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渚纪闻先生自海外的文言文翻译

如题所述

翻译:

苏轼从海外回来,到赣上,住在水南,每次过郡城时,总要带一个药囊,遇见有病的人,就给他发药,并开药方给他看。每到寺观这样的地方,好事的人以及僧人道士们,凡是想得到苏轼字画的,必定预先就打听好了他的行程,在他将去的'寺观准备下了很多好纸,并在纸的下面写好了自己名字,堆积在案子上,恭敬地等候。

苏轼见面一笑,也不详细询问,提笔挥洒,将作品按上面的名字送人。到天黑画、写累了而案子上的白纸还有很多,就笑着说:“天晚了,恐怕写不完这么多,可以把你们的书斋名或者佛偈告诉我。”到大家回去的时候,人人都有收获,高兴地散去。

北宋·何薳撰《春渚纪闻》原文:

先生自海外还,至赣上,寓居水南,日过郡城,携一药囊,遇有疾者,必为发药,并疏方示之。每至寺观,好事者及僧道之流,有欲得公墨妙者,必预探公行游之所,多设佳纸,于纸尾书记名氏,堆积案间,拱立以俟。公见即笑视,略无所问,纵笔挥染,随纸付人。至日暮笔倦或案纸尚多,即笑,语之曰:“日暮矣,恐小书不能竟纸,或欲斋名及佛偈者幸见语也。”及归,人人厌满,忻跃而散。

创作背景:

此书10卷,前5卷题为《杂记》。记述仙道异事、民间奇闻,宣扬人生寿夭、官位爵禄乃前知前定:谶语、经文、梦境、道术的灵验神效,多属荒诞无稽之谈。但从中可以了解宋时士大夫的迷信观念及民间习俗。其中也偶有可资参考的史料,如卷四“宗威愍政事”条所记靖康之变后开封物价涨跌情况等。

卷六为《东坡事实》,所引诗、文,往往是苏轼诗文集中所没有的,多为辑佚者所取。卷七为《诗词事略》或杂记唐人及本朝人诗词轶事,以本朝为详;或订正前人诗句中错误。卷八、卷九为《杂书琴事》(《墨说》附)、《记砚》,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

卷十为《记丹药》,则颇有不经之语。此书最初刊入《宝颜堂秘籍》,仅5卷;后毛晋得全本,复收入《津逮秘书》中。但《津逮秘书》本于第9卷仍缺一页,故以后出的《学津讨原》本为最全。卢文□有《春渚纪闻补阙》1卷,收入《抱经堂丛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27
《春渚纪闻·馈药染翰》原文:
  先生自海外还,至赣上,寓居水南,日过郡城,携一药囊,遇有疾者,必为发药,并疏方示之。每至寺观,好事者及僧道之流,有欲得公墨妙者,必预探公行游之所,多设佳纸,于纸尾书记名氏,堆积案间,拱立以俟。公见即笑视,略无所问,纵笔挥染,随纸付人。至日暮笔倦或案纸尚多,即笑,语之曰:“日暮矣,恐小书不能竟纸,或欲斋名及佛偈者幸见语也。”及归,人人厌满,忻跃而散。
‍  翻译如下:
  苏轼从海外回来,到赣上,住在水南,每次过郡城时,总要带一个药囊,遇见有病的人,就给他发药,并开药方给他看。每到寺观这样的地方,好事的人以及僧人道士们,凡是想得到苏轼字画的,必定预先就打听好了他的行程,在他将去的寺观准备下了很多好纸,并在纸的下面写好了自己名字,堆积在案子上,恭敬地等候。苏轼见面一笑,也不详细询问,提笔挥洒,将作品按上面的名字送人。到天黑画、写累了而案子上的白纸还有很多,就笑着说:“天晚了,恐怕写不完这么多,可以把你们的书斋名或者佛偈告诉我。”到大家回去的时候,人人都有收获,高兴地散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6-26
你确定没有标点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