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为城乡带来的新变化

谢谢....帮帮忙啦..

国家级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在北仑启动后给北仑教育带来五大变化:
一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课堂上基本没有了以教师为中心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凸现。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一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观,向生活回归的课程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成为教师的新理念。
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以往相比,学生死记硬背明显弱化。在教师提供的自主学习情境中,学生们通过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等途径获得新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并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在调研中发现,新课程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是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新课程促使学生评价多样化。不再只是以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好坏,而重在激励性、发展性地评价学生。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的学习品质、学习水平,教师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主体。期末考试采用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端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并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
四是教研风气空前浓厚。新课程实施以来,无论是教师个人还是教研组集体,研讨教学成为一种自觉行为。除了全区、学区、学校三级网络教研活动外,教师们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分析、随笔,填写实验记录册,并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仅去年下半年以来,关于新课程区级立项课题46个,申报的省市级课题已有4个立项。有1项获省级规划课题一等奖,1项获省级教育科研二等奖,此外还有多项在市级获奖。
五是教师教学成果斐然。得益于课改带来的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去年下半年举行的宁波市教坛新秀评比活动中,北仑教师夺得了初中11门学科评比中的6个冠军,名列全市第一,也是有史以来同类竞选活动中北仑获得的最好成绩。 (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4
一、课程的培养目标变了

过去的培养目标高度概括,非常笼统,难于细化,不好落实。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则非常全面、明确、具体,细化为七条标准:1.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2.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3.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5.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6.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7.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新课程培养目标通过具体化和条理化,把基础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达到什么标准表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容易理解,利于操作,便于落实。

二、开展教学工作的依据变了

过去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师教学的依据和教学管理的依据是学科《教学大纲》,新课程把学科《教学大纲》改为了学科《课程标准》。这不是简单的更名,《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编排更科学,内容更丰富,要求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明白:有好的标准,才会有高的质量。掌握住了《课程标准》,就掌握住了教学工作的精髓,就有了工作的依据和准则。当前,研究和掌握《课程标准》是每一位参加课改实验工作的老师必须首先做好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正确使用《课程标准》的能力。

三、课程结构发生了大的变化

新课程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导致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状况,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为1-6年级,初中阶段为7-9年级。小学阶段以开设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开设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除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实行分科教学以外,其余学科都要向综合方向发展。高中阶段仍以开设分科课程为主,按照三个板块组织教学。即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从小学三年级直到高中三年级,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课程。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改革,解决过去过于偏重语文、数学等学科,弱化其它学科的问题,实现课程设置均衡化,促使学生受到全面和谐的教育,同时,强调综合,强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此外,新课程还要求中小学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使教育教学能够更好地与地方实际和学校实际相结合,培养与地方相适应的各类人才。

四、师生使用的教材变了

现行“九义”教材高度集中统一,全国绝大多数中小学校都是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一套教材,造成了我国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而教材则千人一面,要求则千篇一律的僵化局面。在新课标指导下编写的“九义”实验教材,一改过去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格局,实行“一标多本”、自由选用的政策。目前,在各课改实验区选用的教材不尽相同,版本各异,种类繁多。实验教师使用这些教材以后,普遍感到实验教材克服了原教材存在的弊端,尤其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富有时代气息,繁、难、偏、旧的内容已荡然无存,编排科学,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为师生所喜爱。当然,新课程实验教材也并非十全十美,还需要实验老师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让出版社修改完善。这就要求承担实验任务的老师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正确地使用教材,不断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使教材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以上四个方面的变化,均属宏观方面的变化,在微观方面(即教学方面)也发生了四个方面的显著变化。

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大的变化。过去,教师把转变教育观念当作时髦语言,说在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始终把应付考试、提高分数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一切围着分数转,把考高分的学生当作人才,把考低分的学生视为蠢材、考高分的学生老师喜欢家长爱,考低分的学生老师训斥家长骂。所教班级考得好,教师扬眉吐气身望高,所教班级考得差,教师低声下气矮三分……。通过走进新课程培训,广大教师思想得到解放,观念得到更新,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教师观和学生观;逐步认识到我国的基础教育属于全面发展教育,其目的和任务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凡是能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最终都能成才;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正确的认识,不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不以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相信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不断发展;相信差生能够转变,相信自己的学生一定能够成才;相信把德育放在首位,其他各育才能协调发展,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当然,观念更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课堂教学的方式变了。传统教学强调严密的教学组织形式,课桌怎么摆,学生怎样坐都有严格的要求,教学多以老师包讲、学生包听、老师包问、学生包答、老师包写黑板、学生包抄笔记的形式开展教学。老师整天围着学生转,学生整天围着老师跑,其结果,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新课程实验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积极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学习活动当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两个多月的实验证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是完全可行的。走进小学一年级实验班的教室,可以看到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老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他们能够围绕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并积极发言,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这种场景在非实验班是难以见到的。这种变化是教学改革的一次跨越,它使课堂由单向交流变为了多向交流;使呆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使一部分胆小孤僻的学生变得活泼大方;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把老师当作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和奉献者。老师在教学中具有绝对权威,学生都习惯于把老师的话当作真理,不敢质疑,对老师的命令更是不敢违抗。师生关系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之上,老师扮演着真理的化身、圣人和警察的角色,学生被训练成为缺少个性的羔羊。这样的关系长期得不到改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成长。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展开,教师的角色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新课程实验班上,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老师逐步变成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促进者和研究者。老师和学生关系和谐,互动默契,平等交流,相互激励。老师循循善诱,学生积极思维;老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老师精讲,学生多练;满耳听到的是老师充满爱心、富于启发的语言,满目看到的是师生互动探究知识的热烈场面。这些变化形成了教师善教、学生乐学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的评价方法与手段也发生了大的变化。传统的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看重的是终结性评价,而且主要是以考试成绩论英雄,以分数定成败。考试考得好,就可以一好遮百丑,老师可以评奖晋级,学生可以接受优质教育,导致学校和老师眼里只有好生,差生得到的是冷落和被驱赶。新课程实验要求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变简单评价为综合评价,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评价的主体,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互动化,使评价结果达到最大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学的改进。在实验班里,看到老师为学生精心制作的成长袋中的各种评价资料,听到学生自评或互评以后全班同学发出的鼓励赞扬之声,使人感到新课程实验在评价改革方面已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评价已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助推器,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推动力。总之,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必然带来方方面面的变化。虽然这些变化目前还不怎么显著,还没有形成主流,但是,相信随着实验范围的扩大和实验成果的推广,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全新的基础教育将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