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走书表演艺术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最初,表演者自拉自唱,称之为“坐唱”。随后,伴奏变得简单,演员坐在桌子中间,乐队则置于桌子横旁,演员在桌后表演,动作幅度较小,这被称为“里走书”。最后,演员与乐队相对各自坐于一旁,演员在舞台上拥有较大的表演空间,称为“外走书”。当时,鄞西谢宝初的表演、城里段德生的唱腔、慈北毛全福的武功,各具特色,名噪一时,对群众具有显著影响。莲花文书从坐唱发展到站立表演并分口饰角色,使演员在台上动作幅度增加,这也是走书名称的由来。建国后,宁波走书进行了多次改革和创新,表演已发展为男女双档,并加强了伴奏的力量。
宁波走书常用的曲调有四平调、马头调、赋调三种,俗称“老三门”。有时还会使用还魂调、词调、二簧、三顿、三五七等曲调。四平调通常作为一部书的开头,末句常由乐队和唱。赋调根据内容情节和人物性格,有紧、中、慢之分。慢赋调节奏缓慢,曲调下行为主,适用于哀诉之类的叙述或回忆。马头调源于蒙古民间曲调,具有独特韵味。三顿节奏较快,旋律高昂,常用于人物心情激动或情节急迫之处。在走书演唱伴奏的乐器中,四弦胡琴是必不可少的主要乐器,具有宁波走书音乐的独特风格,其他乐器包括二胡、月琴、扬琴、琵琶和三弦等。
宁波走书不仅展示了丰富的音乐元素,而且在表演形式上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静态到动态的演变。通过多次改革和创新,宁波走书在表演方面实现了男女双档的搭配,并加强了伴奏的力度,使得表演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宁波走书的曲调多样,适应不同情感和情境的表达,使表演更加生动和感染力。宁波走书的乐器选择同样体现了其独特性和多样性,四弦胡琴为主,其他乐器如二胡、月琴、扬琴、琵琶和三弦等的加入,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宁波走书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也是宁波地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
原称“莲花文书”,又称“犁铧文书”,1956年定名宁波走书。形成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的余姚农村,清末明初流传入宁波城区,继又向镇海、舟山地区拓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演唱区域甚广,除宁波、舟山地区外,还演唱于台州地区的临海、天台、黄岩和杭州等地,至九十年代初开始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