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烦躁小心患上“心理中暑

如题所述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持续的高温天气不仅会使人中暑,还容易使人心情烦躁,导致“情绪中暑”。所以大家要多吃清淡的食物,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质量;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遇事要冷静,尽量保持冷静乐观的心态;平时要多和朋友交流,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炎热的天气容易让人情绪烦躁。

18岁的罗冉(化名)今年刚刚结束高考,但他的情绪一直相当低落。他总是对家人发脾气,事后总是感到后悔。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心理中暑”。随着炎热天气的到来,许多人感到烦躁、沮丧和焦虑。但专家表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精神疾病无关,而是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一种生物反应,也称为‘心理中暑’”。

解释:“心理中暑”

“心理性中暑”是指夏季出现的莫名其妙的异常情绪和行为,如情绪烦躁、发脾气、情绪低落、容易骂人等。这种情况一般在凌晨比较好,下午和晚上比较差。心理学家和医学家认为,人的情绪与气候密切相关。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时,气候变化会明显影响人的情绪,导致情绪和认知行为的紊乱。

“心理中暑”除了气温变化外,还与人的睡眠时间和饮食不充足有关。在高温天气下,人的食欲普遍下降,睡眠质量差和出汗会影响体内电解质代谢,从而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使人的情绪和行为异常。

心理中暑容易“催化”自杀心理。

心理学家认为,自杀者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但持续高温天气的“催化”作用不容忽视。气温大幅度上升时,气候对人脑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容易导致人的情绪和认知行为障碍。同时,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体很难得到正常充分的休息,再加上食欲不佳,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人体的兴奋、烦躁和焦虑情绪,使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心理中暑容易导致心梗。

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峰期,“心寒”是夏季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天气炎热时,人的情绪容易烦躁、紧张,再加上夏夜炎热,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脏的耗氧量。如果加上神经过度紧张等因素,发病风险会更大。此外,在高温环境下,心脏等器官的供血相对减少;心脏负担加重也是主要原因。重视定期体检,遵医嘱服药是预防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首要措施。

如何预防「心理中暑」?

(1)打造“心理空调”,给心灵降温。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我经常听舒缓的轻音乐,或者我静坐冥想,闭上眼睛想象森林、蓝天、大海、冰雪等凉爽的情境,建造一个“心理空调”来冷却我的心灵。出了事,不要暴跳如雷。最好冷静下来,回避一段时间。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2)自觉保持乐观宽容的心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曾提出理性情绪疗法,用ABC表示:A代表诱发事件;b指个体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信念;c代表个人情绪和行为的结果。理性的信念往往会导致乐观和快乐的情绪,而非理性的信念往往会导致悲观和担忧的情绪。因此,我们应该尽力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参加游泳、滑冰等全身运动,不仅可以增强抗热能力,还有助于缓解内心压力。根据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及时调整生活节奏,养成早睡早起和午休的习惯。规律的生活习惯是保证心情舒畅的法宝。

心理专家建议:遇到“心理中暑”时,听听让人放松的音乐,或者静静地坐着,闭上眼睛,想想大自然中凉爽的场景,比如蓝天、大海,以降低“心理热度”。气温高时,室内可铺设乳白色、浅蓝色、浅绿色等冷色,红色等暖色很少用来安抚。合理安排生活,避免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在封闭的空间里,可以开空调降温,尽量增加休息时间,吃一些冷饮、水果等。高温时应尽量避免喝白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服用补药。当身体长时间出汗时,要在多喝水的同时适当补充盐分,多喝蔬菜汤等。这将有助于防止电解质紊乱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