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海洋的资料

如题所述

一、基本介绍:
1、海洋面积约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里),近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全球海洋一般被分为数个大洋和面积较小的海。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北冰洋(有科学家又加上第五大洋,即南极洲附近的海域),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
2、海洋即“海”和“洋”的总称。地球的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海洋覆盖。总面积大约为3亿5525万5千平方公里。一般人们将这些占地球很大面积的咸水水域称为“洋”,大陆边缘的水域被称为“海”海洋。少数地球以外的星体也有海洋,一些尚有海洋或冰洋,如卫星土卫六、木卫二,一些行星如火星、金星曾经可能有过海洋或火浆洋。
3、因为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故有人将地球称为“大水球”。四大洋在环绕南极大陆的水域即南极海(又称南部海{Southern Ocean})大片相连。传统上,南极海也被分为三部分,分别隶属三大洋。将南极海的相应部分包含在内,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别占地球海水总面积的46%、24%和20%。重要的边缘海多分布于北半球,它们部分为大陆或岛屿包围。最大的是北冰洋及其近海、亚洲的珊瑚海(介于澳大利亚与东南亚之间,二战时日本和美国曾在这里激战)、加勒比海及其附近水域、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地中海(在欧洲南部与非洲大陆北部之间,以盛产优质葡萄酒闻名)黄海、东海和日本海
二、包括因素:
1、温度
海水温度是反映海水热状况的一个物理量。世界海洋的水温变化一般在-2℃—30℃之间,其中年平均水温超过20℃的区域占整个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海水温度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的变化,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收支状况及其时间变化。一般来说,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因素有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经直接观测表明:海水温度日变化很小,变化水深范围从0—30米处,而年变化可到达水深350米左右处。在水深350米左右处,有一恒温层。但随深度增加,水温逐渐下降(每深1000米,约下降1℃-2℃),在水深3000—4000米处,温度达到2℃-1℃。海水温度是海洋水文状况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常作为研究水团性质,描述水团运动的基本指标。研究海水温度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不仅是海洋学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气象、航海、捕捞业和水声等学科也很重要。
2、盐分
海水所含的盐分各处不同,平均约为3.5%,这些溶解在海水中的无机盐,最常见的是氯化钠,即日用的食盐。有些盐来自海底的火山,但大部分来自地壳的岩石。岩石受风化而崩解,释出盐类,再由河水带到海里去。在海水汽化后再凝结成水的循环过程中,海水蒸发后,盐留下来,逐渐积聚到现有的浓度。海洋所含的盐极多,可以在全球陆地上铺成约厚500英尺的盐层。
3、影响气候
海洋是地球上决定气候发展的主要的因素之一。海洋本身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储热体。海流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热能传送带。海洋与空气之间的气体交换(其中最主要的有水汽、二氧化碳和甲烷)对气候的变化和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0
一、基本介绍:
1、海洋面积约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里),近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全球海洋一般被分为数个大洋和面积较小的海。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北冰洋(有科学家又加上第五大洋,即南极洲附近的海域),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
2、海洋即“海”和“洋”的总称。地球的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海洋覆盖。总面积大约为3亿5525万5千平方公里。一般人们将这些占地球很大面积的咸水水域称为“洋”,大陆边缘的水域被称为“海”海洋。少数地球以外的星体也有海洋,一些尚有海洋或冰洋,如卫星土卫六、木卫二,一些行星如火星、金星曾经可能有过海洋或火浆洋。
3、因为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故有人将地球称为“大水球”。四大洋在环绕南极大陆的水域即南极海(又称南部海{Southern Ocean})大片相连。传统上,南极海也被分为三部分,分别隶属三大洋。将南极海的相应部分包含在内,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别占地球海水总面积的46%、24%和20%。重要的边缘海多分布于北半球,它们部分为大陆或岛屿包围。最大的是北冰洋及其近海、亚洲的珊瑚海(介于澳大利亚与东南亚之间,二战时日本和美国曾在这里激战)、加勒比海及其附近水域、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地中海(在欧洲南部与非洲大陆北部之间,以盛产优质葡萄酒闻名)黄海、东海和日本海。
二、包括因素:
1、温度
海水温度是反映海水热状况的一个物理量。世界海洋的水温变化一般在-2℃—30℃之间,其中年平均水温超过20℃的区域占整个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海水温度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的变化,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收支状况及其时间变化。一般来说,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因素有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经直接观测表明:海水温度日变化很小,变化水深范围从0—30米处,而年变化可到达水深350米左右处。在水深350米左右处,有一恒温层。但随深度增加,水温逐渐下降(每深1000米,约下降1℃-2℃),在水深3000—4000米处,温度达到2℃-1℃。海水温度是海洋水文状况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常作为研究水团性质,描述水团运动的基本指标。研究海水温度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不仅是海洋学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气象、航海、捕捞业和水声等学科也很重要。
2、盐分
海水所含的盐分各处不同,平均约为3.5%,这些溶解在海水中的无机盐,最常见的是氯化钠,即日用的食盐。有些盐来自海底的火山,但大部分来自地壳的岩石。岩石受风化而崩解,释出盐类,再由河水带到海里去。在海水汽化后再凝结成水的循环过程中,海水蒸发后,盐留下来,逐渐积聚到现有的浓度。海洋所含的盐极多,可以在全球陆地上铺成约厚500英尺的盐层。
3、影响气候
海洋是地球上决定气候发展的主要的因素之一。海洋本身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储热体。海流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热能传送带。海洋与空气之间的气体交换(其中最主要的有水汽、二氧化碳和甲烷)对气候的变化和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