能过度的溺爱,需要拿捏到位才好。


大多数家长的传统做法,一门心思全放在孩子身上,一切为了孩子,但是这种过度的倾注爱会让孩子失去自由。

有个孩子都十多岁了,妈妈总是把她当小孩,有一次上着课呢,她妈妈敲开了教室的门,就是为了给她送一颗落在家里的笔。就因为一件小事耽误了大家上课,下课后老师说以后有事下课办。孩子觉得很羞愧,后来她鼓起勇气跟老师说了自己的情况。原来他的妈妈管得她特别严,什么都不让她自己做主,吃穿用事无巨细全都给安排好了,每天感觉都被监控着,太压抑了,没有一点自由。老师知道后,就找她妈妈谈了谈,妈妈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自那之后就不再事无巨细地管她了,孩子自由了快乐了,跟妈妈的关系也好了。

对孩子过多的限制,会让孩子失去自由,心中会积攒过多的怨言又不敢表达,时间长了会让自己变得心理扭曲,让孩子无法自由快乐的成长。“可怜天下父母心”,不要以为自己对孩子的这种“安排”就是爱,对孩子适当的宽松,让孩子能够更自由、独立、自信的成长。


家长作为过来人,觉得自己有经验,又加上没有完成什么愿望感到遗憾,然后就把那些没能实现的强行加到孩子的身上,觉得那就是为了孩子好。于是给孩子“下指令”,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却不考虑孩子是否喜欢。孩子想要反驳,反而会换来家长“语重心长”地唠叨。

有孩子被父母管得很严格,每天父母就是让他学习看书,看个课外书都不让,看到人家在外面玩他想去,但是父母总是会拦着他。弄得他没有朋友,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

在别人的眼里他是被羡慕的对象,因为父母工作好,家里条件合适,成绩又好。但是实际上他一点都不快乐,他也想跟其他同学似的,能够和父母在一起聊天一起出去玩,而不是光学习。

美籍黎巴嫩作家纪伯伦有一段关于孩子的名言:“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空间,如果长时间被家长管着,没有自由,会让孩子变成书呆子,失去灵活性。


生活条件好了,给孩子买玩具、零食完全有那个条件。看孩子的对象一般又是老人,隔辈亲不假,隔辈看孩子还容易溺爱孩子。

看我们身边的人,很多人真是被溺爱长大的。而被溺爱的孩子,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

很多孩子一出生,就被溺爱着,孩子要星星不敢摘月亮般。只要孩子说什么,家长立马就办。很多人觉得孩子小,自己有条件,满足一下孩子又怎么了。身边有个朋友说她亲戚家的小孩真是无法无天了,在家里只要没依着他就把茶几上的东西,用胳膊全都给划拉下去,要不就是躺在地上撒泼打滚,因为从一开始就被溺爱着,想改难了。再加上一家人受不了孩子的哭闹,然后就满足了。

我还见到过一个上高中的孩子,大家还没入座的时候,他就先坐下了,然后不是自己吃,而是他父母给他夹菜喂他。平时孩子不顺心的时候,就打他的父母,五大三粗的个头比父母高,打父母真是跟对付小鸡一样。他父母还哭诉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却没想过自己是怎么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这样的人。

溺爱的环境养育不出正常的孩子,这类孩子往往很自私、没有礼貌,觉得什么都应该是他的。更别提让他独立了!


父母“爱子心切”,但是爱要有分寸,孩子总有一天是要独自面对人生的,父母生育孩子,有责任把他管教好。过分的管制、事无巨细的安排、过分的溺爱都不是正常的爱孩子,爱孩子要给孩子该有的空间,让他自在的成长,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出现的时候,能够及时地帮着他纠正。

对待孩子不要太宽松,宽松过了容易让孩子养成不好的行为,也不要太过严格,太严格了人容易让孩子失去自我,变得胆小懦弱。宽严并济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