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饮食有什么注意事项?

如题所述

夏天的时候饮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如果饮食不当,也会对健康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那么夏季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夏季饮食的诀窍有哪些?夏季饮食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夏季健康饮食的方法,以及饮食的诀窍吧。
1、夏季饮食注意事项
1、清淡
夏季大部分人的食欲都会有所减退,而且脾胃功能较为迟钝,这个时候适合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此时清淡的食物反而有助于开胃增食,健脾助运。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致呆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因此,夏季饮食宜注重选择绿豆、白扁豆、西瓜、荔枝、莲子、蚕虫、荞麦、大枣、猪肚、猪肉、牛肉、牛肚、鸡肉、鸽肉、鹌鹑肉、鲫鱼、乌龟、甲鱼、蜂乳、蜂蜜、鸭肉、牛乳、鹅肉、豆腐浆、甘蔗、梨等。
2、利水渗湿食物
因为夏天酷热高温,气温高,湿气重,也侵入人体,因为天热,喜冷饮,饮水多,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脾胃升降,运化功能产生障碍,就会积水为患。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能健脾,脾健而升降运化功能恢复,便可以行其水湿。
3、苦味食物
夏季酷热气闷,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清泄暑热,以燥其湿,便可以健脾,增进食欲。且味酸的食物能收能涩,夏季汗多易伤阴,食酸能敛汗,能止泄泻。番茄就有此功效,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凉血平血的功效,夏季多吃有益处。
4、粗细搭配
一星期吃三到四次粗粮,粗粮和细粮的搭配,干稀度适中,对身体更好。夏季以二稀一干为宜,早上吃面食、豆浆,中餐吃干饭,晚上吃粥。荤食与蔬菜配制合理,夏天应以青菜、瓜类、豆类等蔬菜为主,辅以荤食。肉类以猪瘦肉、牛肉、鸭肉及鱼虾类为好。老人以鱼类为主,辅以猪瘦肉、牛肉、鸭肉。
5、夏季要多吃杀菌蔬菜
夏季饮食杂,细菌感染情况较多,多吃一些杀菌的蔬菜,防止细菌感染。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这些葱蒜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6、喝点盐水
夏天出汗多,身体的盐分流失也多,盐分流失多那么钾离子也就流失得多,所以我们要补充身体流失的盐分,可以每天饮用适量的盐开水,达到身体的平衡,也可适量的吃点富含钾离子的水果和蔬菜如:草莓、杏子、李子、芹菜、毛豆等,另外茶叶中也含有钾离子,所以在夏天可以多喝凉茶。
7、久置西瓜不要吃
真正到了炎热的高温环境时,无论是完整的半块还是切成小块的西瓜,如果没有任何防护,6个小时内就会长出“多不可计”的细菌。所以切开后的西瓜储存的时间勿超4小时,没吃完的尽量低温冷藏,并尽量保证完整。所以,西瓜最好现买现吃。如果买回来时较温热,不妨把冰箱温度调高一些再冷藏,冷藏时间在两小时之内风味最佳。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在切西瓜时一定要事先把西瓜、刀具和案板清洗干净,西瓜最好现切现吃,吃不完的尽早盖上薄保鲜膜或直接放入冰箱冷藏。把冰箱里的西瓜拿出来吃时,可以先将表面约1厘米的部分切除。
8、夏天防暑别过头
很多人因为吃不下饭,就会喝绿豆汤、红豆汤,但这些食物和米饭一样属糖类,如果吃太多一样会发胖。聪明的选择应该是取代而非多加。如果饭后要喝一碗绿豆汤,记住饭量要减少1/4。如果要把绿豆汤当作饭吃,可以把糖少放一点,另外加入低脂牛奶,切一些水果,就达到和正餐类似的营养。
9、不能暴饮暴食
能暴饮暴食就是不能过饱,尤其晚餐更不应饱食。谚语说:“少吃一口,活到九十九。”《黄帝内经?素问》指出:“饮食有节”、“无使过之”。老人、小孩消化力本来不强,夏季就更差,吃得过饱,消化不了,容易使脾胃受损,导致胃病。如果吃八成饱,食欲就会继续增强。
10、尽量少吃剩菜剩饭
在夏天应该多吃新鲜的食物,尽量避免吃过夜剩饭剩菜,最好是每天吃多少做多少,如果有剩菜剩饭出于节约的原因不能倒掉,我们一定要保存好,才能防止细菌的滋生,最好冰封后放在在冰箱里,但是冰箱也不是万能的,保存时间最好不要超过6个小时。
2、夏季饮食的诀窍
诀窍一:
讲究营养。热天出汗,不仅损失大量水分,也失了不少氨基酸、钾、钠、维生素B、维生素C.高温还使人体内蛋白质分解加速。故夏季需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粗纤维的食物(如瘦肉、豆腐、牛奶、蛋品、甲鱼及新鲜蔬菜、水果等)。为提高食欲,除适当调换饭菜花样,力求烹调出色香味美的菜肴,也可巧用大蒜、米醋、生姜等调味品。还应注意饮食卫生。以防“病从口入”。
诀窍二:
常吃凉性蔬菜瓜果(如苦瓜、冬瓜、西瓜、竹笋、豆芽、银耳、香蕉、梨等),以增强体内抗热抗毒能力,减少暑气及毒物对人体的伤害。膳食以清口开胃富有营养为佳,不能过多进食膏梁厚味。
诀窍三:
多喝清凉饮料(如开水、淡盐水、酸梅汤、淡茶、豆浆、绿豆汤、菊花茶、薄荷水等),以补充出汗消耗,并能促进暑气从尿液中排出。但忌生水或冒牌汽水,也不可贪食雪条、雪糕等冷饮品。
3、夏季养生的方法
1.作息:晚睡早起。夏季日照时间延长,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也要相对“晚睡”、“早起”,建议晚上10点之前就寝,早上6点左右起床。掌握“子午觉”原则,即子时大睡,午时小憩。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半小时为宜。午睡醒后不要立即起床去工作或学习,因为此时脑部供血量不足,会出现短暂的脑功能紊乱,使人感到头昏脑涨,最好静躺10分钟后再起床。立夏后的这种作息一旦确定,要做好自我约束,保护生物钟不致紊乱。
2.饮食:增酸减辛。夏季,人体脏腑肝气渐弱,心气渐强。饮食上可以吃些酸的食物,以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如番茄、柠檬、草莓、葡萄、菠萝、芒果等,它们的酸味能敛汗祛湿、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辛辣之物尽量少吃,因夏季阳气上升,易上火的食物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出现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
3.情绪:静心养气。夏天老人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养心”。一是“戒燥戒怒”,老人要尽可能保持精神安静、心情舒畅。气温过高时,最好减少外出,避开中高强度的运动。二是饮食上少吃高脂厚味,可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
4.保健:健脾除湿。夏天湿热,老人容易脾虚,建议每周吃一到两次赤小豆排骨汤、红豆薏仁粥、山药莲子汤等,可以改善脾虚导致的精神疲倦、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另外不要过食西瓜、苦瓜等寒凉食物,否则会令脾胃受伤,助长“内湿”,不利于健康。老人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不要在潮湿的凳子、草地上坐卧;洗浴后要等头发自然干透或完全吹干再睡觉。适当运动出汗有利于内湿的排出,如慢走、瑜珈、太极等。
5.防病:冬病夏治。三伏天日照时间长,自然界阳气最旺盛,此时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以扶正固本,防治“冬病”,可取得显著疗效。适合于“冬病夏治”的常见疾病有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过敏性鼻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脾胃虚寒类疾病等。此外,夏天也是利于中药外用的时节,如用中药煎汤洗浴,可以防治多种皮肤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