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既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意思是风雨之时见到你,心里怎能不欢喜。

原诗句出自于先秦佚名创作的《郑风·风雨》,原文是这样的: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这篇文章翻译是这样的:

风凄凄呀雨凄凄,窗外鸡鸣声声急。风雨之时见到你,怎不心旷又神怡。

风潇潇呀雨潇潇,窗外鸡鸣声声绕。风雨之时见到你,心病怎会不全消。

风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鸡鸣声不息。风雨之时见到你,心里怎能不欢喜。

这里有一些我觉得比较重要的词汇,单独列出帮助大家例句诗文:

①喈(jiē 皆)喈:鸡鸣声。

②云:语助词。胡:何。夷:平,指心中平静。

③胶胶:或作“嘐嘐”,鸡鸣声。

④瘳(chōu 抽):病愈,此指愁思萦怀的心病消除。

⑤晦:音喑,如夜


《郑风·风雨》是此诗是一位女子等待丈夫或情人而作的:

在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早晨,这位苦苦怀人的女子,“既见君子”之时,那种喜出望外之情,真可谓溢于言表。难以形容,唯一唱三叹而长歌之。

全诗三章,每章十二字。在一个“风雨凄凄,鸡鸣喈喈”的早晨,生动地描述了一位苦苦怀人的女子,于“既见君子”之时,那种喜出望外的激动心情,真可谓溢于言表,难以形容,唯一唱三叹而长歌之。三章迭咏,诗境单纯,具有丰富的艺术意蕴。

全诗既没有描写未见之前绵绵无尽的相思,也没有描写相见之后相拥相泣的欢欣,而是重点渲染了“既见”时的喜出望外——“云胡不夷”“云胡不瘳”“云胡不喜”。读者可以在脑海中勾勒这样一幅画面:丈夫久别在外,妻子在家中非常思念,尤其是在风雨交加的夜里,思念的同时又加上了几分担心。因为思念所以失眠,因为失眠所以窗外的风雨声和报晓的鸡鸣声都听得那样清晰。正当妻子心神不宁的时候,丈夫突然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一下子所有的思念和担心都消失了。无需再多言,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出两人见面之后幸福的拥抱与呢喃的倾诉。而此时凄风苦雨中的群鸡乱鸣,也似成了煦风春雨时的群鸡欢唱了。

明末清初的大文学家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本诗就是这一观点的完美体现。夫妻久别重逢,自然是再高兴不过的事情,可是诗人却把这重逢的环境安排在一个鸡犬乱叫、风雨交加的清晨,这正是修辞上的反衬之法。诗人还非常讲求炼词申意,每一个词的使用都恰如其分,尤其是迭章易字中所易之字,通过这些字的变换,细腻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不同感受。

诗中,随着环境的变化,妻子“既见君子”的心态也渐次而进。“云胡不夷”,以反诘句式,语气热烈,可见她心情很高兴;“云胡不瘳”,讲的是思念成疾,见到丈夫立即大病初愈,这里语气已经加深;待到末章的“云胡不喜”,则可以看见无尽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天气由夜晦而至晨晦,鸡鸣由声微而至声高,情感的变化则由乍见惊疑而至确信高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