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区别

如题所述

细胞周期中DNA为了实现细胞生理需要而体现的不同形态(间期是染色质,分裂期是染色体)。
从构成上来看,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染色质是由DNA和许多组蛋白8聚体构成的核小体链,而后以每圈6个核小体进一步盘绕形成30nm纤丝的染色质2级结构。染色体是在此基础上结合了核骨架蛋白形成150nm突环,进而形成300nm玫瑰花结(6个突环),再进一步组成700nm的螺旋圈(每圈30个玫瑰花结),最后螺旋圈组成1400nm的染色体。所以在构成上主要就是染色体比染色质多结合核骨架蛋白,是染色质的高度螺旋结果。

纠正一下,并不是说不怎么区分这两个概念,主要是因为这两个概念主要用于描述细胞周期中的遗传物质形态的时候使用的,其他地方很少使用(特别是染色质)。在遗传学上一般都是使用基因和DNA这两个概念的,而不是统用染色体,染色体也就在讲染色体重组交换的时候用一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9
第2个回答  2019-10-04
它们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伸展的染色质形态有利于在它上面的DNA储存的信息的表达,而高度螺旋化了的棒状染色体则有利于细胞分裂中遗传物质的平分.
第3个回答  2020-03-09
答案A是染色质名称的由来;
答案B说的是染色质的组成;
答案C说染色质与染色体其实是同一物质在两个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应该是正确的;
答案D明显错误,染色体与染色质是同一物质的两种不同状态,其主要成分是DNA与蛋白质。
第4个回答  2019-01-19
在分裂期的末期,螺旋化的染色体状态变为丝状的染色质状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