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什么呢?

如题所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老子》第五章,全句如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如果直译过来,意思大概是:天地没有仁义,把万物看作刍狗;圣人没有仁义,把百姓看作刍狗。

刍狗,是指古人在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当祭祀仪式完成后,就把它烧掉或丢弃。这里用于表示轻贱无用之物。

如果这个解释没有错误,那么我们就会感觉很奇怪,为什么老子要诋毁圣人和天地呢? 经文中他一直是颂扬天地和圣人的,为什么这儿要讲天地和圣人没有仁义呢?

学者们多将这段经文解释为:天地对万物没有私爱,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对百姓没有私爱,对百姓一视同仁。高亨先生就将这段经文解释为:天地对于万物没有偏爱,同等的听任万物由于季节,环境等条件的变化而生长消亡。圣人对于百姓没有私爱,任凭百姓由于年龄、体制、生活条件的变化而生壮老已。

这类解读里包含了人们对无为概念的一种理解,这种理解认为,无为就是任其自然,不加干预。崇尚无为之治的学者、政治家,大概持这样的观点。比如,陆贾,曾参。

相传萧何去世后,曹参接替了相国之位。上任之后,不仅自己无所事事,日夜饮酒,而且还专提拔一些敦厚木讷,不善作为的人。有些大臣看不过,想劝他多干实事,结果到了相国府还没张嘴,就被曹拉去喝酒,直到喝的大醉,也没有找到说话的机会。

惠帝知道了,也不满了,就把曹参叫到宫中质问:“为相火天天饮酒无所事事,怎么能忧天下呢?”曹参却理直气壮的说:“我比不过萧何,陛下也比不过先帝。先帝和曹相国已经把天下定下了,规矩也制定好了,我们俩现在要做的就只有谨守不失就好了。圣人说:‘我无为民自富’。”惠帝还真被这曹参说服了。

我认为,对无为概念的这种理解其实与老子本人给无为所下定义是不合的。老子所讲的无为,并非是指顺应自然,不做干预。而是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意思是作为于万物,功劳于万物而恃功谋私。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水利万物而善下,居众人之所恶;道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这才是无为,符合无为的定义。

水滋养万物,是水对于万物有滋养的功劳,这是水对于万物之“恩”。这“恩”就包含了水有“仁义”的意义。道生养万物,也说明道贡献于、功劳于万物、“恩”于万物。同样也说明,道是有仁义的。

圣人无为,不是讲圣人毫不干预人群的生活,而是讲他有使天下安定、百姓富足的功劳,但不居功,不争居万物之上。反隐于万民之后之下。利天下、利百姓是恩于天下,所以圣人也是有仁义的。

基于以述思考,老子在这里应该想说的话是,天地有人不以万物为刍狗,圣人有人不以百姓为刍狗。所以我这段经文改成反问式,用来表达肯定的观点。即:如果天地不仁,以万物为丑狗;如果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是我对这段经文的理解,希望能帮助到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02
天地没有“仁”与“不仁”之说,没有偏私,对待万物都和对待草堆里的狗一样,一切都任其自然。
第2个回答  2021-11-04
天地不仁…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天地,圣神不可依赖,是老子促人自立之意。修真之人,第一要有自立精神,万不可像刍狗一样,被人尊贵,被人轻践皆不能自主。
第3个回答  2021-11-02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天地对待万物,都和对待那个草扎的狗一样,不会干涉,会任由所有的东西自己发展,不会多加干涉。
第4个回答  2021-11-02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地对于任何的事情都是平等的,不会对谁特别好,也不会对谁特别坏,对待每个人都非常的平等,而且会让事情顺其自然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