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霍的两项重要的技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声誉日隆的郭霍转到了柏林工作,他又研制成功两项重要的技术。第一,他使用了从珀金时开始就已经合成制造的苯胺染料。他试用这些染料是为了了解是否有可能使用它们来对细菌进行染色,以利于研究工作的进行。(未经染色的细菌呈半透明状,所以很难看清楚。) 此外,郭霍从利用液体培养基在生物体外培养细菌,又进而使用了象明胶这样呈凝胶体状的固体培养基。从海藻中提取的一种络合碳水化合物--琼脂培养基--是一种异常合用的良好的凝胶体。这种凝胶体本身不可食用,但是可能同富有营养的肉类搅拌在一起。开始时,郭霍使用平玻璃片培养细菌,后来他的助手佩特里(J.Petri)在1887年改用了带盖的玻璃浅碟。自此以后,这种佩特里碟便被洞用下来。 细菌在凝胶体上是无法移动的。一个孤立地固定在胶体的某一点上的细菌,通过分裂和再分裂,就会产生一块衍生的菌斑,这是一个全部丛聚在一起的源出一个品种的菌落。然后,细菌可以移种到动物身上,或是再培养新的菌落(当然是特定的菌株。)可是在液体培养基里,多种不同的细菌就会无休止地搀混在一起,要把它们分开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可以说,郭霍的固体培养基标志了合理培养细菌方法的开始,也标志了巴斯德细菌学说的最后胜利。 郭霍制订了正确地鉴定致病因素的规则。在患病的动物体内一定能够找到微生物。经过培养,这种微生物一定能够在健康的动物体内引起疾病。新染上疾病的动物,一定会产生与原先的动物体内发现的相同的细菌。 利用这些规则和技术,郭霍成功地分离出了若干种疾病的特有的细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