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不迷茫?

如题所述

一、认真思考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很多大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是因为他们不清楚未来要走向哪里。这里建议学生一定要想清楚未来的职业方向,只有未来职业方向清晰,你才能知道大学的时间可以如何合理利用。比如你想成为一名记者,而你所学的专业刚好是传媒或者汉语言类的专业,那么在大学期间,除了把专业科目学好,你还会懂得利用校报、广播电台等平台来锻炼自己。
当然,对于那些完全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干什么的学生来说,思考未来职业方向可能会陷入一段时间的混沌,但是学生只要认真地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去思考,往往很快就能找到方向。
实在找不到未来的职业方向的学生,那就认真学好目前所就读的专业,至少不管未来如何迷茫,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会让你拥有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

二、分析自我优劣势,及时扬长补短。对自我有清晰的认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当你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你更容易获得一些机会,也更容易把握住一些机会。比如你擅长思辨,那么当有班级辩论、学院辩论等活动时,就能利用这些活动为自己争取一些名誉奖项,提高自身竞争力。当然,知道自己的劣势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尽可能去做出改变。比如你不擅长社交,那么这个特质是否会影响到你未来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如果会,那么就要想方法去调整。当然,对于社恐人群,我的建议向来都是“先接纳自己,然后与人为善即可”。
总之,对自我有清晰认知,剖析自我优劣势,利用大学四年时间去慢慢完善自我,才能不辜负大学美好时光,也会让自己在毕业之际收获满满。

三、争取各项奖学金和专业技能奖项。不管学生在大学里是否思考清楚未来职业发展目标,只要心存希望于毕业之际能获得大平台的青睐,拥有更多职场选择机会的学生,都要把“奖学金”“专业技能奖项”这两件事作为大学学业生涯中争取的重要事项。作为农村学生,只要想毕业留在一二线城市发展,更要这么做。奖学金和专业技能奖项,基本折射出毕业生所具备的潜力,比如学习能力、抗压能力、专业能力、应变能力等。
总之,大学四年里,保持学业成绩优异、参加专业技能比赛、多参与班级或学院举办的活动等,是自我增值的途径和方式,也是我们为自己增加未来发展可能性的保障。

四、不与他人比较,特别是家里有钱的同学。大学里什么样的学生都有,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家境情况也千差万别。学校在安排住宿时,往往会随机安排,而这也会出现一种现象——同宿舍的学生从家境、长相、性格、价值观等都存在差异。作为农村出身的穷学生,当面对同宿舍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或者他们爱翘课、玩游戏、睡大觉等,一定要保持理智,不要为了合群而有样学样。
要知道,他们敢这么做,是因为有父母在背后做支撑,他们吃吃喝喝,甚至挂科,一毕业依然有父母为他们找好一份工作,过着不错的生活。可是你却没有这样的资本,一毕业可能就面临失业。因此,保持清醒,对自我处境有清晰的认知,并为自己的未来去努力,才是我们应该去走的道路。也许一路奋斗会很孤独,可是这是我们想要过上一个相对好的生活和人生唯一的捷径。
五、别相信所谓“裸考”或者“多一分都浪费”等言论。大学里有太多学生会在考试后说“我都是裸考”“裸考就过了,很容易”,或者高喊着“60分万岁”“60分就好,多一分都浪费”等,这些言论都是不靠谱的。我们必须承认部分学生智商偏高,他们临时抱佛脚也能考出很高的分数。可是,如果你并非属于这类学生,就别去做这样的尝试。
要知道,学生有考研计划、有申请奖学金计划,都要尽量去争取优异的成绩。大学里混日子的人多,优秀的人也不少,而你要考研、申请奖学金,到时学业成绩就会是衡量标准之一,需要与优秀的人去竞争有限的名额,而成绩越优异越有胜算。
总之,脚踏实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要轻信那些“裸考”和“多一分都浪费”的言论。学习态度上不要敷衍,更不要抱着侥幸心理。
最后,关于准大一新生要如何度过大学生生活这个问题,我们再来总结一下。一、认真思考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二、分析自我优劣势,及时扬长补短。三、争取各项奖学金和专业技能奖项。四、不与他人比较,特别是家里有钱的同学。五、别相信所谓“裸考”或者“多一分都浪费”等言论。以上几点建议,我想,对于想走出自卑的农村大学生,合理规划好大学学习生活、笃定走向未来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0
之所以迷茫,大都是因为有很多选择,却不知道哪个才是最好的。
我最迷茫的时候,是从读研究生开始一直到毕业工作的前几年。
那时候我一边想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一边想知道自己适合什么,然后试图从中找到一个交集,作为人生的目标——难就难在排列组合太多,找不到最优解。
我想过读博士,想过考公务员,想过去国外留学,想过找工作,想过创业,想过“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曾经有好几次,我以为自己想明白了、决定了,但是经常过不了几个月,想法又变了。
比如最开始我学新闻专业是想当记者,专门揭露黑幕的那种,大二暑假我和室友还打算去建筑工地当卧底,搞个曝光大新闻。
但是后来接触了一些媒体的情况,特别是曾经向往的“南方系”开始变得乌烟瘴气,就渐渐没有了热情(其实这个想法现来也很不成熟)。
还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当大学老师不错,平时也不用天天上班还有寒暑假可以满世界跑,于是就想先读个博士学位,但是一听说青年教师每个月就四五千工资,就直接自己劝退了。
我也曾经想过去投行工作,于是花了几千块买了CFA教材、报了培训班,但是学了一段时间,我忽然又觉得没什么意思,而且自己半路出道,人家多半也未必会收。
后来因为喜欢动漫和游戏,又和朋友一起注册了一个公司,自学wordpress做了个动漫网站,前前后后跑工商、税务、银行,找了个每个月400块钱的兼职会计,还要搞域名备案,结果最后还是什么也没干成,网站也关了。
我还报名过托福,交了1000多报名费结果没去考试;另外也学过一段时间日语,想着去申请东京大学,后来上了几次课觉得难又放弃了。
除了这些,我还有过很多五颜六色的“梦想”,比如环游世界、开个小书店什么的,最终也大都不了了之。
那几年不只是迷茫,而且还经常后悔走了很多弯路、浪费了很多时间——如果你也和我一样,那大概说明你也是个正常人,而且还有点小小的追求。
读研的时候我曾经问过导师,他给我的建议是:
不要总想着找到“最快”的那条捷径,因为你大概率找不到,或者找到了却是错的,你只能先找一条大路尽快出发,比如先好好读书和赚钱,因为知识和钱永远不会辜负你。
这句话让我稍微平静了一点,但还是继续迷茫。
第2个回答  2022-08-19
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
相似回答