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浮力的知识点整理

希望大家能帮我整理下浮力这节知识点,要知道那些 掌握那些知道 以及考试常考的知识点 一些例题 希望能一一列举 谢谢了

浮力和压强的所有公式
F浮=P液gv排
F浮=G-F拉
F浮=F上-F下
平衡法:F浮=G物
漂浮时:P物/P液=V侵入体积/总体积
压强:P=pgh
P=F/S

怎样做好物理浮力题
无论是初学“浮力”,还是中考复习,都感到这部分内容越学问题越多,题目越做越难。经常在中考临近时还有很多好同学从各种渠道拿一些“浮力”习题来请我解答。对于该现象,我从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浮力问题是在力、密度、压强学习之后才引入的。大家都知道,这三个内容本身就在中考知识点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学浮力有一定的难度就不足怪了。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并不知道中考的要求,所以感到难学就拼命解题。尤其是一些教师也认为题目越难越有成效,中考把握越大,不惜把一些超纲题、竞赛题也大量地给学生演练,弄得师生都不堪重负,这种高成本(指付出的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
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学好“浮力”是否更好些呢?
一、学好浮力的关键是把力、二力平衡、密度和压强的知识理解透彻
因为浮力实际上是上述知识的一个应用。或者说是在掌握上述知识的基础上,来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其难度大、题型多就成为必然。
例:如图,同一物体分别浸在不同的两液体中,受到浮力分别为F1和F2;物体底面受到两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压强分别为P1和P2,液体密度为ρ1和ρ2,则:F1F2,F1’F2’,P1P2,ρ1ρ2(皆填<,=,>)这里若立即用浮力的几个关系式去计算,实际上是不必要的,也十分困难。但若冷静地看到,物体在A、B容器中,都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漂浮和悬浮的特例),则立即可知F1=G物,F2=G2物,因此F1=F2;其次,联想到浮力是液体向上托住物体的力,该力本质上就是浮力,即F1和F1’,F2和F2’是同一个力,当然有F1’= F 2’。根据压强关系P=FS,因为同物体底面积相同,压力相同,因此P1=P2。最后,可根据F1=F2有ρ1gV1=ρ2 g V 2牞因为V1<V2则有ρ1>ρ2。
二、注意浮力问题中二力不平衡和三力平衡的问题
一般来说,初中物理三力平衡的问题较少,目前正式出现在教材考纲上的为弹簧秤问题,对于这类题,一定要学会简单的受力分析,但不可任意去拓展。
例:2003 年上海中考卷有一浮力题为:体积为1×10 -3米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浮力为
牛,若物体受到的浮力重力的合力为20牛,则物体的重力为牛。对于第一空,很容易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代入数据计算出浮力为9.8牛,但第二空,重力G与浮力方向正好相反,只有G>F浮,才有 G - F 浮=20 牛,因此 G= F 浮+20 牛=29.8 牛三、浮力变化题首先注意因密度或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导致浮力变化。例如:某潜水艇从东海潜入长江,浮力是否变化?有的同学认为潜水艇处于悬浮态,故浮力不变,这显然是错误的,应该注意到V排不变,液体密度变小,故浮力变小。
其次注意把物体放入盛有或盛满某液体的容器中,受到浮力问题是要十分当心的。因为盛有必须考虑盛满和未满两种情况。
例:某物重10牛,轻轻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溢出2牛的水,求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本题若轻易地认为F浮=G排水,就会立即得到F浮=2牛,但这仅仅是在盛满水的情况下的答案。若仔细分析“盛有”,要考虑到未满时,应在放物体后水位上升,先满再溢出,则浮力应大于2牛,而物体若最后漂浮或悬浮所受浮力最大,F浮= G=10 牛,故答案为10牛≥F浮≥2牛。四、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和综合题浮体问题例如:某船体截面可视为5000 米2的矩形,在长江中装货后船体下沉了6米,问装货为多少吨?该题应考虑货在船中却浮在水上,因此G货=F浮=G排水,所以G排水=G货,即M货G=M水G,M货=ρ水V排=ρ水hs=1000 千克/米3,且空气、氦气、氢气的密度分别为:1.29 千克/米3,0.18 千克/米3,0.09 千克/米3,求该球分别充入空气、氦气、氢气后,所受浮力为多大?
该题只需计算出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即可,因充三种气体浮力都一样。
答案是:F浮=ρ液gV排=1.29 千克/米3×9.8 牛/千克×10 米3=126.42 牛总之,不要盲目做题,特别不要做大量难题,因为浮力并非中考中要求较高的知识点。

搞清楚浮力的产生原因是由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的压强不同造成的。也就是说直接原因是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
希望对你有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19
基础知识回顾:
1._______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_______的作用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
2.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形成了_______,因此形成了浮力。
3.静止在液面上的物体叫做_______,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_______力,因此浮力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
4.阿基米德定律告诉我们,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_______所受的重力,写成公式就是_______。
5.用弹簧秤也可以测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_______弹簧秤示数减去物体在_______弹簧秤的示数,写成公式就是_______。
6.物体的浮沉是由物体所受的_______力和_______力来决定的。当_______时,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当_______时,物体加速上浮。当_______时,物体加速下沉。
7.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做_______,轮船的排水量是指_______。
8.气球和飞艇能上升说明物体在_______中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解题指导
[例1]某同学把重力为4.40牛、体积为V米3的圆柱体挂在弹簧秤的下端,分别测量圆柱体在水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下表记录了有关的实验数据。

(ρ酒精=0.8×103千克/米3)⑴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与5或(2与6、或3与7),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⑵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_______,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也越大,且所受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⑶试分析实验序号4的数据,产生弹簧秤示数为零的原因(弹簧秤完好)可能是:_______。
⑷试分析实验序号8的数据,产生弹簧秤示数为零的原因(弹簧秤完好)可能是:_______。
⑸在表中的两个空格处分别填上相应的数据。
分析和解
有关信息分析题的解题思路,已经在压强例题4中阐述过了,这里不再赘述。本题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第⑴问提示“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5或(2与6、或3与7)”的数据,我们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的条件下,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比在酒精中大。联想到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籽液gV排 ,得出的结论是:浸在不同液体中的物体,在排开液体体积相同的条件下,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由于实验中是通过弹簧秤测出物体的浮力,从数据分析无法得到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密度成正比的结论。)
第⑵问提示:“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相关的实验序号应为1与2与3(或5与6与7)。
第⑶问提示:弹簧秤完好,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按比例算得序号4时浮力为4.41牛,此时物体已经漂浮,所以弹簧秤上读数为零。但是,物体的重力只有4.40牛,所以在空格处只能填写4.40牛。
第⑷问同样按比例算得序号8时浮力为3.51牛。这时弹簧秤应该有读数为0.89牛,但是实验中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为零,只有物体已经碰到容器底部,由容器底部提供了支持力这一可能了。
第⑸问的答案为4.40牛;3.51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