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杜甫得到消息后为题的 作文

如题所述

以杜甫得到消息后为题
杜甫喜欢自称“杜陵布衣”或“杜陵野老”。“布衣”也好,“野老”也罢,都是文人来把仕途上的失意惆怅转化为自我安慰乃是自我炫耀的一种遮人耳目的手段。至于“杜陵”,则代表着杜甫的家族荣耀,也就是时人所称的郡望,虽然杜甫自己出生在河南巩县的南瑶湾村。开元二十九年(741)寒食节的那天,三十岁的杜甫写过一篇《祭远祖当阳君文》。这位当阳君,就是杜甫的十三叶祖,曾任西晋驸马都尉镇南大将军当阳成侯的杜预。在整个家族中,杜甫念念不忘,经常在诗文中拿出来让世人景仰同时用来激励自己的,就是这位先祖。杜预不仅为国家的统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所谓“缮甲江陵,祲清东吴”,还为民族的文化进步做出了巨大努力,即“《春秋》主解,槁隶躬亲”,后人称之有“《左传》癖”。总之,这位先祖的文治武功都是那样的耀眼夺目,如一颗闪亮的星星指引与注视着他的后裔,所以杜甫在祭文中诚惶诚恐地表示他“不敢忘本,不敢违仁”。更重要的是,在杜甫看来,杜预还给这个家族奠定了优秀的传统与良好的基础,即“传之以仁义礼智信,列之以公侯伯子男”,“奉儒守官”。具体的好处则是“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即可以不交纳租税,可以不去前线当兵作战。当然,在那个特别的时期,还是有人为此感到惋惜,杜夫子这样忧国忧民,可惜还是隶属“地主阶级”。
除杜预外,杜家中令诗人倍感自豪地还有诗人的祖父杜审言。杜审言是则天皇帝时期的诗人,名气很大,脾气更大,曾与李峤、苏味道、崔融合称“文章四友”——这“四友”比起初唐“四杰”,文章水平虽然差一大截,但官位却高好几个级别,他们也有足以自豪的地方来弥补艺术上的差距。杜审言与他的孙子在性格上也很不相同。杜甫为人很低调,总是表示要谦虚地向前辈学习,如果有人要嗤笑前人,他马上会挺身而出维护正义。他的祖父正好相反,惟恐人家鄙视他,所以故意显得傲慢与狂妄,曾放言说论文学水平,即使屈原、宋玉再世也会退避三舍甘以学生自居;论书法水平,王羲之再生也会望尘莫及甘拜下风。对于当世的名人,杜老先生更不客气。有天,他突然神秘兮兮地对人说苏味道就要死了,旁人很奇怪,问其原由,他解释说:我的文章写得如此这般好,苏味道见到后肯定会羞愧而死。后来,这老人家病重,宋之问等人去探望他,老先生说:我活着的时候,骑着你门头上,使你们无法出头;现在我要死了,你们终于有机会扬眉吐气了。
对于这位杜老先生,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很客气,很少加以斥责,因为杜甫很爱护他的这位长辈,曾经说“吾祖诗冠古”(《赠蜀僧闾邱师兄》),又说“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天宝四载(745),杜甫还未成名,李邕与他聊天,谈起前辈诗人,对杜审言评价很高,杜甫相当激动。大历元年(766),也就是二十一年后,杜甫还没有办法忘记当时谈话的那个场面,在《八哀诗》中写道:“例及吾家事,旷怀扫氛翳。慷慨嗣真作,咨嗟玉山桂。”后世的批评家在褒扬老杜时,有时也会捎带称赞杜审言几句,这就使杜审言地位,较之其他“三友”,一直居高不下。在评论杜审言时,人们也会首先介绍他是老杜的祖父,自然也就达到了肃然起敬的效果。如宋人王得臣《麈史》云:“杜审言,子美祖父也。则天时以诗擅名,与宋之问倡和,有‘绾雾青条弱,牵风紫蔓长’,又‘寄语洛城风与月,明年春色倍还人’。子美‘林花著雨胭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又云‘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虽不袭其意,而语脉盖有家风矣。”王得臣包括宋代著名的藏书家陈振孙还煞有其事地说,杜甫的诗写得这样好,那是家风所至,继承了祖父的良好传统。这些似是而非的话欺骗了不少淳朴的读者,甚至有些所谓的大家也相信了这一天真的说法。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家风对老杜的影响。杜审言对作诗与书法很自负,老杜首先认真学习的也正是这两个方面。大历元年(766),杜甫卧病夔州,写过一些自传性的叙事诗,讲述了他从幼年学诗起,历叙漫游齐、赵,洛阳失第,长安十年,经安、史之乱到滞留巴蜀的生活。如《壮游》中有一段为: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历来人们都把杜甫的诗歌看成历史的见证,所以杜诗有“诗史”一说。《新唐书·文艺传·杜甫传赞》云:“(杜)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后来清人仇兆鳌在《杜诗详注》序言中总结说,宋人称杜甫为诗史,明人称杜甫为诗圣;称诗圣是因为杜甫立言忠厚,可以垂教万世也。杜诗“诗史”的价值,已毋庸赘言,但杜诗之所以号称“诗史”,并非他一开始就立意写出史诗,他更多的从个人的经历中去感受时代的变迁,所以较早赋予杜诗“诗史”的《本事诗》说:“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可见孟棨等人认为,杜诗之所以为“诗史”,首先还是把他个人的经历全面展示出来了。他的诗歌,即使是诗史,也是他个人眼中的历史。这些历史,首先是老杜个人的历史。
从《壮游》诗中,我们可以了解老杜童年的相关信息。比如他七岁就开始写诗,后来杜甫又在《进雕赋》中说“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有千余篇”。看来,老杜还是有心人,把他七岁的作品都用心地保存下来了。九岁的时候,杜甫开始练习书法,不过这时他临摹的不是他祖父的字,而是唐初书法大家虞世南的字体,因为在《赠虞十五司马》中,诗人明确地说“远师虞秘监”——如果这句诗不是老杜临时胡诌用来吹捧糊弄对方,那就说明老杜明显对祖父的书法缺少信心,因为虞世南刚好是学王羲之的,而祖父杜审言又声称可以做王羲之的老师。大约在十四、五岁左右,老杜就经常出入考场了。考试成绩如何呢?老杜没有夸耀,估计是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他所得意的是当时的文坛名宿都很器重他,在另一首自我推荐的诗篇《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中,老杜有些夸张地说大才子李邕请求与他见面,王翰希望能够把家搬到他的隔壁做邻居,即“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这两句诗如果倒过来解读,可能更接近事实,可以确定的信息是老杜曾经拜访过李邕、王翰,大家可能认为老杜有潜力,会成为班固、扬雄那样了不起的文学家。这种鼓励的话语,我们经常在各种传记中见到,大致是百发一中,老杜总算没有让他们看走眼。
天宝十四载,四十三岁的杜甫在长安进献《奉西岳赋》,在表文中他介绍自己“少小多病,贫穷好学”。从各种材料来看,诗人肯定是“贫穷好学”的。至于“少小多病”,似乎也是事实,只不过当是婴幼儿期间的事情了。在杜老寥寥无几的墓志铭中,有一篇情真意浓的《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主人公是他的二姑。杜甫的母亲,在生下他不久之后就与世长辞了,杜甫的哥哥也很小夭折了,这个苦命的“杜二”——他排行第二,李太白写给他的诗歌就名为《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只好寄养在他二姑家中,他的继母生下了诸多的弟妹如杜颖、杜观、杜占、杜丰等,自然无力照顾他。有次,杜二与姑母的儿子同时病倒了,巫医说,靠房柱子东南方睡觉就可能痊愈。二姑的儿子原本就睡在那个地方,这时便与杜二调换了位置。时隔不久,杜二奇迹般的痊愈了,而二姑的亲生儿子却死去了。多年以后,每念及这件事,诗人都情不能已,这种片段的记忆反复强化,也让他感觉到自己从小体弱多病。
但十多岁以后的杜甫却是生龙活虎的。在《百忧集行》中,他回忆道: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想想严肃的诗圣,在十五岁的时候还是那样顽皮,像个精力充沛的小黄犊,四处跑来跑去,又如淘气的小灵猴,在树上晃来荡去,真令人莞尔。事实又一次证明,苦读是必要的,游戏也是不可或缺的,诗圣也有愉快轻松的童年。
2.豪饮
在《壮游》一诗中,杜甫说他“性豪业嗜酒”,这话很让人纳闷,杜老夫子也喜欢喝酒,而且是那种很豪放的狂饮?仔细想想,似乎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唐代的才子们有几个不嗜酒呢?有人曾经说,杜甫坚决反对酗酒,因为在《赠李白》一诗中他明确地告诫对方不要“痛饮狂歌空度日”。这也许是一种误解,杜甫所反对的可能只是无所谓的耗费青春与生命而已。对于酒,他也有很浓厚的情感,而且情感之深并不亚于“李酒仙”。有好事者进行过深入调查:李酒仙现存诗文大约1050首,与酒有关的约170首,比例大约是16%;杜老夫子先存诗文约1400首,与酒有关的约300首,比例大约是21%。数字显然是最具说服力的,那么为什么杜老夫子没有给我们留下酗酒的不良印象的?可能是他饮酒时不招摇、不张狂,即使嗜酒,但从来不醉,酒品很好,所以让我们忽视了他这个爱好,在《曲江二首》里,他说:“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喜欢喝酒,却点到即止,并不做牛饮状,这就是饮酒的至高境界。
同时,杜老夫子总把饮酒当作一种奢侈的享受,他喝酒时的窘况,好比邻家的一位老人家,在辛劳之后喝两盅来解乏,还有谁忍心去斥责他?李白喝酒时是一掷千金,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是在“长安市上酒家眠”;杜甫则是喝的自家酿造的陈酒,在《客至》中,他自述道:“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家中临时来了客人,应该拿出最好的酒来款待吧,可是连残存的陈酒也是旧酿,菜肴熟食都没有多余的,而且住在偏僻的角落,想去赊买都找不到酒店,这是何等潦倒和窘迫。有时客人来得突然,家里残酒都没有了,只好就向邻居借酒,“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夏日李公见访》)。偶尔上街喝酒,也是一头钻进不起眼的小酒家,喝那种掺水的老酒,这样的酒又能醉人呢?正所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逼侧行赠毕耀》)。即使这种深巷里的烧酒,杜老夫子还嫌它价高,没有钱去常喝。不经意发了一笔小财,手中有了点闲钱,他也会痛痛快快地喝个高兴,“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醉时酒》),可这种机会毕竟很少,不象李酒仙手中很宽裕,即使手紧的时候,所到之处,大伙儿也是争先恐后地邀请他喝酒,从来不为缺少喝酒的机会而担心,也从来不为付账发愁。酒瘾上来了,手头没有钱,怎么办呢?杜老夫子只好“时时乞酒钱”(《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腆着脸向人借贷,“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草堂即事》);或典衣买酒,“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曲江二首》),结果是“酒债寻常行处有”(《曲江》)。为了饮酒,他也要做一些他不喜欢的事情,比如担任他很瞧不起的卑贱官职,“耽酒需微禄”(《官定后戏赠》)。
更重要的是,杜老夫子喝酒的时候也是那样忧心忡忡,也是那样忧国忧民,那样让人心酸。李酒仙喝酒,也有借酒消愁的时候,不过在酒的帮助下,他很快就会沉醉在想象的世界中激昂起来;杜老夫子借酒消愁,却一头扎进苦闷的世界里,长时间都不冒出头来换口气,让读者潸然。杜老夫子也有拚却一醉的时候,但让人觉得是佯狂,骨子里依然是落寞与焦虑。“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绝句漫兴九首》),“狂歌遇形胜,得醉即为家”(《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野亭》),这些诗句似乎很潇洒,有尘外之想,却不免落了痕迹,让人堪破了他的内心。“百壶且试开怀抱”(《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杜位宅守岁》),哪怕是暂时的烂醉如泥、放浪形骸,他也做不到。他活得实在太清醒了,“只今未醉已先悲”(《乐游园歌》),他无可逃避,“脱身无所爱,痛饮信行藏”(《壮游》)。“此诗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乐游园歌》)。
杜甫的饮酒诗是那样朴素而真实,真实得近乎琐碎,但惟其琐碎,所以更耐咀嚼,往往余香满口。李白的饮酒诗是那样潇洒出尘,飘逸得几乎看不到日常生活的影子,但惟其飘逸,往往高处不甚寒,难以久居。所以《围炉诗话》感叹道:“子美之诗,多发于人伦日用之间,所以日新又新,读之不厌。太白饮酒学仙,读数十篇倦矣。读杜集,粗语、笨语有之,曾无郛廓语。”
3.壮游
从杜甫的《壮游》一诗来看,他的豪饮可能是在“不知愁滋味”的时候,因为诗歌接下来叙述了他漫游经历。杜甫一生共有三次漫游,历时长达十年之久。唐代诗人大多喜欢漫游,有人说那是他们认识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行万里路”确实为我们贡献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但倘若以为这些诗人是为艺术而不畏艰辛四处奔波,则未免抬高了艺术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有些诗人的确对自然有种本能的亲近,也有一些诗人因为“江山之助”而诗歌水平大幅度提升,但这都无法掩盖大多数诗人们以漫游来获取仕进的初衷。后人很羡慕唐代诗人的飘逸与潇洒,塞北江南,自由往来,无数风光尽收眼底,其实这也只是看到了他们风光的一面,在饱览祖国大好风光的背后,又有多少人注意到了这些诗人的劳顿、疲惫与无奈?衣食无忧,闲极无聊,出去随便逛逛,自然很快意。可忧心如焚,前途茫然,衣衫褴褛,潦倒不堪,还得打起精神吹捧对方、推销自己,一次又一次重复同样的话语,这样的“旅游”,有谁愿意?功成名就、志得意满的诗人,有几人还有兴趣漫游?
但他们毫无选择。冯至先生说,那时候一般考官的判断能力都很弱,他们的取舍标准就是考生在社会上的声名。如何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呢?在一个信息很不畅通的时代,最佳方式就是走出去,到大都市去,到最热闹的地方去,到权威们居住的地方去,大声告诉他们自己很有才。这样的经历,王维有过,李白有过,杜甫也不例外,只是游走的圈子不同,游说的对象不同。漫游者的心情也在游说过程中悄然发生变化:最开始兴高采烈,趾高气扬,非高官厚禄而不取,对风景民俗也非常好奇;随之筋疲力尽,没精打采,但求有人赏识,不问价钱高低;最后则是眼神黯淡,心灰意冷,对工作岗位丧失了信心,只祈望对方大发慈悲,能让自己填饱肚皮。
开元十九年(731),二十岁的杜甫正式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涯,虽然前一年他曾北渡黄河,但那主要是逃难(水灾)。他自己也说,浪迹天涯“实自弱冠之年”(《进三大礼赋表》),而他漫游的第一站是吴越。吴越风景如画自然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那里有他的亲戚,一位姑父在常熟当主簿,一位叔叔在武康(浙江德清)当县尉。初出茅庐的书生,需要照顾与提携。不过,此时的杜甫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新奇,至于声名与仕途的要求还不迫切。他一路走来,关注的是当地的风流人物与风土人情:
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枕戈忆勾践,渡浙想秦皇。蒸鱼闻匕首,除道哂要章。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壮游》)
诗人到过哪些地方呢?当时他已经到了姑苏,即现在的苏州地区,甚至在江边做好了渡海东上的准备,可惜没有能够成行。诗人说,中老年以后他一直为此遗憾,错失了一次到当时的扶桑即现在的日本去漫游的机会。到如今,我们依然为诗人感到遗憾,如果他能成行,又该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在苏州,他曾去虎丘山探寻阖闾荒凉的坟墓,去石壁探访峭拔幽深的剑池,去长洲苑观赏亭亭玉立的荷花,去嵯峨的阊门拜谒肃穆的太庙。后来,诗人又沿着当年秦始皇东巡的路线,渡过钱塘江,登上会稽山,游览鉴湖,泛舟剡溪。
这次漫游,江南给诗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青春做伴,意气风发,对未来有无限的憧憬,如何能不陶醉在秀丽的景色中呢?很多年后,想起阳光灿烂的岁月,他就会忆起这次江南之行;想到江南,他就会怦然心动。遗憾的是,他只有在梦中温习这江南秀色,终其一生,他再也没有机会故地重游。二十出头的诗人,只是一颗稚嫩的小树苗,诗歌水平还远没有成熟,此次江南之行,虽然亦有诗篇留存,但显得稚气未脱。秀丽的江南,没能等到诗人长成参天大树的那一天,这是诗人的遗憾,也是江南的损失,不然,在诗圣的笔下,江南又会是怎样的袅娜呢?
开元二十二年(734),二十三岁的杜甫回到故乡巩县,准备参加来年的科举考试。当时的选拔途径主要有生徒、乡贡与制举三种。第一种是由学馆选拔,第二种是乡里举荐,第三种则是皇帝直接挑选。杜甫通过了乡里保荐、州里甄选,作为“贡品”即乡贡进献到中央,接受礼部的挑选。年轻的杜甫心高气傲,在《壮游》里说他此时“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意思是连屈原、贾谊、曹植、刘桢这样的文学大家都没有眼里——这可能是受到了祖父杜审言的影响,可惜无情的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这年的主考官是名士孙逖,以知人善任著称于世,因选拔了颜真卿、李华等人而享誉朝廷内外。此次登第的二十七名进士中,也有不少人是中唐时期文坛上的风雨人物,如贾至、李颀、萧颖士等。他的失利,还是客观地反应出他当时的实力与影响。
杜甫此时毕竟很年轻,对这样的挫折他还没有放在心上,至于考试的艰辛与仕进的困顿也还很遥远,未来的道路那样漫长,何必早早地烦躁不安呢。落第的诗人虽然懊恼,却不沮丧,他很快兴高采烈地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漫游,《壮游》云: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鶬。 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快意###年,西归到咸阳。
放歌丛台,狩猎青丘,驰马逐售,放鹰捕鸟,何等快意。这次漫游地点选择在齐赵,原因之一还是省亲,他的父亲杜闲正在兖州司马任上;漫游的时间远远长于第一次,开元二十九年(741),诗人才意犹未尽地回到老家;至于漫游心情与状态,诗人用了五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裘马颇清狂”,“裘马清狂”后来多次为研究者引用,成为杜甫青春的写照。这也让我们感觉几分诧异。我们所熟知的是“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的杜甫,是“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的杜甫,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骑马射箭、狂歌轻狂、跌宕豪放的杜甫却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前人对这样的杜甫也很陌生,王嗣奭在读完杜甫的《壮游》诗后说道:“此乃公自为传,其行径大都似李太白。然李一味豪放,公却豪中有细。”他还说:“观其吴越、齐赵之游,壮岁诗文,遗逸多矣,岂晚岁诗律转细,自弃前鱼耶?”王嗣奭肯定地指出,早年的杜甫与李太白行径相似,豪放张扬。他还进一步推测说,杜甫早年的诗风可能也属于粗放型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