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

就是毕业答辩时候需要的发言稿。大概在五分左右吧。望快点 事情急!!!

冲压模具的原理 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 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一、冲压模的工作过程:

落料冲裁模,其工作原理如下,直接或问接固定在上模上的组成模具的上模, 它通过模柄与冲床滑块相联结。固定在下模上的零组成了模具的下模,并利用压板固 定在冲床的工作台上。上模与下模通过导、导导向。工作时,条料靠着挡料送进定位, 当上模随滑块下降时,卸料先压住板料,接着凸冲落凹上面的材料获得工件。这时工 件卡在凸模与顶块之闻,废料也紧紧箍在凸模上。在上模回升时,工件由顶块靠顶板 借弹簧的弹力从凹模洞口中顶出;同时箍在凸模上的废料,由卸料板靠弹簧的弹力卸 掉,再取走工件,至此完成整个落料过程。再将条料送进一个步距,进行下一次冲裁 落料过程,如此往复进行。
二、 冲压模的分类:
1、敞开模: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制造易、成本低、但寿命低、精度差、
适于精度要求不高,开头简单,小批量或试制的冲裁件。
2、导板式:精度比敞开模高,适于开头简单,工件尺寸不大的冲裁件。要求压 力机行程不大于导板厚度。
3、导柱式:导柱导向保证冲裁间隙均匀,冲裁件的工件尺寸精度高,模具使用 寿命长,安装方便,适于大批量生产。
4、连续模:条料要求精确定位,使内孔与外形相互位置精度得到保证。生产率 高,具有一定的冲裁精度,适于大批量生产。
5、复合模:冲压件的内外形相互位置精度高,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4
冲压模具又被称之为冷模,它是利用冲压机压力作用在模具上,使放在模具中的金属产生形状的变化。从模具的功能分有拉伸模.冲裁模.折弯模.铆接模等.拉伸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相同形状的凸凹模通过压料板压住料将金属材料按设计需要加工出各种几何立体的产品。其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例如冲床压力,金属材料的拉伸率,产品几何图形的复杂程度,模具压料力,模具间隙等。冲裁模有简单的单冲模和结构复杂的连续模,主要考虑的是机床压力,模具冲裁力,模具卸料力,冲裁间隙及复杂形状的结构合理性问题。折弯模有很多种,有冲直角的,锐角的,钝角的,还有折复杂的几何形状的。铆接模一般很简单,主要是铆接冲头的直台和R角要取合适就可以了,只是简单说说希望能帮到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8-02
五金模具是在工业生产中,用各种压力机和装在压力机上的专用工具,通过压力把金属材料制出所需形状的零件或制品,这种专用工具统称为五金模具。
工艺性质
(1)冲裁模 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如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
(2)弯曲模 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著直线(弯曲线)产生弯曲变形,从而获得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工件的模具。
(3)拉深模 是把板料毛坯制成开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的模具。
(4)成形模 是将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图凸、凹模的形状直接复制成形,而材料本身仅产生局部塑性变形的模具。如胀形模、缩口模、扩口模、起伏成形模、翻边模、整形模等。

工序组合
(1)单工序模 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的模具。
(2)复合模 只有一个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3)级进模(也称连续模) 在毛坯的送进方向上,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连续模(级进模), 压力机在一次冲压行程中,采用带状冲压原材料,在一副模具上用几个不同的工位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冷冲压冲模,模具每冲压完成一次,料带定距移动一次,至产品完成。
连续模在冲压过程中材料料带始终向一个方向运动;模具内部料带切断后向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方向运动的叫级进模;料带送料在模具内部完成的叫自动连续模;在一个冲压生产链上用不同工艺的冲压模具用机械手或其他自动化设施,采用模具或者零件移动完成工件冲压加工额定模具叫多工位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6-20
五分钟的发言稿,兄弟,给我猛加分吧,我话时间给你写下来。五分钟,能播放多少字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