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沉迷游戏被取消学籍的同学值得同情吗?

近日,在中国计量大学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徐江荣发表致辞。其中提到:每年被取消学籍的同学90%因为游戏,100%不值得同情。

第1个回答  2022-09-06
不值得,当前,治理学生过度使用手机,沉迷手机游戏,存在“两大脱节”。一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具体表现为,中小学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个人手机,要求学生不能把手机带入校园,带入校园的手机要交给学校统一管理。而学生离开校门,回到家里,却把很多时间用在使用手机上,包括用手机上网课、完成作业,以及玩手机,还有学生以要学习、做作业为名玩游戏。

  对此,学校把责任推给家长,认为是家长没有做好对学生的校外管理,纵容孩子,给孩子买手机等。而家长则把责任推给学校,质疑学校教学与布置作业,过度依赖电子产品,迫使家长不得不给孩子配手机,让孩子使用手机。在孩子出现沉迷游戏的迹象后,学校要求家长加强对孩子的教育,而家长无能为力,就支持学校以简单、粗暴方式把手机砸了,还有的家长因使用手机问题和孩子发生剧烈冲突。

  智能手机已成为学习、生活必需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控制,需要禁疏结合。“禁”包括禁止在课堂上使用,以及游戏平台建立防沉迷系统,限制玩游戏时间,而“疏”则是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家校共育”,在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时,加以引导,教师要减少用电子产品布置作业,而家长,要陪伴孩子,共同使用智能手机,在使用过程中,教育孩子控制时间,识别不良信息,同时,通过陪伴,培养孩子更广泛的兴趣。

  二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脱节。我国高中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是很严格的,学校在管理学生时还会说,“等考上大学后,你们怎么玩手机,都没有人管你”。可是,如果学生上大学后,真无节制地玩手机,沉迷游戏,他们能成才吗?这暴露出基础教育的短视与功利。

  由于缺乏自主管理能力,有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就整天浑浑噩噩,沉迷游戏。对此,有的大学采取的应对办法,就是沿用高中管理方式,并把考研作为大学生统一的目标,于是出现“考研高考化”“大学高中化”的现象。然而,对这种管理与教育方式,也有不同意见。有人质疑:这样培养的学生今后走进社会,不是照样缺乏自主管理能力吗?可高校如果让学生自主管理,就会出现有的学生沉迷游戏而退学的情况。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

  大学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这是正确的,但是,这需要做好“大高衔接”。在高中教育阶段,应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规划能力,增强学生的独立性、责任心,而在大学教育阶段,则应重视大学新生入校后的适应教育,让学生了解大学与高中的不同,通过为每名大学生配备大学学业导师,引导大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大学学业发展目标,制订与之对应的学习计划,学会大学时间管理。
第2个回答  2022-09-06
近日,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徐江荣在开学典礼上向学生提出忠告:网络游戏是最大的校园毒品,每年被取消学籍的同学90%因为游戏,100%不值得同情。一时间在网络上面激起了千层浪,众多的网友对于校长的发言纷纷鼓掌,认为说到了实处。因为我们现在培养一个大学生还是非常不容易的,培养考上大学的,但是却因为在大学中玩游戏要被开除,这对于家长和孩子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其实对于网络游戏,除了玩的人喜欢,开发的人高兴,家长和老师肯定是深恶痛绝的,因为在学生时代很多的学生就是因为玩游戏好浪费了大好青春,最终没有考上自己和家长满意的学校,蹉跎一生。游戏是否应该全部被禁?游戏成瘾成为了制约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网友们纷纷提议应该直接关闭所有的游戏。那么这样的提议是否合理呢?能否真的实现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虽然游戏影响了很多人,但是正常的游戏是符合社会规律的,存在即合理,现在的游戏公司也有很多他们开发的游戏,受到了不同年龄层的喜欢,总体而言,是属于市场的正常行为,目前没看到哪个国家直接全部关闭所有游戏的。其实要求关闭游戏的逻辑并不完全成立,在现在的孩子看来,游戏成人他们密不可分的活动,但是其实在很多的80后90后看来他们其实玩的花样会更多,在没有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的年代,他们玩的就是台球、游戏厅等等,再往前就是其他的活动了,也就是其实意味着把游戏进来也会有其他的事物代替,到时候依旧有人会被退学!严格、分级管理那么不关闭游戏,是否代表着就完全放纵游戏呢?答案肯定是不对的,应该是更加严格的分级管理制度。比如我们国家目前实施的,对未成年少年游戏时间的严格控制,实名认证、刷脸进入等措施,就在一定的路上管理了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的时间。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长,法定节假日每日累计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累计不得超过1.5小时。可以看到在国家层面,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注重管理孩子是否玩手机的主要角色,管理者应该是父母。因为企业是有主力性质的,他们当然希望学孩子们玩得越多越好,在外面玩的时间越长越好投入,的金钱越多越好,这样他们才更赚钱。所以最终孩子能不能管得住,还得看我们的家长老师如何做好引导和管理。如何引导孩子减少玩手机游戏的时间其实孩子们玩手机游戏,一方面是因为好奇里面设置的游戏的确充满着挑战性趣味,性吸引学生未成年人玩耍,另一方面还是因为我们的陪伴较少,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提高陪伴的质量。一方面我们的家长应该是尽少玩手机,特别是坚守玩手机游戏的时间,我们有部分的年轻家长一方面自己玩手机,另一方面去要求孩子不玩手机不玩手机游戏,这样的效果肯定是空泛的另一方面我们将来要提高陪伴的质量,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多加以正面的引导,引导,孩子多读书多运动,多陪孩子读书和玩耍,想将孩子的精力从游戏中拉出来,带到出海里面游玩,带到运动当中发挥,让他们体会到我们的实际生活是有趣的。
第3个回答  2022-09-06
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徐江荣在该校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致辞中表示,有一些大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是对大学学习的一个严重误判。徐江荣分别向老师、同学和家长提出忠告,给同学的忠告是:网络游戏是最大的校园毒品,每年被取消学籍的同学90%因为游戏,100%不值得同情。

  别以为沉迷于游戏的只是少不更事的中小学生,考入高等学府的年轻人群体中也不乏其人。徐江荣校长披露“每年被取消学籍的同学90%因为游戏”的重磅信息,揭示出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游的“惊人”状况。这应该引起包括高校在内全社会的反思与警觉——是时候考虑如何提升大学生自控与自律能力了。

  高校学生已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本应该具有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基本认知与能力。但在独自面对外面世界和开放式大学生活时,在远离父母监护和他律监督缺失的环境里,一些大学生容易缺乏对于游戏的自制力。网络游戏的诱惑与引力,足可让一些大学生流连忘返、废寝忘食、滋长惰性。校长那句“100%不值得同情”的冷酷狠话背后,其实寄予着对这些学生爱之愈深责之愈切的深厚情感。

  大学生人到成年,其思想认知、价值取向、是非观念和自控意识也应当与时俱进。“因为游戏”被取消学籍,首先错在大学生难敌诱惑的意志力薄弱,而不能完全归咎于网络游戏的吸引力太强。故此,帮助大学生主动远离网络游戏,避免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既需要来自大学生自身的理智感悟和理性思考,也需有高校老师的教育引领与适当约束。

  不夸张地说,沉迷网游并非只表现于学校校园,而是渐渐成为一种社会通病。因此,防范大学生沉迷网游,就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从多个层面综合施治。一是要从学校领域自下而上都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日前,河北秦皇岛一所中学门口摆放贴有“免费碎手机”标识的桌子,并放置一把锤子的视频流传,引发网民关注。此举虽饱受争议,却再一次推高了“中小学生禁止带手机进校”的话题讨论。有序使用手机、适度观看网游,应该是从小就注意培养的良好上网习惯,对大学生也不能放松和放任。

  二是高校要营造节制网游的管理氛围。当下,一些学生存有“上了大学就轻松了”的惰性观念,坊间还流传着“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等言论,但“快乐”不等于娱乐化,“开放式”也不等于放任不管。对沉迷网游、屡教不改、混时度日、荒废学业者,予以外科手术式的“取消学籍”是必要的。不过,不能因此放松日常性的“育人”职责,或是采取以罚代管的方式,加强必要的教育疏导仍然不可或缺。

  此外,家庭的教育管束也至关重要,培育孩子们的健康上网习惯,家长要率先垂范;要与学校的严管相向而行、步调一致,谨防校紧家松的“两张皮”。
第4个回答  2022-09-06
非常值得同情,任何正常人,在游戏和学籍之间都可以做出理性的判断,选择学籍!那么为什么有的学生无法做出这个根本不需要智商就可以做出的判断,显然不是思维出了问题,而是心理!什么是心理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无法根据理性进行选择和行为,而只能在心理问题的制约下做出选择和行为。也就是说,这些同学“明知道”学籍比游戏重要,但是!他们,做不到!心理状态根本不允许!或者说,这些学生是“心理残障”,他们不是不愿意做,而是因为心理功能不健全,无法做到。类似于让腿有残疾的学生跑5公里,跑不及格就取消学籍。所以,“每年被取消学籍的同学90%因为游戏,100%不值得同情。”这句话等价于:“每年被取消学籍的同学90%因为腿有残疾,100%不值得同情。”这些同学非但不应该“不值得校长同情”,而且应该由校长提供一揽子的心理支持与扶助!高高在上也就罢了,不应该冷血。学生寒窗苦读十几载,考上大学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不过大学并非是学业的终点,而是新的人生起点,如今的教育内卷早已蔓延到大学校园,大学生即便没有升学负担,依然要努力学习,不少大学生甚至比高中还要勤奋刻苦。不过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是如此想法,还有一些大学生,在本该努力的年纪中,选择了安逸,将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打游戏,甚至熬通宵,第二天去教室补觉。
第5个回答  2022-09-06
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徐江荣在该校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致辞中表示,有一些大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是对大学学习的一个严重误判。徐江荣分别向老师、同学和家长提出忠告,给同学的忠告是:网络游戏是最大的校园毒品,每年被取消学籍的同学90%因为游戏,100%不值得同情。

  别以为沉迷于游戏的只是少不更事的中小学生,考入高等学府的年轻人群体中也不乏其人。徐江荣校长披露“每年被取消学籍的同学90%因为游戏”的重磅信息,揭示出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游的“惊人”状况。这应该引起包括高校在内全社会的反思与警觉——是时候考虑如何提升大学生自控与自律能力了。

  高校学生已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本应该具有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基本认知与能力。但在独自面对外面世界和开放式大学生活时,在远离父母监护和他律监督缺失的环境里,一些大学生容易缺乏对于游戏的自制力。网络游戏的诱惑与引力,足可让一些大学生流连忘返、废寝忘食、滋长惰性。校长那句“100%不值得同情”的冷酷狠话背后,其实寄予着对这些学生爱之愈深责之愈切的深厚情感。

  大学生人到成年,其思想认知、价值取向、是非观念和自控意识也应当与时俱进。“因为游戏”被取消学籍,首先错在大学生难敌诱惑的意志力薄弱,而不能完全归咎于网络游戏的吸引力太强。故此,帮助大学生主动远离网络游戏,避免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既需要来自大学生自身的理智感悟和理性思考,也需有高校老师的教育引领与适当约束。

  不夸张地说,沉迷网游并非只表现于学校校园,而是渐渐成为一种社会通病。因此,防范大学生沉迷网游,就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从多个层面综合施治。一是要从学校领域自下而上都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日前,河北秦皇岛一所中学门口摆放贴有“免费碎手机”标识的桌子,并放置一把锤子的视频流传,引发网民关注。此举虽饱受争议,却再一次推高了“中小学生禁止带手机进校”的话题讨论。有序使用手机、适度观看网游,应该是从小就注意培养的良好上网习惯,对大学生也不能放松和放任。

  二是高校要营造节制网游的管理氛围。当下,一些学生存有“上了大学就轻松了”的惰性观念,坊间还流传着“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等言论,但“快乐”不等于娱乐化,“开放式”也不等于放任不管。对沉迷网游、屡教不改、混时度日、荒废学业者,予以外科手术式的“取消学籍”是必要的。不过,不能因此放松日常性的“育人”职责,或是采取以罚代管的方式,加强必要的教育疏导仍然不可或缺。

  此外,家庭的教育管束也至关重要,培育孩子们的健康上网习惯,家长要率先垂范;要与学校的严管相向而行、步调一致,谨防校紧家松的“两张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