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陇佑诗中可以看到杜甫什么样的品格和精神境界?

ER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杜甫辞去华州司功一职,携家眷前往秦州(今甘肃天水),开始了他的陇右之行,后转至同谷(今甘肃成县),徘徊月余,遂由同谷而取道剑门入蜀。在寓居陇右的短短四个月间,杜甫写下了一百一十七首诗,从一定意义上说,陇右诗真正开始了杜诗的新变,具有独特的内涵。与其早期诗歌相较,成就巨大,诗人将社稷民生之忧患、个人的生活艰辛和内心苦闷哀愁,深刻地融入诗中,处处体现出一种悲苦的色彩,具有很高的美学意蕴。杜甫对这种悲苦的理解以及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使杜诗进一步走向成熟,从而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比较有名的:《秦州杂诗二十首》,《月夜忆舍弟》,《天末怀李白》,《梦李白二首》,以及《发秦州》,《发同谷》。

杜甫陇右诗内容丰富,艺术精湛,在杜诗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诗作在抒情方面亦颇具个性化特征,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是抒情范围广泛,思想内涵深厚,既抒发了伤世之情,更表达了悲己之意,并抒写了亲情和友情等;二是抒情方法多样,既有直接抒情,亦有借景抒情,用典抒情,通过叙事以抒情等;三是情感抒发强烈,表现在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鲜明突出,感情炽烈,作品中充满着浓厚的悲剧气氛和忧郁的情感色彩,能给读者以震撼。
从陇佑诗中可以看到杜甫忧国忧民之情始终与自己命运相联系因而显得悲而高、忧而壮、愤而慨、怒而郁。
陇右诗歌,乃濒于绝境的诗人杜甫,以海涵地负之才力、感同身受之体验、民胞物与的情怀,物我一体,由个人之不幸,背负承载起民生社稷之艰难不幸,镕铸成几乎篇篇精绝的诗歌,激荡心魂,令人唏嘘不已。杜甫的伟大,正在于其能够推己及人,承载民生悲苦,从而使其思想达到很高的境界,所思考的问题更加深刻和广大。陇右时期的杜甫,正具有承载民生疾苦的绝大魄力,从而完成了其思想、人格以及诗艺上的建构(诗艺建构另有专文论述),以一个“伟大”诗人的身份出现于历史上,更以其“诗史”的卓著成就彰显了这一“伟大”诗人所具有的超越性的深刻思想、充沛而鲜活的人格力量以及杰特的诗艺成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