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必乐创始人李秀英:为你分享客必乐快餐的创业故事

如题所述

2008年12月,客必乐通过商务部认定,这也是山西省仅有的几家可跨省经营连锁的餐饮企业之一。之前,全国绿色餐饮企业、中国餐饮名店、快餐行业十大品牌……等荣誉曾接踵而至,众多投资者怀揣资金,意欲加盟其中。客必乐的奇迹不仅如此。它还是运城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快餐品牌,创造了单店客户周转率最高、巅峰时段接待顾客超过1000余人的记录。“肯德基、麦当劳开到哪里,我们就能开到哪里”,只有客必乐有这样的底气,在高峰时段,人流量也超过两大洋品牌。那么客必乐的成功秘笈到底在哪?


第一次变脸:由冷饮变快餐


客必乐创始人李秀英,是一个地道的晋南妹子,当年在运城某洗涤剂厂从事质检工作,由于一件事,使她萌生了自主创业的念头。1994年4月,29岁的李秀英毅然辞去了原单位的工作,来到西安学习了1个月的冷饮、冰淇淋的制作技术。回来后,东挪西凑了5000元,在运城市河东街原体育场旁租了个10平米的门面,开了间有仅3张餐桌的冷饮店,一个人干了起来。这个店后窗就是游泳池,夏天可以把饮料从窗户卖给游泳的人,同时,临街的门面还可以营业。就这样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的干了一年,由于善于吃苦,待人热情,当年就还清了外债,还净落2万多,这是她人生创业的第一桶金。


第二年,她又租下了运城百货大楼一层门口的50平米区域,开设了冷饮区……第三年,她又租赁了运城购物中心一楼的副食柜组,售卖冷饮、副食兼小吃……第四年,她的位于运城建工剧院对面的冷饮厅开业……随着冷饮店的接连开业,李秀英深感餐饮行业对她来说似乎如鱼得水。同时,也带来了困惑:冷饮行业虽然春夏季节生意很好,但秋冬季节却比较清淡,如何能够一年四季都火爆经营呢?她来到上海、广州等地仔细考察了餐饮市场,看到麦当劳、肯德基人潮涌动,备受欢迎,且产品不受季节的限制。她敏锐地感觉到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行业必将大有可为的趋势,于是便萌发了利用现有资源改作做快餐的念头。


她购买了大量书籍,认真研究起了快餐业的知识。经过一番艰苦的筹备,2001年9月15日,运城首家装潢考究,以现代快餐管理模式运营的客必乐快餐店在华联购物广场开始营业。“开始纯粹是摸着石头过河。”李秀英回忆起当年不无感慨。起初,客必乐的经营思路是模仿麦当劳的路子,采取的是单店经营的方式,以儿童市场为主,产品也以西式快餐为主,中式餐饮作为补充。


还请专家设计了独特的VI系统,以红黄白为基本色调,金黄色的徽及白色的字,红色的招牌底色。消费者看到醒目的红色、白色,自然会驻足,而看到黄色则会产生食欲。客必乐产品味道较小吃店好,门店形象较小吃店前卫,满足了工薪一族和年轻人的的需求,加上卫生快捷和热情友善的服务,一开业便一炮打红,每日顾客盈门。


第二次变脸:由西式变中式


模仿之路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永远也不会超越。怎样做出自己的特色,怎样突破瓶颈成了李秀英苦苦思考的难题。“民以食为天”,李秀英发现麦当劳等洋快餐虽然门庭若市,但在中午用餐的高峰时段,洋快餐显然没有一些街边小店的人流量大,在观察比较中李秀英慢慢对现代快餐有了感觉,理解了洋快餐的文化内涵之所在,也发现了洋快餐的不足。她得出一个结论:洋快餐的号召力在于时尚化的品牌影响力以及欢乐卫生的就餐环境,但中华美食博大精深,就满足国人口味而言,洋快餐显然不如中餐更具魅力。方向明确了,要做中式快餐,就要研发适合快餐的中式菜品,就要有研发基地。


为此,2003年,她不惜投资100余万元,盘下了一家当时是运城生意最火爆、顾客口碑最好酒楼。这里聚集了一批厨艺高超的来自广东、四川、山西、陕西等地的厨师,他们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在保证正常营业的同时,把点菜率高的、大众化的、做出后保存一段时间而色香味不变的菜,编写成可傻瓜式操作的流程,同时研发适合快餐设备制作的新菜品。


2004年起,客必乐开始了第二次变脸,即向中式快餐转型。当时,麦当劳、肯德基的人均消费为20多元,而一般小吃店的人均消费只有5~8元,中间形成一个价格竞争的空白区。李秀英瞄准这个空档,在两者的结合部打进去,人均消费在9~15元之间。由于味道好、环境佳、速度快,服务优,很快便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客必乐创始人李秀英:为你分享客必乐快餐的创业故事。李秀英说,“客必乐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以现代化工业手段,保持手工烹饪口味,完全的出品标准化、餐饮规范化、科学化。所有工作傻瓜化操作,即使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新人,20分钟内就可熟悉任何一个岗位的操作方法。客必乐的全程标准化和60秒主动供餐,使中式快餐突破瓶颈成为可能。”而这种餐饮标准化成为连锁经营,也就是财富复制的可能和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